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州區張茅鄉:發展集體經濟 落實扶貧政策

映象網三門峽訊(兀佔斌 侯辰生)陝州區張茅鄉後崖村位於張茅鄉街東,310國道穿村而過,河南錦榮水泥有限公司落戶在該村,全村420戶、1402人,因近些年企業徵用和道路擴建造成該村人多地少,平均每人0.7畝,農業經濟不突出,嚴重製約著發展,集體經濟基本為零,自2015年村新兩委上任之初,黨支部就把怎樣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放在重中之重來抓,遠赴山東、江蘇、浙江多方考察,籌建塑料編織袋廠,並得到上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於2016年下半年就建廠事宜並徵求各方意見,2017年經過“四議兩公開”形成決議,決定籌建年產1000萬根塑料編織袋廠。

河南錦榮水泥有限公司年產120----150萬噸袋裝水泥,共需塑料水泥編織袋2000----3000萬根,目前所用塑料編織袋系河北、山西、山東多家企業負責供應,運距長,廠家多,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給企業帶來諸多不便,村黨支部多次邀請黨員代表、群眾代表研究,考慮市場風險建廠規模不應過大,擬達到河南錦榮水泥有限公司60%的用量為準,結合村裡自身無資金的實際情況,以“滾雪球”形式,用兩到三年時間從小到大,即解決了資金緊缺,也能規避市場風險,最後決定籌建年產1000萬根塑料水泥編織袋,預計投資300萬元。

該村黨支部書記王建國向記者說:“該廠以股份合作形式,村集體佔51%,並號召村有能力,有資金的入股,對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以金融”1+1”形式貸款入股,年底分紅。有意願進廠工作的,在廠就業,帶領大家早日脫貧致富。”

據瞭解,該廠已於2017年11月試生產,2018年爭取上級補助資金又建車間一個,購置圓織機十臺,到2018底達到年產1500萬根的規模,使其逐步走向正常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