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i 惠威 T200MKII HIFI無線有源音箱使用報

惠威最經典的產品應該是1999年的m200,在個人電腦還不是那麼普及的年代,惠威憑藉著這個PcHIFI的概念使得自己成了國產音箱的領頭羊,後經過四次迭代仍然經典。如果在挑一個藍牙便攜音箱或許還有索尼哈曼卡頓jbl等一堆可供備選,但是說到書架多媒體箱,國產的惠威漫步者應該是大部分人第一能想到的吧。

Hivi 惠威 T200MKII HIFI無線有源音箱使用報

在我上一次買書架箱的時候,就心水惠威T200C,奈何價格還算蠻高的,最終定在了惠威M200MK和漫步者S2000MK上二選一上…最後單純因為張大媽推送歷史最低價買了根本沒有聽說過的惠威H4……果然我是一個信仰不堅定的人,所以這次眾測的興奮程度爆表特定喊了基友來幫忙完成眾測報告,所以本篇拍照跟他的聽感部分是由@蛋蛋完成的~

放在篇頭:縱觀T200幾代升級的標語,從惠威T200B的“專業音樂監聽大師”到T200C“藍牙音響 純淨音質 桌面監聽音箱”到T200MKII整個文案隻字不提監聽的“音樂在雲端”,惠威正在進行著一場放下領頭羊架子擁抱消費者的變革。三代的更迭外觀上不過是變著花兒的增了連接方式,內在的電路卻經歷了功率分頻→電子分頻→DSP分頻的升級,到T200MKII這代甚至直接將線路從模擬功放改成D類功放,而實際上,已經幾乎算是大換血了罷,說不再是一個音箱也並不為過。

第一部分託篇幅用的開箱

Hivi 惠威 T200MKII HIFI無線有源音箱使用報

箱子跟自己買的惠威H4一樣的不像話,即使是今年六月份才發佈的產品,卻仍然像經歷過百年孤獨一樣滄桑感,另外說一句這不是快遞箱,就是音響的包裝…

體積方面大約是三分之二的家用洗衣機大小,重量不必多言所以如果跟快遞小哥關係不好請謹慎購買會被畫圈圈詛咒的…

Hivi 惠威 T200MKII HIFI無線有源音箱使用報

配件方面

:左上角兩個盒子就是裝線材的,包括電源線一根、主副音箱連接線一根、RAC-3.5音頻線,保修卡說明書質量證明、光纖連接線、一根電源線、一根主副音箱線、遙控器

Hivi 惠威 T200MKII HIFI無線有源音箱使用報

遙控器部分:拉絲工藝、分量超足、手感不錯,按鈕是銅釘的因而雖然只是使用幾天已經有生鏽的感覺了~

遙控器的功能是選擇音頻輸入源、開關機和音量調節,因此惠威T200MKII這臺音箱如果不小心弄丟了遙控器就會完全處於懵逼的狀態…甚至沒法當一個普通音箱用,其實設計者大可以在箱體設置備用按鈕(雖然這樣的成本會提升但是便利度也會提升才對),除此之外,

隨箱附帶了備用電池,及其貼心

Hivi 惠威 T200MKII HIFI無線有源音箱使用報

連接線方面:上面兩張圖是惠威H4,下面一張圖是惠威T200MKII。不同於惠威H4,T200MKII是主副音箱設計,也就是一切機關都在主音箱上面,副音箱只需一條5pin的連接線就可以完成數據傳輸和供電,因而完全沒有理線的煩惱~

除此之外,相比惠威H4又粗又硬的一堆線(想要運行至少需要4~6根難以摺疊的粗線和兩個三孔插座),惠威T200MKII只需要一個雙孔插座和一根連接線

就可以完美運行,而且線材都相當柔軟易於收納

Hivi 惠威 T200MKII HIFI無線有源音箱使用報

特地單獨誇獎一下保修卡,信封式設計,黏上郵票就能寄出去超級貼心,但是……如果我需要保修的話,不是應該快遞音箱麼,那麼這個信封是幹啥用的(一臉懵逼)

