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自有黃金屋,生活中經常引用的名句,你可知它的上句或下句?

“有緣千里來相會”的下語句是什麼?相信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無緣對面手難牽”。這說明趙雅芝版本的《新白娘子傳奇》這部暑期常青劇早已深入人心了。然而,真正的原話應是“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出自南宋九山書會才人的戲本《《張協狀元》。到了清代,一個叫黃增的人,用杭州的俗語集成了 一首詩,給他續了個下句:三笑徒然當一痴。

〔清〕黃增 《集杭州俗語詩》: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裡出西施。有緣千里來相會,三笑徒然當一痴。

像這般朗朗上口,又蘊含一些人生道理的句子,逐漸從詩詞戲曲中獨立出來,成為民間俗語被廣泛應用。尷尬的是,我們只熟悉這一句,而全然不知它的上句或下句是什麼,甚至不知道它的作者是誰。比如“人生七十古來稀”,常常用來比喻人活到老年著實不容易,出自杜甫《曲江》一詩。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書中自有黃金屋,生活中經常引用的名句,你可知它的上句或下句?

不知上句或下句的詩

〔唐〕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唐〕元稹《遣悲懷》: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唐〕曹松《己亥歲》: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唐〕秦韜玉《貧女》: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唐〕盧照鄰《長安古意》: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宋〕蘇軾《和董傳留別》: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宋〕趙恆《勵學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宋〕朱熹《觀書有感》: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書中自有黃金屋,生活中經常引用的名句,你可知它的上句或下句?

〔宋〕范仲淹《書扇示門人》: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後人收。

〔明〕于謙《入京》: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明〕《增廣賢文》: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清〕袁枚《花月痕》:多情自古空餘恨,好夢由來最易醒。

〔清〕吳偉業《圓圓曲》: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

〔清〕陳於之《題桃花扇》:福王少小風流慣, 不愛江山愛美人。

〔現代〕毛澤東《六盤山》: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