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上市首日「破發」、 風投股東減持壓力,雷布斯首富夢碎?

7月9日,就是今天,萬眾矚目的小米集團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掛牌,成為港股市場首家創新試點“同股不同權”的上市公司。

不幸的是,即便最終小米IPO上市發行價按照招股價下限17港元定價,在上市首日,小米仍遭遇“破發”,今天開盤價報16.60港元/每股,較發行價跌2.35%。

更令人擔憂的是,在上市6個月後,小米或將面臨早期VC和PE股東減持的壓力。從2010年9月至2014年12月,小米先後進行九輪優先股融資,合計融資金額達15.8億美元,而現在這些資金基本都到了退出階段。

按照今天上午收盤時小米市值推算,“雷布斯”目前身家約174億美元,距離此前市場熱炒的300億美元身家相距甚遠、中國首富目前夢碎。

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

從最初市場的一片好評、基石投資者積極認購,到估值一路下調、公開認購平淡、暗盤價數日多次破底。如此的風雲變幻,讓即將上市的小米體會到資本市場的波譎雲詭。

小米集團此次全球發售21.8億股,其中95%供國際配售,5%供投資者公開認購。據小米集團上週五發布的公告,公開招股及國際配售分別獲9.5倍及1.1倍認購,最終每股發售價定為17港元。

其中,逾10萬名投資者參與了小米的公開認購,其中超過2.5萬人只是嘗試性地認購了一手。這與其他“新經濟股”相差甚遠。去年閱文集團上市時,公開招股的超額認購倍數超過620倍。眾安在線、易鑫集團公開招股的超額認購倍數也分別超過400倍、559倍。

本次,機構及海外大戶更顯理性,小米國際配售部分僅獲輕微超額認購。該部分共獲23.98億股認購,相當於可供認購股數的110%。其中,相當一部分來自與承銷商有關聯的資產管理公司,以及小米的現有股東。

最終,小米以招股價下限17港元定價,淨籌資240億港元。以IPO發行價計算,小米估值約543億美元。

風投股東減持壓力大

不僅僅是上市首日的“破發”,更令人擔憂的是,在上市6個月後,小米或將面臨早期VC和PE股東減持的壓力。從2010年9月至2014年12月,小米先後進行九輪優先股融資,合計融資金額達15.8億美元。

而現在,這些風險資本的投資基本都到了需要退出的時間段。畢竟,相較於發行價17港元/每股而言,大部分早期投資者均獲利豐厚。

雷軍在7月8日的公開信中表示,比如,最早期的VC,第一筆500萬美元對小米的投資,今天的回報高達866倍!同時,小米集團一共有超過7000名員工持有股票或期權,IPO後將獲得“資本市場給予的福報”。

據香港市場消息,在7月6日收市後進行的暗盤交易中,一些心急的投資者已提前割肉離場。在上週五的暗盤交易中,小米以16港元/股開盤,最高漲至16.72港元/股,最終以16.1港元/股收市,較發售價17港元下跌5.29%,成交額7620萬港元。

所謂“暗盤”,就是場外交易市場,一般於新股上市前一個交易日收盤後進行。暗盤交易不通過交易所繫統,而是通過券商的內部系統進行報價撮合。這個小範圍的試水,往往被市場用來推測新股上市首日的股價走勢。

早些時候,市場曾對小米給出千億美元的高估值。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中信里昂證券、瑞信等機構給出800億到940億美元估值。

按照雷軍31.14%的持股比例計算,市場當時熱炒:小米集團上市後,雷軍身價可以輕鬆超過300億美元,衝擊中國首富。

然而,根據當前小米市值推算,雷軍身家約174億美元,距離300億美元身家相距甚遠。

值得注意的是,在7月4日晚間,港交所發佈公告稱,小米期貨及期權將於2018年7月9日小米上市日同日推出。這在港股市場並不常見。市場人士認為,其目的是為了對沖小米股價大幅變動的風險,幫助投資者更好地進行風險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