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西北384小時

图说|西北384小时

圖、文 | 方可平

排版 | 小張

時為戊戌,序數暮春。

北京的雨水漸尖多了起來,霧氣氤氳間倒有了幾分江南氣象。

打開“搜韻”,剛想謅篇小令出來。“kua”的一聲,沒有撞到撐著油紙傘的姑娘,卻一腳踩入了泥塘。

得。

看著皮鞋上的斑斑點點,聳聳肩,轉身回了宿舍樓。樓下大爺窗前擺著一摞過期的《北京晚報》,“一帶一路”四個大字著實顯眼。

有首歌怎麼唱的來著,我要去桂林呀我要去桂林,可是有了錢的時候我卻沒時間。

相比於有錢沒時間,沒錢有時間的經歷怕是更值得回味吧。久居斗室之內,寫論文寫到溢出腌臢之氣,不如——出去轉轉?

行李箱裝滿衣服,書包塞滿電子設備的三本書,相機包放下相機,褲兜被手機錢包身份證學生證填得滿滿當當,雲淡風輕,天朗雨霽,輕輕的我將離開你,眼角沒有淚,北師大小西門,揮一揮衣袖,叫一輛TAXI,北京站,旅途開始。

Day 1 K41 火車上

Day 2 K41 火車上

Day 3 K41 火車上 雷音寺 鳴沙山 月牙泉 沙洲夜市

图说|西北384小时
图说|西北384小时

不到西北,不知中國之大。

火車顛顛簸簸,走了38小時,我在直不起腰的中鋪上睡睡醒醒,看完了小半本《金粉世家》,張恨水的文字,帶著股小米餑餑的暖味。

下鋪坐滿了去敦煌跑馬拉松的大爺大媽。

Day 4 莫高窟

图说|西北384小时
图说|西北384小时

莫高窟裡不讓拍照,跟著講解員上上下下轉了四五個小時,走得腿軟腳疼,也只好出來湊合拍兩張了事。倒不如昨天在鳴沙山頂被烈日曬著大風吹著舒服。

從窟群出來,在遊客中心旁邊來回走了兩圈,找王道士塔,正在整修,拿綠帳遮著。

回途大巴上拿手機又看了遍《道士塔》,《文化苦旅》這本書,到底有點矯情。

Day 5 敦煌影視城 雅丹公園 漢長城 玉門關

图说|西北384小时
图说|西北384小时图说|西北384小时
图说|西北384小时

敦煌西線就是在戈壁上穿行,間或點綴著斑斑駁駁的小草堆。

玉門西區,也就出了傳統漢民聚居區,遙想著駝鈴聲聲,穿城而過,經過幾番接力運輸,也就飄散到山南海北了。

話說,凱撒穿的那身絲綢衣服,在賽里斯算什麼成色的呢?

我想好不到哪裡去。

Day 6 嘉峪關 張掖鐘鼓樓

图说|西北384小时
图说|西北384小时图说|西北384小时

嘉峪關城樓就像八達嶺長城一樣的平淡。

城牆內外植被差異真是明顯,火車開過,汽笛高鳴,好像要把祁連山震醒。

傍晚到了張掖,從老火車站坐上公交,悠悠盪盪往市區走,“七〇三”“軍分區”,一個個站名,“人民廣播為您報時”,一聲喇叭,夕陽西曬,路面金黃,恍然間有種回到八十年代軍墾小城的感覺。