Hivi 惠威 T200MKII HIFI無線有源音箱使用報

惠威T200MKII用的金屬震膜揚聲器,比惠威H4稍微高級一丟丟,相比上一代產品惠威T200C金屬震膜顏色有點變化,以200B→200C時候的測評文章來看,震膜材料應該也是有所變化的(上一代T200C宣傳材料是鋁合金震膜)

中低音揚聲器是5.25英寸的,很多人買音響都希望音箱越大越好,落地更好,其實並不是絕對的,更大的喇叭當然低頻更好,不過帶來的使用要求也隨之提升,不僅需要更大功率也需要更加好的聽音環境,十幾平的房間,上6寸及以上共鳴會不好收拾(腳釘音箱架擺位),5.25寸是個很討巧的設計,既會讓消費者在選購的時候得出“比其他妖豔賤貨澎湃多了”的感覺,又不至於到了6這個尺寸時候帶來的諧振和渾濁

如果你不明白諧振和渾濁之類是個什麼感覺,找一個帶低音被動盆的音箱(jbl charge3、tueful)或者去想想一下大鼓的那種迴音的感覺應該就能知道了

Hivi 惠威 T200MKII HIFI無線有源音箱使用報

正面有兩個揚聲器,由於是倒三角面板設計,高音揚聲器被放在了下面,應該是設計美觀考慮並不符合我文科生匱乏的聲學理論,紅外接收器在主箱,我試過,用手擋住仍然能接收到遙控器信號的,但是用厚的書本之類的會遮擋,所以便利性還是可以滿意的

Hivi 惠威 T200MKII HIFI無線有源音箱使用報

主箱背面有著豐富的、你能想到的、大部分的音源輸入模式可供選擇,音量調節是無極旋鈕,雖然有遙控器用不到,但是還是蠻不錯的設計,沒有阻尼感,缺點也是有的,在音箱背面不容易摸得到且調節音量效果不明顯,轉三圈才能完全消音

Hivi 惠威 T200MKII HIFI無線有源音箱使用報

倒三角的材料是磨砂金屬,正面板材料是鋼琴一樣的烤漆,背面材料是不知道怎麼形容的水漬紋塑料,不知道是不是聲學設計,唯一能想到的好處應該是不易沾灰吧

Hivi 惠威 T200MKII HIFI無線有源音箱使用報

底面部分:音箱並不帶腳釘,但是每個腳墊都有為腳釘預留的螺絲孔,圖中腳釘是我的惠威H4上面用的,在粘黏過程中發現,惠威T200MKII的腳墊其實是海綿墊不是外觀看上去的橡膠墊,所以減震效果應該並不好

Hivi 惠威 T200MKII HIFI無線有源音箱使用報

總結:說明書、各種線一應俱全,當然最主要的還是音箱本身。拆去包裝,看到的是主體黑色的機箱。

厚重的機身加上沉甸甸的重量給人以穩重之感;倒三角的前臉設計又不失靈動瀟灑。尤其是嵌入喇叭的面板,採用全磨砂的銀白色金屬材料,使得整個設備的氣場上升了不少。在外形設計上雖然保守卻也不乏新意,總體來說是好評的。

第二部分型號和參數

Hivi 惠威 T200MKII HIFI無線有源音箱使用報

2000元級別的書架音箱2016年最大的對戰是惠威M200MK2vs.漫步者S2000mk2

,兩者都是對自家經典產品的升級而且在銷量和用戶反饋方面不相伯仲,以至於我在上一次選購音箱的時候在這兩款之間猶豫好久(然而最終純因為打折買了惠威H4)。。。

從當時蒐集的資料來看,M200和S2000在數字輸入方面兩家都用的解碼芯片pcm9211,而在模擬輸入方面,漫步者在那次升級中用上了比較新的DSP數字分頻,而惠威還是沿用成熟但是老舊的電子分頻技術,使得雖然惠威的模擬輸出端的解碼芯片(PCM5102(32bit/384KHz)對比PCM1802(24bit/96KHz))要遠遠優於漫步者,仍然在氣勢上稍微弱漫步者一頭。

