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抓好「黃金干預期」,需要先了解「EIS」三階段

想抓好“黄金干预期”,需要先了解“EIS”三阶段

想抓好“黄金干预期”,需要先了解“EIS”三阶段

“黃金干預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概念,幾乎每個家長都知道它的重要性,也都想抓緊這段時間,可大家有沒有想過,如何做才能更有保障地利用好這短短的幾年時間呢?

想抓好“黄金干预期”,需要先了解“EIS”三阶段

徐紫薇

BCBA-D,恩啟教研總監

我們接觸過的每個處在“黃金干預期”的自閉症家庭,雖然情況各不相同,但家長對孩子的康復期望都非常的一致——

我想孩子能夠與人有基本的社交……

我想讓孩子可以上融合幼兒園……

我想讓孩子能夠上普通小學……

但很多家長都在疑惑,我的孩子一直在訓練,進步明顯,認知練習和桌面回合做的都很好,可為什麼一送進幼兒園就是融不進去?

事實上,“黃金干預期”前後跨度有4年多時間,從康復角度來看,可劃分為EIS三個階段:早期密集(E)、融合預備(I)、學前融合(S)。

這三個階段重點不同,康復目標和課程形式也不應相同。

早期密集階段Early Intervention Program

主要提升孩子的基本學習技能(learning-to-learn),包括基礎的說者技能和聽者技能、模仿能力、視覺分析技能等;

融合預備階段Integration Program主要訓練孩子進入集體環境應該具有的前備技能(basic to advance skills needed in a classroom),比如集體中安坐、接收集體指令、舉手、觀察學習、平行遊戲、要求幫忙、輪流、活動間轉換、合作遊戲等;

學前融合階段School Placement Program主要提升孩子在集體環境中的自我學習能力、自發和自理能力,同伴間的社交技能,(academic independence, spontaneity, and general self-help,and social interactions with peers),主要包括不同技能間的觸類旁通、合作遊戲、友誼的建立和維持、獨立進食和清理等等。

清晰了EIS三階段劃分,就可以在每個階段考慮到孩子的實際需求和能力,合理安排教學資源,尋找合適的安置計劃,才會讓康復更有效

回到上面的問題,讓沒有經過任何針對性準備的自閉症孩子直接進入幼兒園集體環境,孩子缺少很多前備技能,所以才會很難融入。對家長而言,需要清晰地判斷出孩子所處的階段:是基礎能力薄弱?還是卡在了不具備集體環境的前備技能?只有先清晰地判斷出所處階段,才能有的放矢地開展康復訓練。

在IDEA理念指導下,恩啟教研團隊設計出了針對黃金干預期的“EIS三階段康復課程體系”,對不同年齡段、不同能力水平的孩子提供有針對性的安置計劃,循序漸進地促進孩子的能力提升,減少教學環境的限制性,逐步從EI再到

S

想抓好“黄金干预期”,需要先了解“EIS”三阶段

在評估數據的支持下(Data-based),我們需要針對孩子的具體情況和家庭的個別化需求(Individualized),安排最少限制的教學環境(Inclusive),結合科學循證的教育方法(Evidence-based),善用可用的家長和教師資源(Ecological),讓孩子習得他/她在當前階段和下一個教學階段需要掌握的所有實用技能(

Applied)。

想抓好“黄金干预期”,需要先了解“EIS”三阶段

只有做到一步一步根據孩子情況找到合適的安置程序,才能讓孩子穩步前進,才不至於讓孩子面臨巨大的挫敗感和停滯不前,才能支持他們真正按照我們的計劃一步步從診斷走向融合。♥

想抓好“黄金干预期”,需要先了解“EIS”三阶段

★ 聲明:“黃金干預期的EIS三階段劃分法”由恩啟教研團隊原創。

E階I 課程已在恩啟IDEA教研中心正式運行,S階課程體系已搭建完成,歡迎北京朝陽、海淀、順義有意向開展融合教育的幼兒園洽談合作。

想抓好“黄金干预期”,需要先了解“EIS”三阶段

恩啟,讓康復更有效!

想抓好“黄金干预期”,需要先了解“EIS”三阶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