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爲一夜暴富加足槓桿炒股炒房了,正確的發財姿勢是……

別再為一夜暴富加足槓桿炒股炒房了,正確的發財姿勢是……

一、創業是最好的致富方式嗎

眼下或許是創業最好的時代,因為你幾乎每天都能夠在新聞上看到某家公司又成功上市市值X億或完成幾輪融資X千萬的報道。

而與此同時,眼下又或許是創業最糟糕的時代,幾乎沒有任何一個行業是所謂的藍海,過度甚至惡性競爭的市場環境下,每天都有不計其數的創業公司倒下。

一面是創業成功,逆襲人生的巨大誘惑;一面是創業失敗,跌入深淵的無盡漩渦。

我們不禁要問,如果單純是為了獲得更多財富,創業是最佳的方式嗎?

別再為一夜暴富加足槓桿炒股炒房了,正確的發財姿勢是……

二、適合更多人的財富之路

在中國的互聯網行內中,馬雲和雷軍是兩個響噹噹的名字。

馬雲作為阿里巴巴的創始人,自阿里巴巴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後,獲得了鉅額的財富,按照2018年福布斯排行榜身價為390億美金。

而雷軍作為小米科技的創始人,目前已經在港交所提交IPO申請,按照目前小米的市場估值,雷軍的身價將有望超過300億美金。

但是無論是馬雲還是雷軍,一方面其商業天賦都是一流水平,普通人望塵莫及;另一方面想要成就如此高的商業成功,機遇同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更重要的是,創業成功原本就是小概率事件,普通話想成為馬雲和雷軍也是極小概率事件。

別再為一夜暴富加足槓桿炒股炒房了,正確的發財姿勢是……

而相比阿里和小米的創始人馬雲和雷軍,其實阿里的副總裁蔡崇信和小米的聯合創始人林斌的財富之路,更具參考性和可行性。

蔡崇信為紐約州執業律師,持有耶魯大學經濟學及東亞研究學士學位和耶魯法學院法學博士學位。歷任InvestorAsiaLimited副總裁及高級投資經理,Rosecliff,Inc.副總裁及總法律顧問,Sullivan &Cromwell律師事務所律師等崗位。蔡崇信在阿里巴巴剛成立時加入,就任CFO。目前持有阿里巴巴2%左右的股份,身價近百億美金。

林斌,歷任谷歌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谷歌全球工程總監;微軟軟件開發工程師,主任開發工程師,研發經理,工程總監;後協助張宏江、張亞勤創辦了微軟亞洲工程院(ATC)。2010年和雷軍等共同創辦小米科技,並出任小米公司總裁。目前持有小米11.3% 的股份,小米上市後身價將超過百億美金。

別再為一夜暴富加足槓桿炒股炒房了,正確的發財姿勢是……

三、財富的邏輯是什麼

當然,我並非是說對於普通人而言,蔡崇信和林斌的財富之路就可以複製,因為這樣的人同樣是人中之傑,堪比輔佐漢高祖劉邦成就偉業的張良蕭何韓信,遠非尋常人可比。

我只是想告訴大家,作為多數普通人,逆襲人生的最大可能性往往並非向馬雲和雷軍一樣創業獲得成功,而是蔡崇信和林斌的職場道路:

1.首先是成為某一領域裡的專家。為什麼無論蔡崇信還是林斌,能夠在阿里和小米擔任重要高管崗位,獲得很高的薪資和股票?原因就在於,在加入阿里和小米之前,這兩人就已經是行業裡的頂尖大牛。所以無論對於馬雲還是雷軍,這樣的人才都是他們迫切需要爭取的,也是支撐他們走向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當今這個時代,任何一個行業裡能夠稱得上“專家”的人,收入都不會差。成為專家,不僅僅是你能夠在機遇來臨時抓住的重要前提,更是你安身立命的最基本素質。

2.其次是尋找和發現有潛力的平臺。無論蔡崇信還是林斌,都曾在世界頂尖的公司工作,收入自然也不會低。但是當他們遇到阿里和小米這樣的超級潛力公司時,能夠放棄自己原來十分穩定可靠的高收入,加入一家創業公司,這本身就是眼光和魄力的有力體現。看到過去是普通人,看清現在是聰明人,看懂未來才是智慧的人。

3.最後是堅持到底,不輕易放棄。無論是阿里還是小米,在成長路上都絕不是一帆風順的,都曾經歷過大風大浪,經歷過生死考驗。在阿里上市之前的每次資本寒冬,都有蔡崇信為阿里引入關鍵投資的影子。在小米創業之初和發展過程中,林斌也曾多次將自己的資金投入小米。

別再為一夜暴富加足槓桿炒股炒房了,正確的發財姿勢是……

四、錯誤的理財觀念

除了上文提到的年輕人要有正確的職場觀外,正確的財富觀同樣至關重要。

當下的年輕人過得不可謂不辛苦:每天早上一睜眼,首先映入眼簾的不是陽光,而是負債。房貸、車貸、教育、養老、消費,哪一項都像是一座山般壓在年輕人身上。

上班路上,打開手機,各家媒體推文的標題不是“你的同齡人已經拋棄了你”,就是“月薪一萬就是討飯”,別說是點開正文,單單是標題都覺得無比扎心,負能量滿滿。

“何以解憂,唯有暴富”,這是身邊很多朋友最真實的內心寫照。為了能夠迅速成功,很多年輕人大量購買彩票,配資加槓桿炒股,刷爆信用卡湊首付炒房。

但是股市行情瞬息萬變,樓市受調控政策影響巨大。如果資金全部自有還算安全,但一旦槓桿過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陷入投資失敗的萬丈深淵。

別再為一夜暴富加足槓桿炒股炒房了,正確的發財姿勢是……

五、複利才是正確的理財觀念

很多年輕人不知道的是,據Wealth-X和瑞銀的報告,中國億萬富豪的平均年齡為53歲,全球億萬富翁的平均年齡更大,要到62歲。

想在30歲時就功成名就,這是把原本的人生馬拉松比賽,當成了百米衝刺在跑。高度焦慮+急功近利,使得很多年輕人非但沒能在30歲時走上人生巔峰,反而是過度透支未來,陷入了極大的人生困境。

“複利堪稱是世界第八大奇蹟,它的威力甚至超過了原子彈”,這句話是愛因斯坦說的。持有相同觀點的人遠不止愛因斯坦,股神巴菲特和華人首富李嘉誠都曾表達過相似的觀點。

假使你現在三十歲,目前家庭有60萬的本金。如果現在你將這些錢放在主流投資產品進行理財,如果每年保持10%的收益複利增長。你知道三十年後,這60萬本金會變成多少錢嗎?正確答案是:1044萬。

財富的增長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但關鍵問題在於你能否耐心等著一邊養好雞,等雞下蛋,而不是買回來的第一天就圖那一鍋雞湯。

涸澤而漁,焚林而獵,最終毀掉的只會是自己的整個人生與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