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下:這羣森林的守護者,過年是他們最繁忙的時候


回家過年對中國人心裡佔據著很重要的地位,一家人或圍坐一起共享年夜飯,或聚在熒屏前觀賞春晚,這樣的情景,無疑讓人倍感溫暖。但是總有那麼一群人,他們只能在別人團圓的時候,懷著對親人的思念與愧疚,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獨自品嚐一個人過年的孤單。有這樣一群過年不能回家的人,在人跡罕至的大森林裡與青山為伍、綠水作伴,他們就是武警森林部隊的官兵。春節期間,一萬多名森林兵晝夜奮戰在防火滅火、保護野生動植物一線。

站在中間34歲的楊春,戰友們稱他為“老黃牛”。常年巡邏森林,找對象成為護林兵最艱難的“戰鬥”。26歲那年他“光榮加入”相親“大軍”,在情海中“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僅雙方父母見面就高達31次,還不算單刀赴會和戰友介紹的。直到32歲那年終於找到可以許他一生的那個美麗姑娘。

這裡的每名森林戰士都有一雙“鐵腳板”。每天要揹著20多公斤的滅火裝備在森林裡走20幾公里山路。楊春說,“我在森林裡過了十多個春節了,對年邁的父母、十月懷胎的老婆、即將出生的孩子,深感愧疚,每年除夕晚上的電話是一年中最‘難’撥通的,我感恩卻又害怕家人的理解,以及他們口中的‘家裡一切都好,不用擔心。’”


春節期間,景區登山、上墳、遊玩人數高達萬人,森林支隊官兵的清山、巡護、瞭望等護林任務比往常更加繁重。

有一年春節由於上墳燒紙錢的原因,瀘山景區曾經發生過一場森林火災,當時全城煙霧瀰漫,過年變得異常緊張。”楊春說,“不要大意自己在平凡崗位上的一舉一動,否則會影響整個城市運行。”火災對森林的破壞極大,一次未能及時撲滅的火災,大自然至少需要二十年甚至更久才能自我修復。

這位站崗執勤的是一名18歲的小夥子,一站就是四個小時。這些執勤的除楊春以外,其他的幾乎都是18、19歲的孩子。

除夕夜,璀璨的煙花綻放出西昌城最美的一瞬間,家家戶戶年夜飯的香味在遙遠的大山上彷彿也能聞到。

一天的工作結束後,背上有一些紅腫。在森林裡他們要穿越很多雜草叢生、荒無人煙的地方,背上的紅腫已經算是比較輕的了。許多第一次執勤的新兵身上還出現過敏、瘙癢等症狀。

圖中大年除夕晚上楊春在給妻子家人通電話,每次他都要把家人問個遍,一個個的聊上一段時間,掛了電話內心的酸楚久久不能平復,當兵15年共參與撲滅了178場森林大火,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我是不幸中的萬幸了。由於常年累月的煙燻火烤,楊春的面容比同齡人顯得更為滄桑,即使在晚上也能看清他那一雙粗糙的“老手”。

在春節防火執勤時,楊春和戰友們每次路過貧困村裡的貧困戶,都會帶來一些米麵。他說,“雖然我們帶的這一小點物資解決不了什麼問題,但還是想盡自己的微薄之力。”


2005年一場森林大火,一座大山的森林幾十秒就沒有了,百米高的火焰在一千米以外都能感受到熱浪。在幾公里外燃燒時,我看不見火到底有多大,更不知道什麼時候從什麼方向襲來,只能聽到狂風大火的嘶吼,比死亡更可怕的是內心的絕望與無助。

其實真正的愛崗敬業,應該是清楚理想與現實本來的樣子後,仍舊竭盡全力幹好本職工作;我們並不是勇者無畏,我們的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我們即使感到害怕,也仍然要逆行而上,撲滅熊熊燃燒的森林大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