我想惠威設計師一定在吐槽漫步者你都把客戶模擬輸入信號壓低在了在了96khz竟然還能跟我打個半斤八兩,所以今年把另外一個經典型號T200也升級成了DSP電子分頻準備整體碾壓……

Hivi 惠威 T200MKII HIFI無線有源音箱使用報

在準備這次眾測報告的之前我原本以為惠威T200的這次升級,是為了對抗漫步者A200的先手一步,後來發現從T200C→T200mk2的升級不單單是增加AirPlay和電子分頻而已,而是整個電路的大換血,從模擬功放(也叫AB類功放)直接換成了D類功放~所以即使說T200MK和T200C除了箱體外觀之外完全不是一個音箱了也並不奇怪,這一代T200MKII除了箱體和揚聲器,像極了M200MKIII的升級版,當然不排除僅僅是為了趕上時代而已…

1、文科生眼中的工作原理圖:

Hivi 惠威 T200MKII HIFI無線有源音箱使用報

(不小心多畫了一條線所以用遙控器擋住麻煩請手動打馬……)

接下來我儘量用人話解釋(我是學法律的文科生有錯歡迎大神指正):

首先是數字信號和模擬信號

數字信號就是電腦語言是01010101…USB、藍牙、wifi、光纖、同軸作為輸入音源時候通過向音箱輸入010101的信號來驅動音箱發聲,解碼部分交給音箱;

模擬信號(我們電腦上的3.5mm耳機插口)則是電流大小驅動。數字信號需要通過解碼器(DAC)也就是前面說的PCM9211芯片,轉化成模擬信號才能驅動揚聲器

然後解釋我說大換血的D類功放和模擬功放:

還是先解釋有源音箱無源音箱吧,對於普通人來說如果家裡有稍微有點年頭音箱會記得那時候我們都需要在音箱上面連一個額外的功放機,他的作用是放大模擬信號使得大音響有足夠的功率用來發聲,有源音箱的意思就是說將功放內置在了音箱之中,節約了成本增加了便利度卻限制音箱愛好者們搭配前級的所能帶來的樂趣。

有源音箱的內置的功放大致的發展就是模擬功放→D類功放,傳統模擬功放的原理是直接強化模擬電信號,優點是因為沒有二次轉換所以聲音失真小,還原度高。缺點也很明顯,需要巨大的功放變壓器(環牛)帶來音箱整體重量和發熱量的增加,必須配置一個更重的散熱器和眾多濾波器,成本也是考慮的因素(比如T200B的後置散熱和惠威H4的金屬面板);D類功放的原理則是“模擬信號→(ADC)→數字信號→(DAC)→模擬信號”再進運放芯片來進行功率的放大,因為經過一層轉換所以肯定存在聲音失真,但是不需要變壓器故而削減了散熱和縮小了體積,使得成本大幅降低外觀更加討喜,維修起來模塊化的原因也是售後得到保證。

簡言之:傳統模擬功放熱量大體積大成本高,但是聲音不經解碼直接放大;D類功放技術更新,需要經過兩次解碼可能會有損失,但是易調音成本低熱量小。並不是新的一定比舊的好,但是舊的也不一定就比新的好,只能說兩種方案的選擇

Hivi 惠威 T200MKII HIFI無線有源音箱使用報

以惠威一向穩重(膽小)的風格,T200MK2整體線路大換血要麼是被漫步者逼急了,要麼就是對自己D類功放技術的進步有足夠的信心了,畢竟D類功放雖然有一遍轉化,但是聲音數據的損失如果能在可控範圍內更換D類功放的好處是很明顯的。而且對於T200mk2目前的賣點來說,用戶更多的應該會是偏向於APTX藍牙連接和wifi播放(數字信號輸入),我的理解是D類功放對於這兩種連接方案並不會帶來太大的影響,我覺得對於音箱的影響應該是:a、T200MK2和T200C可能會調音相似,但是理論上不會是同一種聲音的升級 b、擁有獨立解碼器和獨立聲卡的用戶選擇T200mk2的時候提升也許沒有模擬功放時候大,所以購買時應該稍微有點考慮(比如下文中提到的我的MDACII)

