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重慶市深化「網際網路+先進位造業」發展工業網際網路實施方案的通知

渝府發〔〕號

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

印發重慶市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

發展工業互聯網實施方案的通知

現將《重慶市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重慶市人民政府

(此件公開發布)

重慶市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

發展工業互聯網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國發〔〕號)、《重慶市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年)》,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和參加重慶代表團審議時重要講話精神,圍繞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深入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促進製造業向智能化轉型發展。通過構建網絡、平臺、安全三大功能體系,促進行業應用,提升工業互聯網發展水平,努力形成實體經濟與網絡相互促進、同步提升的良好格局,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

二、發展目標

到年,建設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和工業互聯網示範基地,形成―個具備國內競爭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培育家龍頭引領企業,萬家企業“上雲上平臺”,實施個試點示範項目,建成個智能工廠和個數字化車間,基本形成工業互聯網生態。

三、主要任務

(一)夯實工業網絡基礎。

1.工業網絡基礎提升工程。支持以互聯網協議第6版(IPv6)、工業無源光網絡(PON)、工業無線、新型蜂窩移動通信等技術改造企業內外網,推動應用新型工業智能網關、專業邊緣計算數據模型和設備,推進中小企業專線建設,探索

2.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工程。支持建設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國家頂級節點、公共遞歸解析節點和基礎功能平臺。支持企業應用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實現供應鏈系統和企業生產系統精準對接,實現產品全生命週期管理。引進培育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服務商,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和服務。(牽頭單位:市經濟信息委〔市中小企業局〕、市通信管理局;配合單位:市國資委、重慶信息通信研究院)

(二)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

3.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工程。企業層面通過打通設備、產線、生產運營系統等數據鏈,形成統一的數據採集與分析、流程優化、經營決策等企業平臺。行業或產業鏈層面通過貫通企業內外部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形成產品、生產和服務的協同平臺,連接企業實現網絡化協同,連接用戶實現個性化定製,連接產品實現服務化轉型。跨行業跨領域層面通過構建基於工業大數據的服務體系和開發環境,提供工業微服務或APP模型,以平臺匯聚資源,共同優化研發設計、生產製造、運營管理等資源配置效率,打造以龍頭企業為核心的新工業生態。(牽頭單位:市經濟信息委;配合單位:市科委、市商務委、市國資委)

.重點產業工業互聯網發展工程。支持汽車產業聚焦智能工廠與產品遠程運維(在線支持、信息增值)服務,構建開放的應用服務平臺。支持電子信息產業聚焦智能化生產和個性化定製,從自身核心產品能力出發構建生態平臺。支持高端裝備產業聚焦智能化生產和網絡化協同,構建上下游網絡化智能化協同平臺。支持消費品產業聚焦用戶交互的個性化定製和供應鏈集成,通過平臺實現用戶需求、設計資源與生產能力的協同和服務。支持材料、醫藥等產業聚焦產業鏈協同與智能生產管控一體化,以協同平臺提高智能生產能力和創新能力。(牽頭單位:市經濟信息委;配合單位:市科委、市商務委、市國資委)

(三)構建安全保障體系。

5.工業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工程。研究制定全市工業信息安全事件應急預案,建設工業信息安全態勢感知及應急管理等平臺,支持建設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加強工業信息安全技術與應急保障隊伍建設,依託第三方機構開展信息安全檢查與評估。明確工業互聯網安全主體責任,提升數據收集、存儲、處理、轉移、刪除等環節的安全防護能力,加強工業互聯網安全監督。推動人工智能、區塊鏈、商用密碼等安全技術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研發應用、試點示範;支持建設攻擊防護、監測預警、仿真測試及驗證等第三方公共服務平臺、實驗室和實訓基地;支持建設工業互聯網數字鏡像和安全靶場。督導企業落實網絡安全主體責任,按照國家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要求,開展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定級備案、等級測評和安全建設整改工作。(牽頭單位:市網信辦、市經濟信息委;配合單位:市科委、市公安局、市國資委、市通信管理局、市密碼局)

