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送婚有十樣,樣樣皆深意

無論古今,婚姻皆是人生大事。送婚禮俗是把新娘從孃家送出門上轎時的禮俗。熱熱鬧鬧的送婚禮俗隨著時代的改變已經少了舊時的痕跡。然而當我們追溯舊時的禮俗時可以體會那時的民生與觀念。


古時送婚有十樣,樣樣皆深意

1、換鞋,不沾孃家土

民間有這樣一句諺語“不沾孃家一塊土,全靠自己來發富,沾了孃家一棵草,來到婆家窮到老。”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民間認為如果穿著舊鞋出嫁會帶走孃家的土地與福氣,因此舊時新娘子出閣時遵循“腳不踏地,鞋不沾土”的風俗。要麼換新鞋上轎,要麼光腳由兄長背上轎再穿新鞋。

2、攜物壯膽不受欺

舊時孃家怕新媳婦到婆家膽小怕事,受到不平等待遇。便在上轎前準備了各種壯膽的器物隨身攜帶,如玉製斧頭,雞毛撣,虎頭喜饃等。
古時送婚有十樣,樣樣皆深意

3、茶壺陰陽寓和諧

茶壺是自古以來各民族嫁妝中不可或缺的物品,稱為“婚壺”。中國文化中茶壺內含乾坤:壺為陽,杯為陰;壺嘴為陽,壺把為陰;壺蓋為陽,壺身為陰。“婚壺”代表著和諧,希望婚後新娘在新家能生活和諧美滿。
古時送婚有十樣,樣樣皆深意4、筷子成雙寓雙飛

筷子成雙成對,在中國文化中意寓比翼雙飛,一直是婚姻大事中的道具。它諧音取“快(生)子”的吉兆。民間有風俗花轎啟程時,女方家將一把筷子撒出院外,並默告祖先:女兒已出閨門,開始新的生活,求祖宗、神靈保佑。“撒筷子”意寓她會給孃家掙臉,快快生子。


古時送婚有十樣,樣樣皆深意5、馬桶衍子孫

馬桶的歷史相當悠久,漢朝宮廷將玉製成便器,叫“虎子”。至唐時,因避李世民叔父李虎之諱,改名為“馬子”,後稱馬桶。在舊社會,婦女是坐在馬桶上分娩的,所以馬桶被稱為“傳宗接代”的“子孫桶”。子孫桶是不能抬走的,必須請一個俊俏的小男孩背在身上。馬桶裡面放紅棗和一雙鞋子,“鞋子”和“孩子”讀音接近。表達“早(棗)生孩子”的寓意。到了男家後,請一個健康活潑的男孩取出桶內“彩頭”,再朝桶裡撒泡尿,意為新婚夫婦頭胎即生男孩。

6、寶瓶富生活

新娘在上轎時會手持一個寶瓶,寶瓶裝上小米、大米(謂之金銀米),然後以紅綢封口,象徵夫妻婚後平安如意、金銀滿堂。母親遞給新娘寶瓶後,大家要唱寶瓶歌:“花瓶本是聖人留,軒轅黃帝起根由,今日落在新人手,富貴榮華萬代秋”。據悉青海新娘的“寶瓶”內裝五穀顆粒,以示她能為婆家帶來五穀豐登。
古時送婚有十樣,樣樣皆深意7、篩子可擋煞

米篩古時作為避邪器物,史書記載說米篩有“天羅地網”的作用。為防止送婚圖中遇到妖魔鬼怪來搗亂,新娘出門上轎前必須用篩子罩在新娘頭上。上轎後則把篩子掛在花轎後邊擋煞。有的篩上畫八卦及太極圖,書寫“天定良緣,添丁進財”既能驅邪避瘟之用,又祝福新婚夫妻生子發財,美滿幸福。

8、熨轎可驅邪

熨斗最早在商代出現,當時是一種刑具,用來熨燙犯人。《隋書》記載李穆讓兒子李渾拿了熨斗作為信物給隋文帝,並說:“願執威柄以熨安天下”。可見古代賦予熨斗懲罰犯人和熨安天下的作用。故新娘上轎前,用內燃芸香的熨斗繞轎三週。據悉紹興地區新娘上轎前,要用燃著芸香的熨斗放進婚轎裡燻一通,用芸香驅逐可能潛入轎中的妖魔。
古時送婚有十樣,樣樣皆深意

9、成雙孩兒燈,兒孫繞膝下

孩兒燈又稱子孫燈。“燈”和“丁”諧音,則有“金燈常明萬代火,玉盞永存子孫燈”之古語,預示著人丁興旺之意。浙江寧紹地區孩兒燈內盛香油和蜜,並以紅頭繩為芯,取“蜜裡調油”之意,象徵新婚夫婦親密和美。安徽合肥地區還要由兩位兒女雙全的婦人持孩兒燈繞轎一週,以取將來“兒孫繞膝”之意。
古時送婚有十樣,樣樣皆深意

10、鏡子搜轎,驅邪避災

從唐代開始,銅鏡即為嫁妝中必備之物。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鏡乃金水之精,內明外暗,古鏡如古劍若神明,故能避邪”。民間新娘在大婚日子隨身攜帶著鏡子用來辟邪擋災。比如孃家人拿著鏡子站在轎門前,向婚轎的四角暗處照射驅邪,據說這樣驅逐藏在轎內的吊死鬼,以保護新娘的安全。
古時送婚有十樣,樣樣皆深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