瓷器中的精品 「龍泉窯綠秞刻花獸紋尊」

龍泉窯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名窯,宋代六大窯系。漢族傳統制瓷工藝的珍品。因其主要產區在浙江省龍泉市而得名。它開創於三國兩晉,結束於清代,生產瓷器的歷史長達1600多年,是中國製瓷歷史上最長的一個瓷窯系,它的產品暢銷於亞洲、非洲、歐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影響十分深遠。龍泉窯以燒製青瓷而聞名,在北宋早期以前的產品風格受越窯、甌窯、婺州窯的影響,特徵與三窯的產品相似。胎質較粗,胎體較厚,釉色淡青,釉層稍簿。

龍泉窯因在今浙江龍泉縣,故名,屬我國南方青瓷系統。創造於北宋早期,南宋中晚期進入鼎盛時期,至明代中葉以後漸趨衰落,傳世的龍泉青瓷下限至清康熙年間,燒造歷史達七、八百年之久。北宋時期的龍泉青瓷,胎骨較厚,胎土淡灰,底足露胎處見赭褐色窯紅,胎微出燒,釉的玻化程度好,釉層透明,釉表光澤很強。裝飾花紋較簡練,常見紋樣有魚紋、蕉葉、金枝、荷花等。裝飾風格趨於奔放。處於南宋鼎盛時期的龍泉青瓷,形成了自已獨有的藝術風格,顯示了獨特的魅力。它的造型亦形成自已的風格,穩重大方,渾厚淳樸而又不失秀媚,器型豐富多樣,裝飾普遍採用刻花和堆塑法,頗具藝術匠心,龍泉窯燒始北宋早期,龍泉瓷薄而光亮,當光線射人釉層時,釉面會使光線發生強烈散射,呈現出一種柔和淡雅如冰似玉的美感,當代收藏家都喜愛龍泉瓷。

目前,青花瓷之所以具有越來越高的市場價值,之所以其價格成倍上漲,主要是由青花瓷本身所承載的歷史文化價值、科技工藝價值和美學藝術價值所決定的。青色在古代時是人們喜歡的顏色之一,不容易使人產生視覺上的疲勞。除此之外,青花瓷還有一系列“隱喻”之意,古時的讀書人希望“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走上仕途後便有“青雲直上”的願望,渴望做一個人民愛戴的“青天”,甚至在卸甲歸田之後,還希望能夠“名垂青史”,“留取丹心照汗青”。“青”在當時士人心中的分量可見一斑。

瓷器中的精品 “龍泉窯綠秞刻花獸紋尊”

龍泉青瓷造型端莊大氣,線條婉轉優美,胎骨堅緻精良,釉面均勻,厚潤自然,釉底清亮淡雅,它是青瓷工藝的歷史高峰,其青瓷的釉色與質地之美,亦如巧奪天工的人造美玉,保存完好,彌足珍貴,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及升值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