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比亞迪牽手成功 在新能源領域搞事助力第三次創業

關於新能源汽車的新聞時時有,而最近特別多,隨著時間的推進,車企之間在新能源方面抱團取暖已是必然。日前,長安汽車與比亞迪簽署了關於電池合資合作的框架協議達成合作。不僅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在傳統汽車、智能互聯、共享出行等方面也將展開合作。這波操作必然對市場產生不小的震動,而這次合作“餘震”對後市的影響將更加深遠。

長安比亞迪牽手成功 在新能源領域搞事助力第三次創業

“香格里拉”計劃踏實邁進 比亞迪電池業務外銷第一步

為了發展新能源汽車,長安汽車“香格里拉”計劃早在去年就被提出,計劃到2020年先後完成對三大新能源專用平臺的打造;接著到2025年,將全面停售傳統意義燃油車,實現全譜系產品的電氣化。這樣看來,長安汽車確實要加快腳步,此次與比亞迪合作成立電池合資公司,便是將“香格里拉”計劃向前推進的一大步,是重要的落地。

對於比亞迪而言,如就王傳福所講,與長安汽車合作是比亞迪電池對外供應的第一步,對動力電池業務乃至比亞迪的長期發展都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未來還會有更多的國內主機廠商加入到這一行列,對比亞迪的電池業務是極大的促進。

雖然這次簽署協議是深圳比亞迪總部,但是動力電池合資公司設址於重慶兩江新區,畢竟這裡才是長安汽車基地,如此以來減少運營、裝備成本。新成立的動力電池合資公司產能按照10GWH規劃,分階段實施,一期達成5-6GWH,二期達成4-5GWH。同時,在新能源的全價值鏈展開資本合作。

長安比亞迪牽手成功 在新能源領域搞事助力第三次創業

強強聯合實現雙贏

這樣的合作沒有輸家。其一、電池技術作為發展新能源汽車的關鍵因素所在,長安汽車未來發展需要在電池方面需要有大量的技術支撐,比亞迪作為國內在電池技術方面的數一數二的企業,完全有能力給予長安汽車足夠的支持。同時雙方基於在PHEV、EV上的技術優勢,探索PHEV整車聯合開發及共享平臺、以及聯合開發新能源專用平臺方面展開合作;其二,除了在新能源領域之外,長安汽車在國內車企中的研發能力有目共睹,特別是在智能汽車領域絕對走在行業前端,因此在智能化領域,雙方展開覆蓋各種車型的智能網聯繫統和無人駕駛技術研究合作。以上這些對於雙方來講的都是目前迫切需要的,特別是在朝新能源與智能化發展的大背景下,長安汽車和比亞迪的優勢互補,合作共贏才是上上之策。

同時,在共享出行及海外市場業務等領域,雙方將利用“長安出行”平臺,投放比亞迪新能源車型,以形成優勢互補,在共享出行領域給出立體的解決方案。也還將共同探索KD工廠、渠道、服務等領域的海外市場合作,在國內外推廣,以實現品牌的聯合壯大,讓中國品牌走向世界。

長安比亞迪牽手成功 在新能源領域搞事助力第三次創業

組建科技“大聯盟” 助力長安汽車第三次創業

今年以來,長安汽車的動作很大,與比亞迪簽約合作之前還與華為在華為總部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使得華為也加入到了長安汽車正在打造的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共享化的傳新研發平臺上,利用華為在的互聯、5G通信領域的優勢促進長安汽車智能化的發展。雙方也將建立聯合創新中心,為中國汽車消費者創造5G時代的人、車、生活一體的出行新模式。

長安比亞迪牽手成功 在新能源領域搞事助力第三次創業

而早在今年4月份,長安汽車與騰訊公司正式簽署智能網聯汽車合資合作協議,將籌備建立合資公司,開展智能車聯網整體方案打造和運營相關的系列業務。可以預見的是,在騰訊的助力之下,毫無疑問長安汽車在智能網聯方面保持領先優勢,旗下車型的智能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屆時消費者的用車體驗將完全不一樣。這裡還可以透露一點,搭載由雙方共同開發的智能網聯繫統的長安新車將在今年內上市,進展可謂神速。

其實遠遠不止於此,更多的合作者都已經簽約長安汽車組建的“大聯盟”。自長安汽車第三次創業計劃啟動以來,與比亞迪、華為、騰訊等強強聯合持續推進該計劃的落地,這是 長安汽車有效利用外部力量的表現。為促進長安汽車智能化進程,“北斗天樞”計劃還將在未來10年之內,在智能化領域投入200億元,並組建一支超過2000人的智能化研發團隊,以此夯實長安汽車第三次創業的根基。

長安比亞迪牽手成功 在新能源領域搞事助力第三次創業

之所以這麼做,皆因現如今汽車行業的競爭已經完全是科技實力的競爭,從來都強調掌握核心技術,所以智能化和新能源發展當下,外聯科技企業和行業領域強者合作是明智的選擇,強強合作也是大勢所趨,也可以看得出來,長安汽車正在從傳統車企轉向科技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