到了酒店,下樓一逛,廉價霓虹燈閃閃爍爍出“足療”“洗浴”“KTV”。

Day 7 張掖丹霞地質公園 大佛寺 木塔寺 西來寺 福音堂醫院舊址

图说|西北384小时
图说|西北384小时图说|西北384小时

相比於九寨的盛名,張掖丹霞的名氣也太不彰了。

大佛寺裡一尊木骨臥佛,涅槃臥佛題材在這半個月裡出現了四五次。

木塔寺下了班,旁邊廣場上架著一排籃球架和一群咕咕叫的鴿子。

西來寺正在粉刷,寺裡和尚看了我一眼把寺門關上了。

福音堂醫院舊址改成了一家青旅,門前水缸波紋微動。

Day 8 中山橋 蘭州大學 東方紅廣場

图说|西北384小时
图说|西北384小时

坐了一夜火車到蘭州,在酒店睡了一上午。

下午去訪在蘭大的老友。

不太擅長維持人際關係的我,離開了以前的學校,同學也大都煙散了。

偶爾得遇舊雨,不免“今夕何夕”之嘆。

Day 9 甘肅省博物館 西湖公園 黃河母親雕像 白塔山公園 正寧路夜市

图说|西北384小时
图说|西北384小时图说|西北384小时

甘博比想象中要小,三轉兩轉也就轉完了。

馬踏飛燕的馬是歪脖子馬。

聽著《蘭州 蘭州》上了白塔山,

沒有落雨,在三清宮門口香爐插了根菸權當上香,

白煙嫋嫋,也算香火旺盛。

Day 10 麥積山石窟 伏羲廟 天水市博物館 光圈club

图说|西北384小时图说|西北384小时
图说|西北384小时图说|西北384小时

在西北書城臨時起意去了天水。

相比於莫高窟雲岡和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名氣倒有點小了。

在棧道拾級而上,凝神細望佛像,想象一下佛頂的金光真的在閃爍,窟頂的彩雲真的在流動,真不免讓人頂禮膜拜呀。

晚至西安,打車去了場live,所謂蒸汽波拌著假酒嗆得人頭暈。

Day 11 陝西曆史博物館 大雁塔 大唐芙蓉園 西安城牆(永寧門-和平門)鼓樓 回民街 鐘樓

图说|西北384小时
图说|西北384小时图说|西北384小时
图说|西北384小时

在北京打點行裝時,猶豫要不要帶傘,想想西北地區,怕也碰不到雨。

誰知來在西安,一早醒來,竟下起了雨。

得得得,旁邊小賣部買了把傘,萬達吃頓飯,陝博轉轉。

誰知週日、下雨加主館整修,陝博裡烏央烏央的吵翻了天。

行在大雁塔,登塔四望,心情舒暢。

至於大唐芙蓉園這種現代建築,也就是晚上看看燈光了。

順著民謠去訪和平門下馬陵,轉轉臨近打烊的回民街,

全國的特色街都大同小異,臭豆腐,烤肉串,炒冷麵,雙皮奶,賣鼻菸的和賣絲綢的,還有人偶,合照十元。

Day 12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秦始皇帝陵 西安碑林 關中書院 寶慶寺塔 書院門 湘子廟 德福巷 粉巷 五星街教堂

图说|西北384小时图说|西北384小时
图说|西北384小时图说|西北384小时
图说|西北384小时

兵馬俑的精髓不在於那一排排的陶俑,在於一路上和當地旅遊從業者的鬥智鬥勇。

“小夥子,坐遊5嗎?來來來!”帶著“紅袖標”的大叔把我朝“9XX路”車拉去。

“小夥子,回西安站嗎?上車!”穿著“藍制服”的大媽又把我往“9XX路”拉去。

“小夥子,買兵馬俑嗎?10塊一個!”往前走幾步,一塊牌子——兵馬俑,1元1個。

從碑林到五星街教堂倒是一條傳統的步行線路,德福巷是個酒吧街,經過的時候華燈初上,一個大哥在拉客。

“嘿哥們喝一杯吧?我也是搞攝影的!”

我端端胸前的相機,想:拉倒吧,搞攝影的哪來的錢去你的酒吧。

Day 13 華山

图说|西北384小时图说|西北384小时
图说|西北384小时

想當年,爬香山的時候,比照著千佛山來爬,一個小時沒到頂。帶到汗出如漿來到香爐峰,一看高度,535米,差點背過氣去。

冷清秋和金燕西遊香山,可不得夜宿一晚,一夜無話嘛。

看今朝,爬華山的時候,比照著泰山來爬,縱然是索道上索道下,五個峰頂顛顛簸簸,剛下山,頭就開始疼了,最後回到濟南,發燒趴了三天。

人啊,總是低估眼前的困難吶。

Day 14 龍門石窟 關林廟 麗景門 洛陽老街 孔子問禮處

图说|西北384小时图说|西北384小时
图说|西北384小时

龍門石窟比之莫高和麥積山,實在寒磣了點。

在關林方了折鼓書《華容道》,應該也不算僭越。

騎著哈羅單車,順著老街,有一蹬沒一蹬地騎,忽然掠過一個清真寺。

下車一看,東關清真大寺,絲綢之路起點。

哦,半條絲路,也走到頭了呀。

不太盡興,又往東騎了段,到孔子問禮碑方止。

Day 15 白馬寺 周公廟 天子駕六博物館

图说|西北384小时图说|西北384小时
图说|西北384小时

洛陽的旅遊服務者誠懇到令人感動。

“小夥子燒香嗎?5毛一把。” 5毛???

“買三彩馬嗎?一塊一個。” 一塊???

要不是行李裝不下,怕是要把他們店打包了。

洛陽市區正在修地鐵。

打車跟司機閒聊,司機說,省裡發了話,不管挖出啥文物,也要把地鐵修通。

齊東野語,倒也寧信其有不信其無。

Day 16 濟南站

行旅客途,總也又個歸宿。轉來轉去,還是要回家的。

歸家洗客袍,詩詞裡寫成好意象,實際上是個有氣味的句子。

在病中整理整理照片門票車票,看著相機屏幕上黃色漸少綠色漸多,倒也恍如隔世。

昔日同友共登青城山,滿山題刻,唯獨心喜一句:“河山信美當以熱血保衛之”。

2018年了,轉這麼一圈,感慨依然,山河壯美,人情實暖。

說什麼家國情懷,不如出去轉轉,在時間與空間的廣袤無垠中體味一番。

修學旅行。

病惹將廖,明早登程返京。

第一次坐“復興號”。

图说|西北384小时
图说|西北384小时图说|西北384小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