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區首家整鄉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孟家灣鄉:「三變」改革激發產業發展無限活力

盛夏七月,榆陽區孟家灣鄉孟家灣村的2.5萬畝馬鈴薯花爭妍鬥豔、花香四溢;在草灘風情的農家樂裡,前來休閒旅遊的遊客絡繹不絕;在三道河則村的110畝水稻田裡,農民幹勁十足...... 全鄉以推開“一戶一田制”為起點,引爆了股份合作、抱團發展特色種養植業、鄉村文化旅遊的星星之火,形成了發展集體經濟、實現共同富裕的燎原之勢。產權制度改革的成果猶如盛開的馬鈴薯花開遍孟家灣鄉的每個村莊角落。

全區首家整鄉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孟家灣鄉:“三變”改革激發產業發展無限活力

當前,在全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如火如荼開展的背景下,孟家灣鄉全力以赴抓進度,一絲不苟把質量,將產權制度改革作為“頭號”民生工程來抓,全員發動,全鄉參與。截至6月27日,孟家灣鄉14個行政村100個村民小組的產改工作全面完成,改革覆蓋率達100%,徹底摸清了“家底”,完成了改革,推動了發展。全鄉清產核資總額1.6億元,界定集體經濟組織成員15045人,量化股份91322.8股,建成了14個股份合作社,100個分社。成為榆陽區首個全面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鄉鎮。

強化試點先行 拉開改革大幕

“今年我種了40多畝水稻,以前都種在大大小小20多塊地裡,耕種收割都很不方便。現在好了,搞了‘一戶一田’以後,20多塊零碎地變成了一整塊,再也不用來回跑,過去十幾天都幹不完的農活現在兩三天就全做完了,這都是沾了改革的光。”三道河則村村民郝雙林說。

孟家灣鄉根據全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要求,於2016年10月開展“一戶一田”整合工作,三道河則村基礎條件和村情好,先行先試,整村推進耕地經營權流轉“一戶一田” 制,取得了明顯成效,至此以點帶面,拉開全鄉產權制度改革大幕。

全區首家整鄉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孟家灣鄉:“三變”改革激發產業發展無限活力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集體資產管理方式和分配方式的重大變革,堪稱農村改革的“深水區”和“硬骨頭”,且各村情況千差萬別。孟家灣鄉以三道河則村為試點,成功推行了“一戶一田”制,老百姓嚐到了機械化耕種、規模化經營的甜頭,讓改革進入到股份合作的“深水區”,成為全體村民的強烈願望。

“長期以來,農村集體資產有多少、收益如何,農民並不是很清楚。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就是要使農民在物質利益和民主權利兩個方面,都有獲得感。”孟家灣鄉副鄉長邊小波說。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清產核資摸清家底,明確權屬。全鄉堅持“三變”原則,全面清產核資,對村集體各類資產進行逐一造冊登記,明確了集體所有資產的權屬關係。

全區首家整鄉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孟家灣鄉:“三變”改革激發產業發展無限活力

“趙家峁的股權管理採取的是靜態管理模式,我們採取的是動態管理模式,只有林地股將作為固定股,永久不變,但人口股、機動股、扶貧股按照章程每5年進行一次調整,這是我們改革的最大特點。”邊小波說。

“開始的時候很多群眾對改革、對發展特色產業難以接受、難以理解,都擔心把自家的一畝三分地改少了,都擔心發展水稻沒有種植玉米保險。”三道河則村委會主任李軍國說。在這個問題上,鄉黨委、村支部首先解放思想,經過大量考察調研後下定決心,一定要走規模化、特色化發展的路子。鄉黨委把“一戶一田制”整合作為發展現代農業、實現長遠脫貧的根本大計,把三道河則改革試點作為書記工程,並選派鄉鎮幹部長期蹲點包抓。村黨支部帶頭開了不下50次村民代表會、群眾小組會,越吵越清晰,越吵越統一,最終確定了五個不變:即“家庭承包經營制度不變、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性質不變、原二輪土地承包村民小組為單位整合範圍不變、二輪土地承包人口基數不變、土地發展現代農業用途不變。“五個不變”的提出,給全體村民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全區首家整鄉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孟家灣鄉:“三變”改革激發產業發展無限活力

股改之後集體資產如何管理?三道河則黨支部記薛振祥說:“成立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建立股東大會、理事會、監事會三會分設的管理體制。”集體資產量化到戶後,農民與集體之間真正建立起了利益聯結機制,農民的主人翁意識和參與積極性得到了有效調動,為規範集體資產管理、創新鄉村治理體系打下了堅實基礎。

三道河則村抓黨建、促改革、興產業的“一戶一田制”實踐,只是全鄉農村黨建引領改革發展的一個縮影。全力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要抓早動快,把握好時間節點,2017年10月,該鄉三道河則村率先成立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發放了股權證,實現了“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村民變股民”的重大轉變,2018年2月底前,大圪堵村、孟家灣村、書肯壕村完成了產改任務,截至6月27日,其餘10個村也先後完成了產改工作,全鄉改革覆蓋率100%,成為榆陽區首個全面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鄉鎮。