Hivi 惠威 T200MKII HIFI無線有源音箱使用報

然後解釋的是DSP數字分頻:

影響音箱的三個比較大的因素應該是“箱體、分頻、揚聲器”,分頻的作用是把運放最終放大之後的電信號區分開,該高頻的信號給高音揚聲器、中低頻信號給中低頻揚聲器,合理分工才能正確發揮兩個揚聲器的合作,表現出聲音的層次感,也是體現音箱廠調音功力的重要一環。

大致的發展順序是功率分頻→電子分頻→DSP分頻(也是惠威T200B→T200C→T200MKII升級順序),但是並不是優劣對比,因為至少現在很多高端的真HIFI音箱還是喜歡用功率分頻,只能說DSP比原有電子分頻控制力更加精確一點,我的理解應該是為了解決T200MK2金屬振膜的金屬破音的目的而採用了DSP分頻,DSP或許是為了可以將最高頻部分的金屬破音控制在一定範圍裡(例如削掉或其他方法)。

以我現在在聽的惠威H4來說,H4採用揚聲器重低音用的平面震膜和頂球高頻揚聲器用的金屬震膜,我在H4的測評中說過,有比較明顯的金屬破音(不過我還是用的很開心啊),再加上惠威T200MK2相比T200C增加了頂球高頻揚聲器的尺寸,DSP分頻更精密的控制,升級應該是比較合適的

Hivi 惠威 T200MKII HIFI無線有源音箱使用報

2、總結來說T200C→T200MK2的變化部分

a、惠威T200B→T200C雖然查不到震膜的具體數據,但是從顏色來看有可能是更換了揚聲器震膜(因為T200B到T200C時換材料改顏色而猜測的),宣傳文案也從“鋁合金震膜”變成了“全金屬震膜”。尺寸方面,中低頻揚聲器保持5.25英寸沒變、頂球高頻揚聲器尺寸增加

b、音頻輸入升級:T200C有兩種接入方式一種是比較專業的卡農接口(連個蓮花接口都沒有)和藍牙4.0多端連接版;而T200MK2則是把APTX無損藍牙、網線、wifi、光纖、同軸、蓮花接口等市面上能找到的都給自己裝上更加適合普通消費者的需求…

c、運放芯片LM3886變成了TAS5754,也就是前面說的模擬功放模式大換血為D類功放模式,是不是負面優化並不確定,只是說這個方案更新、更加適合T200mk2藍牙、wifi連接模式

d、基於功放模式的大改,使得T200MK2相比T200C重量減少了4KG、背面去掉了散熱器的體積箱體維持不變、且不再有發熱現象(試用的幾天內完全感覺不到發熱比惠威H4關電源還燙手的情況簡直舒心一萬倍)

第三部分使用介紹和蛋蛋哥的聽感

Hivi 惠威 T200MKII HIFI無線有源音箱使用報

首先是是使用介紹部分。

說明書已詳盡,第一次接觸音響的小白(蛋蛋哥說的)也應該能看懂。除了傳統的雙AUX輸入之外,該型號還支持藍牙、無線wifi以及光纖和同軸。多種輸入方式的支持能夠讓它適應不同的場合,只有wifi連接的設置可能需要捎費精力,在此介紹。

Hivi 惠威 T200MKII HIFI無線有源音箱使用報

(值得一提,惠威T200MKII除了是一個音箱之外還是個中繼放大信號用的路由器)

