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曾令廢修長城 其後代卻沒有執行 清朝長城用來幹什麼了

中國的長城可謂舉世聞名,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巨型軍事防禦工程。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歷史上明王朝也是對修築長城投入巨大的朝代之一,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築。

康熙帝曾令廢修長城 其後代卻沒有執行 清朝長城用來幹什麼了

萬里長城自構築的那天起,就成為中華民族大一統的象徵,對中國人來說,長城是意志、勇氣和力量的標誌,象徵著中華民族偉大意志和力量。自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間,長城一直沒有停止過修築。據歷史文獻記載,有20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若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加起來,有10萬里以上,其中秦、漢、明3個朝代所修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1萬里。

翻閱史料發現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記載,雖然中國曆代王朝幾乎都修長城,卻始終沒有擋住遊牧民族的鐵騎衝殺。被譽為“天可汗”的唐太宗李世民,是公開貶低過長城的皇帝。歷史上的漢族政權,大多都無意對北方遊牧民族主動進攻,而面對遊牧民族的侵擾採取被動防守,這或許是古人修築長城的初衷。

而唐、元兩朝不築長城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本身是遊牧民族,不必再去防禦遊牧民族了,(唐朝李氏,有鮮卑族血)因此他們不願去費力築長城。相反,他們倒是把長城視作影響往來的障礙。滿清也是來自長城之外的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初期更是對修建長城持否定態度。

史料介紹,康熙三十年(1691年),康熙帝玄燁率諸王、貝勒、大臣前往多倫諾爾(今內蒙古多倫),約集內外蒙古來此“會盟”。目的是定疆界,製法律,為外蒙的喀爾喀蒙古諸部編制盟旗,使其接受清朝的管轄,從而實現了北部乃至西北的空前統一,蒙古問題宣告解決。

清王朝籠絡利用蒙古貴族的手段之一,就是不斷派遣宗室女子和親,甚至包括皇帝親生公主在內,以所謂滿蒙聯盟共同壓制一切敵人。滿清一朝對蒙古,有三大國策:“南不封王,北不斷親”,“分封以制其力”,“崇釋以制其生”。

就在康熙三十年多倫會盟之後,古北口總兵蔡元看到長城年久失修,建議朝廷撥款修葺。康熙帝繼承皇太極、順治帝提出的“滿漢一家”的民族思想,進而又發展成為“中外一視”“天下一家”的“大一統”思想。他認為長城的存在不利於國家的統一,尤其不利於與“三北”遊牧民族的政治一體化,於是斷然否定了蔡總兵關於修長城的建議。

康熙帝總結歷代修長城的歷史教訓,悟出惟有“養好”百姓,才會得到治國之本,邊境自固而無憂。

然而,康熙帝的子孫接替當朝之後,對康熙的“不修邊牆”令沒有一以貫之執行。有史料說,實際上清代修的長城規模也相當大,且地域跨度空前,其修築範圍基本包括了淮河以北所有省份,在黃河以北尤為密集。

康熙帝曾令廢修長城 其後代卻沒有執行 清朝長城用來幹什麼了

(老照片清時期長城)

清朝統治者把長城過去用以防禦塞外遊牧民族改為禁止漢人越過長城進入內外蒙古和東北,實行禁地保護。他們還在遼寧和內蒙古修建壕溝,沿壕植柳,稱“柳條邊”。禁止漢人進出東北,這一愚昧野蠻政策使得東北人口銳減,導致沙俄輕而易舉蠶食了我國東北邊民稀少的大片領土。

清長城與明長城及歷代長城作用不同,成了用於對內鎮壓漢民起義和人口流動的屏障,對內而不對外。清長城只能算是是滿清王朝的權益之計,作用單一,修築相對粗糙且保存不多,故而很少被提及,更無法同明長城比肩。

新中國建立之初,古老的長城歷經戰亂和自然災害侵蝕,許多地段已經破敗不堪。1952年,新中國政府組織開展了居庸關、八達嶺和山海關長城維修工程,這是新中國第一批長城保護維修作業。1961年3月4日,萬里長城的八達嶺,萬里長城的山海關,萬里長城的嘉峪關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12月,中國長城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長城雖被公認為是古代最偉大的軍事防禦工程,但在文化方面,長城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和發展上起到了重要作用。長城的修建和戍守,長城區域的爭戰,反而促使了中國古代漢族和十幾個少數民族進行了廣泛的融合。

康熙帝曾令廢修長城 其後代卻沒有執行 清朝長城用來幹什麼了

(明代居庸關圖)

隨著時代發展,長城在軍事實用功能逐漸消退、文化精神作用不斷增強的雙向歷史演進中,美學魅力日益明顯。一方面,它向世界展示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創造能力,另一方面,也在展示人類的堅強意志和雄偉氣魄。長城不僅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更是人類文明的象徵,地球和平的象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