扛實責任 紮實穩步推進改革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了“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壯大集體經濟”的總體要求,並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舉措。孟家灣鄉將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作為一項剛性任務,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堅持“狠抓落實、強化督辦”, 嚴格夯實責任主體,建立獎罰機制,紮實穩步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

“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不容討價還價,想開了主動幹,想不開被動也得幹。我們充分應用‘三項機制’,‘以責促行、以責問效’。完成改革目標任務的鄉村幹部給予重獎,沒有完成給予重罰,同時不能評優樹模。”副鄉長邊小波說。

全區首家整鄉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孟家灣鄉:“三變”改革激發產業發展無限活力

在改革過程中,孟家灣鄉充分應用“三項機制”,獎罰分明,為保證工作責任能落實到人,落實到位,該鄉明確了鄉、村、組三級責任,確保三級聯動,責任落實無死角。同時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組長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領導小組,班子成員專職靠上抓落實,成立專門的業務指導小組,負責工作具體推進。村上挑選了一批責任心強、群眾威信高、熟悉農村政策的黨員幹部具體靠上組織實施,形成了上下聯動、層層落實的工作機制。鄉政府安排專項獎補資金,按照整村完成“一戶一田”整合的村,每畝耕地給予獎勵50元,以組完成的村每畝獎勵30元,200畝以上集中連片耕地流轉的村,每畝獎勵50元。

“在產改工作過程中,我們因村制宜,結合村情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力求適合村情,體現民意。”孟家灣鄉產改專幹高子云說。

全區首家整鄉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孟家灣鄉:“三變”改革激發產業發展無限活力

“改革就是動真碰硬,不能虛改、假改,要改就要改徹底。作為農村改革的掌舵人,我們既要把控好政策方向,更要發揮好農民的首創精神,不能把農民的財產權利改虛了、改少、改沒了;不能把集體經濟改弱了、改小了、改垮了;更不能借產權制度改革機遇改變原二輪土地承包關係。”孟家灣鄉黨委書記謝靜說。全鄉把農村林地、水面、宅基地、夥場地全部納入改革的範疇,為壯大集體經濟,加快農村發展提供保障。同時,在清產核資、成員確認、股權配置與管理、制定章程等多個環節,整個過程都充分履行民主程序,讓群眾瞭解參與,接受群眾監督,做到該公開的公開、該公示的公示、該簽字的簽字,該有的環節一個都不能少,確保改革經得住歷史的檢驗。

全區首家整鄉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孟家灣鄉:“三變”改革激發產業發展無限活力

抓產業融合 實現農民增收致富

“三變”改革和“一戶一田”的實施,有效地盤活了全鄉農村閒置資源,讓農業和二三產業實現融合發展,讓農村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更讓農民從單打獨鬥向抱團發展邁進。同時,打開了機械化作業、規模化經營和產業融合發展的大門,稻田養蟹、家庭農牧場、休閒農業和旅遊觀光農業等新技術、新主體、新業態在全鄉四處開花。

隨著改革的深入推進,新開發整理的土地上種什麼最賺錢、效益最可觀?三道河則村村民薛愛國算了一筆賬:“一畝玉米只能賣1300元左右,扣除成本,利潤也就三、四百元,而稻田養蟹每畝收入2000元以上,中草藥種植每畝收入3000元以上。”

全區首家整鄉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孟家灣鄉:“三變”改革激發產業發展無限活力

“發展特色產業,‘特色’是什麼?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產一方作物,就是特色,傳統產業就是特色,資源優勢就是特色,天然品質就是特色,業態創新就是特色。”邊小波說。

全鄉著力突破傳統農業發展的瓶頸,大力發展特色種養殖業,向供給側改革尋求轉變,積極扶持養驢、養牛、土豬、土雞等特色養殖業發展,擴大黑枸杞、富硒水稻、款冬花、板藍根等特色種植業面積,全面提升孟家灣鄉特色產業知名度。同時,依託“兩庫五河”的水資源和生態環境優勢,全面打造符合本地鄉土風情旅遊服務業。一方面圍繞三道河、草灘風情打造“住農家屋、吃農家飯、幹農家活、享農家樂”為內容的鄉村旅遊,積極發展農家樂、家庭農牧場、家庭旅館、土特產品超市、農業觀光等景點。另一方面圍繞210國道周邊農家樂、河流,打造漂流、叢林穿越、滑沙、腳蹬船、戶外射箭、游泳、垂釣、沙地漫步等旅遊項目。

全區首家整鄉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孟家灣鄉:“三變”改革激發產業發展無限活力

全鄉準確把握農村改革的脈搏、順勢而為,把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與抓精準脫貧攻堅、抓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抓文化旅遊建設結合起來,打出了“一戶一田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革組合拳,催生了特色種養殖業、鄉村文化旅遊等新興業態,深化改革取得了重大實質性進展。

全區首家整鄉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孟家灣鄉:“三變”改革激發產業發展無限活力

“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中央和省委深化農村改革的重大部署,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下一步我們將不斷髮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逐步實現共同富裕。”鄉黨委書記謝靜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