遙控器撥到WiFi模式,就能搜到惠威T200的WiFi信號,首次使用無線網瀏覽器連接登錄10.10.10.254就可以添加自家的無線密碼,網線直連的話並不需要。

Hivi 惠威 T200MKII HIFI無線有源音箱使用報

之所以說惠威T200mkii是一個路由器,在於,設好以上步驟之後,你就可以愉快的連著音箱的無線上網了……妥妥的是一個無線中繼路由啊,而且身設置之後的原有WiFi,不論是5G還是2.5G信號只要是一個網絡環境的都可以隨便airplay推送歌曲

Hivi 惠威 T200MKII HIFI無線有源音箱使用報

通過遙控器實現無線網、aptx藍牙、光纖、同軸的隨意切換,所以說型號非常適合家用,兩個音箱之間的連接線也足夠長。不過這個長度對這麼大小的音響來說有點長了。當然放在電視兩邊還是非常合適的,設計者甚至想到將喇叭做的稍稍向上一點角度,以便於放置在比較低矮處時音質能夠發揮出色。除了居家用,該型號當然也可應用於會議、課堂等場合,並不會產生太多違和感;當然也完全勝任廣場舞這種違和感略高的場合。

Hivi 惠威 T200MKII HIFI無線有源音箱使用報

接下來是試聽時間

此處委託蛋蛋哥負責拍照的撰寫(我的聽感在下一部分),連接方式是MacBookPro自帶光纖連接,筆記本聲卡限制為96Khz:

初次接通電源,機箱會傳出兩聲嘟嘟。在沒有音頻輸入時毫無底噪,很安靜。左右聲道清晰明瞭,建議道友們聽聽這個asmr()。 從最小音量調到最大,聲音始終同步而明顯,並未出現不同音高丟失現象。中音偏於溫和,即使音樂歡快也不顯急躁;高音偏於硬直,即使音樂放肆也不顯紊亂;低音偏於內斂,即使音樂張狂也不顯放縱。

將這款音響放置在不同方位,效果也略有不同。兩個機箱靠近,效果打了不少折扣,不過誰會把兩個機箱放在一起呢?在機箱中間放置一臺筆記本,或者將音響放在顯示器兩旁,喇叭正對耳朵,此時邊看電影邊喝茶非常愜意。雙耳效應在此時體現的淋漓盡致,整個人如同置身電影之中,左邊吹來的風聲和右邊飄起的落葉在周身環繞,表現力出色。把兩個機箱放在電視兩旁,這個距離應是它發揮的最佳距離。大屏幕帶來的震撼效果自然需要良好的音響來配合。此時音響距人耳較遠,可以調節到較高的音量。在大音量下這款音響能帶來更切實的聽覺體驗。週末窩在沙發裡看電影聽音樂打遊戲,沒什麼更舒服的事情了。若兩臺音箱放在更遠的距離,一是自帶的連接線不夠,二是表現效果會有所降低。雖然音量可以遮蔽一些距離上的瑕疵,但整體效果並不是這樣大小的音響所能提供的。

Hivi 惠威 T200MKII HIFI無線有源音箱使用報

不過這款小巧精緻的音響除了外形靚麗功能均衡之外也有不足。過於追求外觀以至於倒三角面板上只能將低音喇叭放在高音喇叭上方,加之金屬外罩對喇叭震動的限制,導致低音能力稍顯疲弱;下部突出的設計也導致只能將機箱放置在比較低的地方。左右環繞很棒,站起來或者躺下聽著就沒那麼自然了。

第四部分:對比惠威H4

Hivi 惠威 T200MKII HIFI無線有源音箱使用報

如果說惠威產品線裡面T200系列是M200系列的進階版,那麼惠威H系列則是X系列的低端版,前者走的是家用多媒體路線,後者走的監聽HIFI路線(雖然H4作為低端產品線主要是想讓用戶組5.1家庭影院並不如X系列那麼HiFi,但畢竟跟X系列走的是一個路子)

T200還是主副音箱分開,H4是單獨音箱單獨系統;H4沒有DSP分頻還是比較老舊但是比較成熟的電子分頻,通過音箱背面的按鍵來調節作為各個聲道的時候的頻率,輸入源方面僅僅支持蓮花線的模擬輸出、模擬功放,這使得惠威H4在連接獨立解碼器或者聲卡時候的提升要遠遠大於T200mk2連接聲卡時的提升

