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國際文化人才港落戶成都:文創人才新的孵化地

全國首個國際文化人才港落戶成都:文創人才新的孵化地

全國首個國際文化人才港落戶成都:文創人才新的孵化地

成都城、蜀王府,成都自古就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秀才、官宦、文豪均有人在此留名。延續不斷的文化底蘊讓成都成為了一個以城市為基礎的“書香世家”。

全國首個國際文化人才港落戶成都:文創人才新的孵化地

隨著時代的發展,成都產業鏈也不斷髮展和擴張,而這成都文化也跟著浸潤著這些產業。從文化遺址到文化博物館、從紙張媒介到網絡平臺、從實體企業到科技網絡,這裡不斷優化和升級的產業讓成都冉冉升起,成為當前最耀眼的城市。

全國首個國際文化人才港落戶成都:文創人才新的孵化地

源源不斷的文化誕生和創新,也讓這個城市持續的保持著活力。2018年5月27日,成都的首個四川國際文化人才港正式落戶。它不僅僅是四川的首個國際文化人才港,也是全國首個國際文化人才港,是給成都打開新世界的門戶。

全國首個國際文化人才港落戶成都

這座“陸地港口”坐落在成都市武侯區西部智谷C區29號樓,建築面積約2萬平米的它花了1.2億元打造。

全國首個國際文化人才港落戶成都:文創人才新的孵化地

這座文化創意園以“大型文化企業總部基地、中小型文化企業孵化平臺、文化創意創業產業園、文化藝術教育培訓中心”為一體,是武侯區政府、北京電影學院、成都星聲力量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組織發起成立的北京電影學院(四川)培訓中心與文化企業辦公孵化中心。

全國首個國際文化人才港落戶成都:文創人才新的孵化地

它不僅僅是全國首個文創人才港,也是西部首個文化企業全產業鏈集群。而它之所以落地於武侯區,也正是看見了這裡優秀的服務品質。

全國首個國際文化人才港落戶成都:文創人才新的孵化地

獲評“全國行政服務標準化示範區”的武侯有著武侯祠、錦裡等名勝古蹟聞名中外,四川大學、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等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雲集。社會事業領先發展,政務服務優質高效,行政許可審批集中率達95%以上,現場辦結率達100%,審批效率平均提高75%以上的成績。

全國首個國際文化人才港落戶成都:文創人才新的孵化地

傲人的成績讓武侯成為口碑裡的佳話,也成為四川國際文化人才港最理想的選址地。成都梵木藝術創藝區、川港文化產業交流協會、成都黑大炮影業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和成都米伽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和機構紛紛入駐人才港。

全國首個國際文化人才港落戶成都:文創人才新的孵化地

企業入駐同時,北京電影學院(四川)培訓中心也規劃出電影藝術大堂、多功能演播廳、音樂培訓基地、影視實戰基地、電影后期製作中心等,他們將依託人才港作為孵化平臺,將文化藝術人才定製培養和市場輸出,將人才IP化、商品化,並最終實現產業化。

全國首個國際文化人才港落戶成都:文創人才新的孵化地

那麼四川國際文化人才港對成都意味著什麼呢?

孵化優質文化項目,培養一流創業人才,扶持中小微文化企業;

大中型企業定製人才培育,解決優質高精人才對口輸送難題;

北京電影學院四川培訓中心;

開設“影視、金融、科技”課堂,名師大家針對大中微型文化高管授課講座,提升企業管理能力、發展能力。

全國首個國際文化人才港落戶成都:文創人才新的孵化地

從人才培養到項目產出,再到在職技能提升,面面俱到的“四川國際文化人才港”成為了成都文創“更精更優”的臺階。

四面八方的文化創意園

新的四川國際文化人才港的建立讓成都的文創發展達到了一個新的臺階,而之前成都文化創意園的發展是這一次發展的基點,早在這之前成都就已經有了文創矩陣。“環扣環,套中套”的成都一直以東南西北四個大方向鋪展,而這一次文化創意園也是同樣如此。

西門是成都的“少城”,這裡有最久遠的繁榮痕跡,絕大多數的成都名勝古蹟都靜靜地坐落在這裡,而這裡的文化創意園也是最文的。

全國首個國際文化人才港落戶成都:文創人才新的孵化地

全國首個國際文化人才港落戶成都:文創人才新的孵化地

▲西村文化創意產業園

少城·視井文創產業園、草堂文博創意產業園、峨影·1958國際影視創意孵化園、成都西村文化創意產業園、成都青羊綠舟文化產業園和明堂創意工作區都是西門青羊區的文化創意園。

全國首個國際文化人才港落戶成都:文創人才新的孵化地

全國首個國際文化人才港落戶成都:文創人才新的孵化地

▲草堂文博創意產業園

西門基於自己本身自帶的文化價值再做提煉和創新,將各處老態龍鍾的建築翻新和再定義,搖身一變成為年輕有活力的聚集地,並且形成了成都本土文化創意團隊。

全國首個國際文化人才港落戶成都:文創人才新的孵化地

▲明堂創意工作區

北門是成都的集市,這裡走街串巷都是人間煙火的味道。密集的住宅群和巨大的人流量常常讓這裡“人滿為患”。成都436文創園區便是北門“新文化”的提倡者。

全國首個國際文化人才港落戶成都:文創人才新的孵化地

▲成都436文創園區

436是由舊倉庫改造而成的創意產業工作室,是一群人用“搶救舊城”的理念創意改造的。這裡是城市空間的再設計和再利用的發酵池,也是保持城市鮮活的一股遒勁。

全國首個國際文化人才港落戶成都:文創人才新的孵化地

▲成都436文創園區

競爭總是讓人奮發圖強,而東門就是一個典型例子。一個漂亮的絕地反擊,讓有著“貧困戶”之稱的東門一下炫彩奪目了起來。隨後創意園爭先恐後地入駐也為這裡添加了更多色彩。

全國首個國際文化人才港落戶成都:文創人才新的孵化地

全國首個國際文化人才港落戶成都:文創人才新的孵化地

▲東郊記憶音樂公園

東郊記憶音樂公園、成都梵木創藝區、成都新西南陶藝文創產業園區和中國藝庫,這裡不僅僅有對歷史文化的傳承,還有對匠藝人的肯定。

全國首個國際文化人才港落戶成都:文創人才新的孵化地

▲成都梵木創藝區

而“富甲一方”的南門,創意園自然不在話下。藍頂藝術區、紅星路文創產業園、東湖音樂創客薈、“紅創空間”文創產業園和綠地468(西部)文創中心都是南門的創意園。

全國首個國際文化人才港落戶成都:文創人才新的孵化地

▲藍頂藝術區

這裡以“地標”“經濟”為主旨,不斷在頭腦風暴中、商業環境和科技中製造新浪潮。

全國首個國際文化人才港落戶成都:文創人才新的孵化地

▲紅星路文創產業園

而成都的文化創意矩陣卻不只侷限於成都市區,還囊括了成都近郊的安仁文創文博聚集區、騰訊西部創新創業中心、白鹿音樂小鎮文創產業園等共計31個創意園。

龐大的創意園矩陣為成都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新文化和新傳承。在歲月靜好的城市外表下,成都暗湧的是製造下一次“淘金熱”的生機之氣。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不妥之處,請微信留言告知,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

全國首個國際文化人才港落戶成都:文創人才新的孵化地

全國首個國際文化人才港落戶成都:文創人才新的孵化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