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與地支

中國古代曆法是用干支紀年的,有十天干和十二地支。

一、十天干和十二地支

十天干為: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十二地支為:子(zǐ)、醜(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天干與地支

二、六十甲子

古人將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順序兩兩組合,配成六十甲子,也叫六十花甲,用以紀年。分別為: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天干:甲丙戊庚壬為陽,乙丁己辛癸為陰;地支:子寅辰午申戌為陽,醜卯巳未酉亥為陰。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是陽配陽,陰配陰,如甲為陽,子為陽,可配成甲子。甲為陽,醜為陰,不能相配成甲醜。

天干與地支

三、地支藏幹

地支中除了本氣外,還包含了1至2箇中氣或餘氣,稱為地支藏幹。歌訣為:

子藏癸水獨其中,醜宮己土癸辛同。

寅藏甲木與丙戊,卯宮乙木自相逢。

辰藏戊乙三分癸,巳宮丙戊庚金從。

午藏丁火併己土,未宮己丁乙同宗。

申藏庚金兼壬戊,酉宮辛字獨豐隆。

戌藏戊土及辛丁,亥宮壬甲是真蹤。

這樣一來,就分出了天地人三才,天干為天,地支藏幹為人,地支為地。

天干與地支

四、天干地支的含義

天干的含義為:

甲:像草木破土而萌,陽在內而被陰包裹。

乙:草木初生,枝葉柔軟屈曲。

丙:炳也,如赫赫太陽,炎炎火光,萬物皆炳燃著,見而光明。

丁:草木成長壯實,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盛也,象徵大地草木茂盛繁榮。

己:起也,紀也,萬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紀。

庚:更也,秋收而待來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後有味,辛者,新也,萬物肅然更改,秀實新成。

壬:妊也,陽氣潛伏地中,萬物懷妊。

癸:揆也,萬物閉藏,懷妊地下,揆然萌芽。

地支的含義為:

子:孳也,陽氣始萌,孳生於下也。

醜:紐也,寒氣自屈曲也。

寅:髕也,陽氣欲出,陽尚強而髕演於下。

卯:冒也,萬物冒地而出。

辰:伸也,萬物舒伸而出。

巳:巳也,陽氣畢布已矣。

午:仵也,陰陽交相愕而仵。

未:眛也,日中則昃,陽向幽也。

申:伸束以成,萬物之體皆成也。

酉:就也,萬物成熟。

戌:滅也,萬物滅盡。

亥:核也,萬物收藏,皆堅核也。

天干與地支

五、地支、時辰與生肖

我們日常所說的十二生肖,也就是屬相,是與地支相配的。每個地支代表一個時辰(2個小時)。

子:午夜23:00至午夜1:00,在十二生肖中屬鼠。

醜:午夜1:00至凌晨3:00,在十二生肖中屬牛。

寅:凌晨3:00至凌晨5:00,在十二生肖中屬虎。

卯:凌晨5:00至清晨7:00,在十二生肖中屬兔。

辰:清晨7:00至上午9:00,在十二生肖中屬龍。

巳:上午9:00至中午11:00,在十二生肖中屬蛇。

午:中午11:00至下午13:00,在十二生肖中屬馬。

未:下午13:00至下午15:00,在十二生肖中屬羊。

申:下午15:00至下午17:00,在十二生肖中屬猴。

酉:下午17:00至晚上19:00,在十二生肖中屬雞。

戌:晚上19:00至晚上21:00,在十二生肖中屬狗。

亥:晚上21:00至午夜23:00,在十二生肖中屬豬。

天干與地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