Hivi 惠威 T200MKII HIFI無線有源音箱使用報

至於對比使用感受方面(設備是光纖連接艾詩MDACII解碼器之後AUX連接音箱):

首先從外觀來看,惠威H4雖然整體比惠威T200MK2小不僅僅一圈,但是重量方面卻比他重了不少,H4的“黑檀木皮鋼琴漆MDF密度板”(其實就是壓制的人造木板啦)箱體相比T200倒三角的烤漆與金屬的拼接顯得更加古樸且傳統(鄉村土豪裝修風格)

Hivi 惠威 T200MKII HIFI無線有源音箱使用報

其次聲音來看,兩者都是倒相式箱體,惠威T200的倒相孔衝程比H4長,加上揚聲器尺寸和功率在數據上的壓制,使得T200低音部分比惠威H4澎湃和厚實許多,但是可能是因為我的聽音環境的緣故,惠威T200在音量比較大的時候會產生一部分低音聲部的諧振(嗡嗡的感覺),這是H4所沒有的,增加金屬腳釘未有改善(當然也有可能是金屬腳釘的緣故);中頻部分確實並沒有感覺太大的提升,高頻部分T200雖然是全金屬震膜,但是少了惠威H4的偶爾會出現的尖銳的金屬音。

除此之外的感受應該是聲音彈性和結相能力要強一些吧,用惠威T200MKII第一次感受到了《無間道》裡面男神所謂的“感覺聲音在你眼前飄”的感覺

Hivi 惠威 T200MKII HIFI無線有源音箱使用報

最後是使用的方便度方面,惠威T200完勝……惠威T200只需要兩條柔軟的線就可以完成一切設置,而惠威H4至少需要四條又粗又硬用多少理線帶都完全無法整理的線材才可以做到,如果搭配外置DAC的話則需要佔滿三個插座和至少六根線需要去理順,而且因為惠威H4關閉電源不會減少發熱的特性,插座必須裸露在外已備關閉,各種費勁整理

APTX藍牙和airplay和遙控器的方便程度自然不必多說,配合路由器外接的硬盤直接播放硬盤裡的歌曲,且連接速度比MDACII解碼器的藍牙快,不過還是有一點問題,我的索尼A25設置aptx藍牙連接的時候顯示的是“SRC音質的優先級”,不知道是不是bug

Hivi 惠威 T200MKII HIFI無線有源音箱使用報

第五部分 惠威T200MKii與惠威H4對比視頻

對於音箱的測評一直都覺得看視頻沒有什麼用處的因為畢竟播放的還是你自己的設備,而且經過採集傳輸轉化音色也會改變不少,但是如果是兩個音箱作為對比的話其實還是有一點用處的,因而

我分別錄了兩個音箱下面的幾首歌,做了一個雙聲道的視頻“一個聲道是惠威T200MKII,另外一個聲道是惠威H4”

所以如果在wifi環境下觀看的話,可以試著兩個耳機挨個的聽,雖然錄音下來並不是很理想(因為我儘量把兩個音箱的音量調節的相似,所以並不會有很多對比視頻中那種音量不同而高下立斷的區別)

測試的音源是索尼A25捆綁的索尼PHA-1A,走的模擬輸入(因為惠威H4只有模擬輸入),所以惠威T200MKII數字輸入的優勢並不能很好的展現而且上文也說道了惠威T200MKII模擬輸入端走的D類功放會經過

歌曲選的是:

維瓦爾第的四季春快板部分和D大調NO5勃蘭登堡協奏曲兩首古典音樂,惠威T200MKII我個人覺得動態還不錯,所以想試試古典部分,從實際聽感來看,因為音色很亮的緣故,聽像第二首這種雙提琴協奏曲會有非常愉悅的感覺,但是對於交響曲還是感覺有點亂

