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事故頻發,遊戲公司微博「天天跪」:以淚洗面究竟爲什麼?

高危事故頻發,遊戲公司微博“天天跪”:以淚洗面究竟為什麼?

成功來的那麼快、同樣悲劇來的也是那麼的早。

在日趨由90後、00後為代表的“Z世代”用戶主宰的快節奏時代,潮流變化越來越快,人們也愈發愛憎分明。無論是遊戲廠商、還是動漫影視為代表的文化產業企業應該能切身體感受到一個明顯的現象,年輕用戶喜歡一樣事物越來越容易,恨一樣事物也越來越簡單。

如新人氣劇集《鎮魂》靠女性觀眾自來水刷到全網6億點擊量,TapTap整改三個月用戶依舊不離不棄。對於喜歡的事物,Z世代的粉絲們正展現強大的自運營力量,比任何官方團隊效率都高出一個檔次。

同樣,有好就有壞,近期國內遊戲業遊戲產品事故頻發,廠商微博天天道歉、團隊日夜以淚洗面。

如《逆水寒》這邊剛剛接連遭遇謠言、圖標、道士開光風波不停,今天B站9週年FGO事件董事長陳睿親自出面致歉也無濟於事。這種現象,在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在十年前,任何一款遊戲停服長達3個月,都不可能像如今的TapTap一樣頑強存續;同樣十年前,一款產品遭遇運營事故,很少出現董事長親自出面道歉玩家都不放過的情況。

高危事故頻發,遊戲公司微博“天天跪”:以淚洗面究竟為什麼?

道歉只是開頭

在這個Z世代用戶當道的遊戲市場中,最明顯的變化就是玩家與廠商之間的關係。

“年輕玩家伺候、運營難做”正在成為行業共識,國內某人氣二次元遊戲開發商就曾向GameLook袒露心聲,即使產品表現很不錯、行業聲譽非常好,但其表示“不認為產品運營的好,常常遭到玩家批評”。

無論是一般廠商、還是業內優秀廠商,在Z世代玩家面前自覺低一頭,原先高高在上的“官方”變成了社交網絡上的被口誅筆伐的“弱勢群體”。

自媒體時代運營事故頻出,讓廠商疲於奔命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其實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Z世代玩家本身具備鑑賞力,而且在性格上敢於發聲、勇於追求認為自己應有權利;另一方面是國內社交媒體超前式發展,網絡已經進入人人都是自媒體的世代,玩家間溝通交流、互相影響的渠道爆炸式增多。

首先是Z世代玩家自身性格所致。Z世代是一種近來流行的舶來品說法,專指90年代中葉和2000年之後出生的人群,這部分用戶是網絡和移動互聯網的原住民,接受了大量遊戲產品的薰陶,見多識廣。遊戲設計中尋常的套路,在Z世代玩家面前基本無所遁形,“看到第一個坑、就能聯想到廠商後面埋藏的十萬大坑”。

遊戲採用了什麼玩法,借鑑了哪幾款遊戲,甚至是整個付費系統是什麼樣子,在哪裡設置了付費點,Z世代玩家都門清兒。這也是《逆水寒》圖標很快就被玩家認出有借鑑DOTA2的原因,玩家就真能這麼“目光犀利”。

其次社交媒體的擴大加劇了玩家的影響力,比如十年前網友交流可能只有一個QQ群,但現在微博、微信、豆瓣、貼吧、知乎、直播、短視頻應有盡有,玩家有了“十八般武器”。有了這些強有力的擴散工具,即便有部分小白玩家沒有注意廠商的運營事故,但總能通過其他熱心分享的玩家瞭解詳細的來龍去脈。

而在十年前,人們相互溝通的方式非常單調,遊戲廠商可以通過輿情監控部門,輕鬆地控制負面、刪除媒體乃至論壇帖。而今天輿情監控不說完全失效,但在激動的玩家面前也基本成為擺設,面對玩家汪洋大海的自媒體發聲,廠商無可奈何。

高危事故頻發,遊戲公司微博“天天跪”:以淚洗面究竟為什麼?

自媒體時代好不好一眼看清,太方便了

本次B站9週年事件是很好的典型,由於《命運-冠位指定》(Fate/Grand Order,FGO)缺席9週年福利發放活動,玩家間炸開了鍋。儘管B站心裡也很苦,因為FGO不參與B站9週年獎勵發放是應日本版權方的要求,而非B站自己疏忽。

高危事故頻發,遊戲公司微博“天天跪”:以淚洗面究竟為什麼?

