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精髓:天干地支·五行五德(收藏)

傳統文化精髓:天干地支·五行五德(收藏)

一、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簡稱“干支”,是中國古人計算時間曆法的智慧結晶。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

古人以此作為年、月、日、時的序號,叫“干支紀法”。

干支法在中國古代一直使用,從未間斷。

因此對研究歷史非常有幫助,非常容易推算曆史時間。

傳統文化精髓:天干地支·五行五德(收藏)

二、八卦:

八卦是中國道家文化的深奧概念,是一套用四組陰陽組成的形而上的哲學符號。其深邃的哲理解釋自然、社會現象。

根據史料記載,八卦的形成源於河圖和洛書。是三皇五帝之首的伏羲所發明,伏羲氏在天水卦台山始畫八卦,一畫開天。八卦表示事物自身變化的陰陽系統,用“一”代表陽,用“- -”代表陰,用這兩種符號,按照大自然的陰陽變化平行組合,組成八種不同形式,叫做八卦。八卦其實是最早的文字表述符號。

它在中國文化中與“陰陽五行”一樣用來推演世界空間時間各類事物關係的工具。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xùn)代表風,震代表雷,坎代表水,離代表火,艮(gèn)代表山,兌代表澤。八卦就像八隻無限無形的大口袋,把宇宙中萬事萬物都裝進去了,八卦互相搭配又變成六十四卦,用來象徵各種自然現象和人事現象,基於當今社會人事物繁多;八卦在中醫裡指圍繞掌心周圍八個部位的總稱。八卦代表易學文化,滲透在東亞文化的各個領域。

傳統文化精髓:天干地支·五行五德(收藏)

三、五行:

《素問》曰: "五行者, 金木水火土, 更貴更賤, 以知生死, 以決成敗."

五行相生: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五行相剋: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五行相生含義:

木生火, 是因為木性溫暖, 火隱伏其中, 鑽木而生火, 所以木生火.

火生土, 是因為火灼熱, 所以能夠焚燒木, 木被焚燒後就變成灰燼, 灰即土,所以火生土.

土生金, 因為金需要隱藏在石裡, 依附著山, 津潤而生, 聚土成山, 有山必生石, 所以土生金.

金生水, 因為少陰之氣(金氣)溫潤流澤, 金靠水生, 銷鍛金也可變為水, 所以金生水.

水生木, 因為水溫潤而使樹木生長出來, 所以水生木.

五行相剋含義: 是因為天地之性

眾勝寡, 故水勝火.

精勝堅, 故火勝金.

剛勝柔, 故金勝木.

專勝散, 故木勝土.

實勝虛, 故土勝水.

傳統文化精髓:天干地支·五行五德(收藏)

五行生剋制化宜忌:

金: 金旺得火, 方成器皿.

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 強金得水, 方挫其鋒.

金能克木, 木多金缺; 木弱逢金, 必為砍折.

金賴土生, 土多金埋; 土能生金, 金多土變.

火: 火旺得水, 方成相濟.

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強火得土, 方止其焰.

火能克金, 金多火熄; 金弱遇火, 必見銷熔.

火賴木生, 木多火熾; 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水: 水旺得土, 方成池沼.

水能生木, 木多水縮; 強水得木, 方洩其勢.

水能克火, 火多水乾; 火弱遇水, 必然熄滅.

水賴金生, 金多水濁; 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

土: 土旺得水, 方能疏通.

土能生金, 金多土變; 強土得金, 方制其壅.

土能克水, 水多土流; 水弱逢土, 必為淤塞.

土賴火生, 火多土焦; 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木: 木旺得金, 方成棟樑.

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強木得火, 方化其頑.

木能克土, 土多木折; 土弱逢木, 必為傾陷.

木賴水生, 水多木漂; 水能生木, 木多水縮.

傳統文化精髓:天干地支·五行五德(收藏)

四、八卦與五行

巽卦屬木,但在這張圖上十二地支中屬土的【辰】和屬火的【巳】卻列在巽卦;

古人是用“八卦”做框架來把世界上的一切東西包括進去的。比如:

屬水屬鼠,居於北方,坎卦,時當十一月。

醜屬土屬牛,居於東北,艮卦,時當十二月。

寅屬木屬虎,居於東北,時當正月。

卯屬木屬兔,居於東方,震卦,時當二月。

辰屬土屬龍,居於東南方,巽卦,時當三月。

巳屬火屬蛇,位居東南,時當四月。

午屬火屬馬,位居正南,離卦,時當五月。

未屬土屬羊,位居西南,時當六月。

申屬金屬猴,位居西南,坤卦,時當七月。

酉屬金屬雞,位於正西方,兌卦,時當八月。

戌屬土屬犬,位居西北方,時當九月。

亥屬水屬豬,位居西北,乾卦,時當十月。

傳統文化精髓:天干地支·五行五德(收藏)

五、地支、生肖、五行

十二地支:

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十二生肖: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龍 巳蛇 午馬 未羊 申猴 酉雞 戌狗 亥豬

十二地支的五行屬性:

子水 醜土 寅木 卯木 辰土 巳火 午火 未土 申金 酉金 戌土 亥水

六、五行、德運、朝代更迭

按照中國古代的五行論,炎帝在南、chaodai方,為火德,尚赤色;

黃帝在中央,為土德,尚黃色。

黃帝打敗蚩尤和炎帝之後,他的繼任者也是土德。

商朝為金德,尚白色。

到了周朝滅掉商朝,周為木德,尚青色。

秦朝滅周,為水德,尚黑色,以黃河為德水。

漢朝滅秦朝,為火德,尚赤色。

傳統文化精髓:天干地支·五行五德(收藏)

漢代就比較複雜了。

起初在漢高祖劉邦時,張蒼認為秦國祚太短且暴虐無道,不屬於正統朝代。應該由漢朝接替周朝的火德,所以漢朝之正朔應為水德。

到漢武帝時,又改正朔為土德,直到王莽建立新朝,方才採用劉向劉歆父子德說法,認為漢朝屬於火德。

漢光武帝光復漢室之後,正式承認了這種說法,從此確立漢朝正朔為火德,東漢及以後的史書如漢書、三國志等皆採用了這種說法。

因為炎帝也是火德,因此漢朝有時也被稱為“炎漢”,又因漢朝皇帝姓劉而稱“炎劉”。

在王莽篡漢之前,一般採用五行相剋說。交替順序為:

虞(土)→夏(木)→商(金)→周(火)→秦(水)→漢(土)。

傳統文化精髓:天干地支·五行五德(收藏)

王莽篡漢後為了證明其政權的合法性,採用了劉向父子的五行相生說,並修改漢朝以前諸朝代的德性,交替順序為:

虞(土)→夏(金)→商(水)→周(木)→漢(火);

一直到元代皆採此說:

漢(火)→曹魏(土)→晉(金)→北魏(水)→北周(木)→隋(火)→唐(土)→ 後梁(金)→後漢(水)→後周(木)→宋(火)→金(土)→元(金)

自元之後,又變為相剋說:

元(金)→明(火)→清(水)→民國(木)→現在(火)

七、備註:

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與燦爛的文明。在文明發展長河中,經歷了許多的朝代更替,這在世界史上是獨一無二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歷史趨勢夜得到了充分的論證,而所謂德運,也只是古人的猜想,真正的“運”,完全在於人的因素:你有什麼樣的行為付出,就會有什麼樣的結果收穫。

命運與幸運永遠只會青睞勤奮者,一個人終究不能靠“運”度過一輩子,一個國家也是一樣。


本文僅作分享,來源網絡整理,感謝原創,如涉及版權,請私信小編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