(四)推動工業互聯網應用。

6.工業互聯網集成創新應用工程。支持大型企業在實現內部工業數據集成互通基礎上,發展生產經營優化、網絡遠程服務、網絡協同製造、產品追溯及全生命週期管理等應用服務。實施企業“上雲上平臺”計劃,通過財政支持、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推動企業實現業務系統向雲端遷移,降低智能化改造成本。引導中小企業利用專業知識、設計創意、製造能力,開展供需對接、集成供應鏈、產業電商、眾包眾籌等創新應用服務。培育工業APP應用,支持工業企業、軟件互聯網企業、科研院所等合作,加快傳統工業設計軟件(CAX)、企業資源計劃管理信息系統(ERP)、製造企業生產過程執行管理系統(MES)等軟件雲化改造,實現雲端部署、集成與應用,並推動將物理世界的工業機理轉化為數字世界的算法和模型,封裝為工業微服務和APP供開發者調用二次開發,形成一批面向特定行業、特定場景的工業應用。支持建設工業APP電子商務平臺。(牽頭單位:市經濟信息委〔市中小企業局〕;配合單位:市科委、市國資委)

7.智能製造新模式應用工程。深入實施智能製造工程,推動智能製造關鍵技術裝備、核心支撐軟件、工業大數據、人工智能、流程工業知識自動化、智能製造使能工具與系統、智能製造雲服務平臺、信息安全系統等在工廠中的集成應用,建成一批具備標杆示範意義的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推動國家和市級重點項目建設,總結形成行業示範方案和國際、國家與行業標準。(牽頭單位:市經濟信息委;配合單位:市國資委)

(五)構建產業生態環境。

8.協同創新發展體系建設工程。支持創建國家和市級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建設工業互聯網測試床和關鍵技術試驗驗證平臺、工業互聯網研發和產業化“雙創”服務平臺;開展技術諮詢、知識產權分析和交易、投融資、人才培訓等專業化服務;舉辦行業高峰論壇、開發者大會、應用創新競賽等活動。支持成立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重慶分聯盟;促進不同領域企業深入開放合作。依託產業特色及基礎優勢的區縣,推進智慧園區建設,完善園區智能化服務體系,提升園區服務能力,建設國家和市級工業互聯網產業示範基地。(牽頭單位:市經濟信息委〔市中小企業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科委、市國土房管局、市環保局、市工商局、市國資委、重慶信息通信研究院)

9.工業互聯網支撐環境建設工程。支持新型網絡互聯、邊緣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

四、保障支撐

(一)協同工作機制保障。

設立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工作組辦公室設在市經濟信息委,統籌協調工作推進,重大政策與問題提請市政府分管領導召集有關部門協調解決。各區縣(自治縣,以下簡稱區縣)政府結合實際制定本地區重點任務和項目清單。(牽頭單位:市經濟信息委;責任單位:市政府有關部門,各區縣政府)

(二)營造良好環境保障。

深化“放管服”改革,實施審慎包容監管,清理制約人才、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自由流動的制度障礙。市通信管理局協調通信運營商加大工業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牽頭單位:市經濟信息委〔市中小企業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科委、市商務委、市公安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工商局、市通信管理局)

(三)強化財稅支持保障。

市經濟信息委會同市財政局等部門制定重慶市發展工業互聯網的若干扶持政策。統籌協調財政專項資金支持工業互聯網發展,在工業和信息化專項資金中設立工業互聯網重點專項。鼓勵各區縣政府結合實際安排專項資金支持工業互聯網發展。市地稅局會同市政府有關部門落實相關稅收優惠政策。(牽頭單位:市經濟信息委〔市中小企業局〕、市財政局、市地稅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科委、市商務委、市通信管理局)

(四)創新金融服務保障。

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在資本市場開展股權融資,推動項目收益債、可轉債、企業債、公司債等應用,引導各類投資基金向工業互聯網領域傾斜。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依法依規為工業互聯網技術、業務和應用創新提供貸款服務,探索開發數據資產等質押貸款業務。鼓勵保險機構根據工業互聯網需求開發相應的保險產品。(牽頭單位:市金融辦;配合單位:人行重慶營管部、重慶銀監局、重慶保監局)

(五)推進專業人才保障。

鼓勵高校、職業院校開設工業互聯網相關學科和專業,定期開展工業互聯網教育培訓活動。鼓勵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積極申報“千人計劃”“青年千人計劃”等國家重大人才工程項目和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深入實施“兩江學者”“鴻雁計劃”“特支計劃”三大人才項目,組織海內外工業互聯網專項引智引才活動。(牽頭單位:市人力社保局、市教委;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市科委)

抄送:市委辦公廳,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市政協辦公廳,市監委,市高法院,市檢察院,重慶警備區。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