流行部分選的是王菲的矜持的女生部分-簡弘亦的默的男神部分-田馥甄的小幸運的吉他前奏-Maroon5的sunday moring的鼓點-還有一個我也忘了當時錄他幹嘛的劉瑞琦的烏克麗麗

正如之前所說,惠威T200MKII是可以讓我感覺到人聲在眼前飄的感覺,可能是我聽的音箱還不夠多,但是確實很驚豔,這是惠威H4沒有帶來的感覺,這在錄音裡可能不能很好的表現出來所以特地在這裡說一下,有不足的地方錄音應該可以聽得出來是惠威T200MKII在聲音比較大的部分會有嗡嗡的不舒服的感覺,僅限人聲部分,像sundaymoring這種下潛很快的歌曲卻沒有,原因不明求助張大媽家的大神

第六部分購買建議

綜述前文,惠威T200MKII這次升級幾乎是對T200C的線路重構,不僅僅是增加無線連接而已,雖然仍然是一樣外觀和箱體設計,但是直接從模擬功放變成D類功放之後再經過新的DSP分頻技術調整,使得T200MKII在聲音方面理論上跟T200C已經不是一個產品了,我更認為T200MKII像是M200MKIII的升級

如果說“大眾消費級的多媒體音箱”和“HIFI入門音箱”是兩個圈子的話,升級前的惠威T200C其實是兩條腿跨在兩個圈子之間的,而升級後的T200MKII則是從“HIFI入門音箱”裡面退了半隻腳踩在了邊界上,你自己對好的音箱應該“實用且便利同時兼顧好音質”與“為了音質再怎麼折騰都無所謂”裡面怎麼選就是真實的對於T200MKII的選購建議

Hivi 惠威 T200MKII HIFI無線有源音箱使用報

建議買的部分:

○無線網、藍牙、光纖、同軸、aux等你能想到的所有輸入方式都給你設好,在無線環境裡可以用airplay播放手機存的歌曲、配合家用DNS(或者華碩固件的路由器)還可以任意設備播放硬盤的文件,幾乎是現在技術下最方便的選擇。

○5.25寸加2寸揚聲器是比較適合書房和十幾平房間的尺寸,相比較大尺寸揚聲器不用過分擔心聽音環境對諧振和渾濁的影響,在同等費用投入下也可以得到好的升壓和結相感

○有源音箱不那麼需要另外追加投入功放好解碼器,雖然外置解碼器會有更好的表現,但是由於音箱D類功放好音箱內部解碼芯片的緣故,外置解碼器所帶來的聲音提升並不會很大,所以個人建議大可不必追加這一部分投資。

○必要的時候還能當無線中繼路由器用(捂臉雖然聊勝於無)~

○音質方面,應該算是惠威家用多媒體書架箱裡面最棒的產品(跟X5X6沒法比),升級後首發價與T200C時的首發價相同,現價也只是貴300元,定價方面算是良心

○只需要一個兩孔電源插頭就能工作,所以理線難度和桌面整潔度大大提升(惠威H4用戶最大的感觸啊)

Hivi 惠威 T200MKII HIFI無線有源音箱使用報

不建議買的部分:

○與上一代產品惠威T200C相比變化很大,所以T200B用戶建議試聽之後再考慮升級

○遙控器很方便,但是如果丟了遙控器之後這個音響就處在不能改變輸入源的半殘廢狀態,所以建議如果成本允許的話在箱體上設置改變輸入源的物理按鍵,以防我這種丟三落四……

○WIFI連接的時候偶爾出現延遲,音話不同步,插網線之後有改善

○模擬信號輸入和數字信號輸入都需要經過音箱本身解碼,尤其是模擬信號輸入輸入需要“模擬信號→數字信號→模擬信號”的二次轉換,導致外置解碼器和聲卡帶來的音質提升或許並不那麼明顯,換言之沒什麼盼頭…

○價格仍然是需要考慮的因素(明明是我這種屌絲最重要的考慮因素阿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