但玩家依舊不依不饒,微博、NGA、B站上討論無數,據傳連貼吧都刪了上千條帖子。即便在B站董事長陳睿親自出面之後,宣佈拿出200餘萬元隨機選出1.3萬名B站用戶發放現金補償,風波似乎也沒有停止跡象。有網友甚至號召玩家集中起來,向B站要求氪金髮票對其施加壓力。

開發票,絕。這就是Z世代的智商,懟的廠商欲哭無淚。

同樣,今天剛剛開服的《逆水寒》這幾天也輾轉反側,網絡上針對《逆水寒》或真或假的節奏不斷,項目組一直處在闢謠、道歉、改正的疲於奔命狀態。這與十年前端遊產品發行,市場部門主要盯投放、看數據、防友商相比,如今的市場部工作量大了許多。

如何寫玩家認可的道歉貼、如何給一個玩家認為公道的補償,如何真正與玩家以誠相待,正在成為好運營的新技能。

高危事故頻發,遊戲公司微博“天天跪”:以淚洗面究竟為什麼?

這年頭,沒道過歉,你都不好意思叫自己熱門遊戲

廠商玩家角色倒置,掏心掏肺仍被懷疑

雖然每次負面事件,總歸會有友商攻擊的成分在其中,但根據觀察,絕大部分評論,實際是由玩家自己發起,因為玩家對遊戲的瞭解,遠遠超過於友商。“黑公關”起到的更多是推波助瀾的作用,對廠商最沉痛的一擊往往來自哪些廠商為之得意的“忠實用戶”。

且在每次負面事件當中,遊戲公司總是弱勢的那一個。從整體上來看,步入手遊市場之後,遊戲已經變成了典型的買方市場,遊戲公司低玩家一等,這已不是妄言。

比如在端遊時代,遊戲公司對玩家態度一直是居高臨下,即便是內部一個小小的客服,在玩家當中也被尊稱為GM,宛如上帝一般掌握玩家生殺大權,封號之後給不給解釋也是隨心所欲。即便有運營事故發生,遊戲公司也往往是尋找藉口搪塞用戶。

而在今天,GM一說早就埋進了歷史塵埃裡,下到運營客服、上到製作人老總,在玩家面前都是受氣包,犯錯道歉、捱罵站直一套比小學生都熟練,早先《我叫MT》老闆邢山虎在微博上屢次使用的“玩家罵我千百遍、我待玩家如初戀”正在成為運營的真理。

現在遊戲公司面臨的普遍情況是,過去出問題,廠商說什麼就是什麼,玩家只能照單全收、毫無辦法;如今出問題,廠商心窩子都掏出來了,玩家還不信你。

像FGO官博已經透露不參與9週年福利發放,是版權方不讓,玩家卻懷疑你準備關服跑路,“全家開生日宴,賺錢養家的大女兒被拒之門外”的段子給你安排的明明白白;董事長陳睿低姿態出來發補償,還被罵成是挑撥B站用戶和FGO玩家對立。如今的遊戲公司面對玩家,真的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高危事故頻發,遊戲公司微博“天天跪”:以淚洗面究竟為什麼?

玩家不僅要罵你,還會畫圖嘲諷你

玩家永遠正確,如有疑問請參照上文

說的這麼慘,Z世代玩家難道就只有一面嗎?

其實不然,遊戲廠商面對年輕玩家常常疲於奔命,主要是其自身的意識發展,沒來得及跟上玩家的腳步,雙方認知上存在偏差。簡單來說就是人玩家大邁步踏進新時代了,遊戲廠商還在原地踏步,往前走基本靠用戶拉扯,被人拉著走,當然會痛。

Z世代玩家很嚴格,也不僅僅體現在遊戲上,國產電影電視劇沒少挨白眼,不過相比網大這種一錘子買賣,遊戲是要長久經營的,所以再痛也要面對玩家的挑剔。

玩家的嚴格,也能從根本上推進遊戲行業的發展。換皮、玩套路等等在玩家面前越來越行不通了,會被慢慢淘汰掉。匠心是遊戲行業一直在談的話題,但捫心自問誰真正能做到,恐怕都要有點小心虛,匠心不單單是對產品匠心,更是對用戶匠心。

盜版的逐漸絕跡,獨立遊戲漸漸出現起色,同樣是玩家在推動。如今談論盜版,在各大社交媒體上都會圍觀鄙視,Z世代玩家正自發抵制盜版、遴選好遊戲。對於遊戲公司同樣如此,是非曲直、失誤犯錯,在玩家眼中幾如明鏡,敢愛敢恨、用腳投票。

遊戲企業要發展,就必須遵守當下時代的玩法規則,想要永續經營,就必須跟上用戶的腳步。無論在什麼時代,玩家永遠是正確的,只是擁有不同特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