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寒門學子到北大知名教授,這個石首老鄉就是這麼牛!

一中

李道新

離開一中三十四年了。

三十五年前的9月1日,地處江南縣城的湖北石首第一中學已經開學。我灰頭土臉地隨著渡輪過了長江,拖著一雙斷了腳跟的破涼鞋,孤零零地站在一中的操場邊上。默默地看著流雲飄過,聽秋蟬哀鳴,等待命運的垂青。此前,在長江以北的新廠鎮中學剛剛讀完高一和高二,我就被稀裡糊塗地推向了高考的戰場。落敗的心緒無比悲涼,但一中是最後的希望。

當我終於進到高三文科班的教室,看到了一片黑壓壓的人頭。我是這個群體中的第83名,也是一中願意接納的最後一位“復讀生”。

從寒門學子到北大知名教授,這個石首老鄉就是這麼牛!

李道新的畢業照

一中扭轉了生命的航道,也徹底地改變了一個人。

八十年代上半葉的縣城一中,就是我這種農村底層學子最難企及的一個夢。在村裡的小學滯留了七年之後,我才考進鄉里的中學讀初三。總算第一次見到英語裡的拉丁字母,但每一次發音都惹得老師不高興,還會偶爾被撕毀了單詞聽寫本;中考成績更是不佳,一中之夢仍然遙遠。在我的印象中,一中的老師身懷絕技,學生聰明絕頂,跟我這種一無所長的“木頭腦袋”是不會發生任何關係的。1983年前後的縣城一中,確實也有不少畢業生考上了北大和清華等頂尖名校,聽到這樣的消息非常神往,但其實更加沮喪;此時的我,只能乖乖地呆在鎮中,被教材裡的那些立體幾何、右手定則和化學方程式弄得迷迷糊糊、噩夢連連。我自慚形穢,強烈地感到了自卑,甚至以為此生無緣一中,也永遠無緣大學了。

從寒門學子到北大知名教授,這個石首老鄉就是這麼牛!

李道新、高紅巖夫婦回母校一中講學

但我終於坐在了一中的教室裡,開始人生最為關鍵的一場苦戰。十七歲的少年,身心尚未長成,已有重負壓頂,確乎超出了應有的限度,卻也只能拼力而行;一如長江溼地上蔓延的野草,在白露後的霜風中,獨自抵抗愈益徹骨的寒涼。1983年秋天的石首一中,也正像此時的中國社會以及各地的縣城中學,單調,簡樸,卻又內含神秘的激情,靜默時喧譁,騷動中萌發,因清貧而驕傲,既淺近又遠大。在83人組成的文科班裡,趙銘義同學個子高高卻又衣著舊陋,經常赤著雙腳,早晨出操時更被凍得瑟瑟發抖;但在高考結束後,他如願以償地收到了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從寒門學子到北大知名教授,這個石首老鄉就是這麼牛!

見證並促成這種奇蹟的老師中,便有我們的班主任歐陽仲秋。歐陽老師不僅教我們語文,而且總會用已經考上大學的得意門生激勵我們。聽完歐陽老師講述的每個勵志故事,我都會閃過一個念頭,自作多情地把自己幻想成其中的主人公,也就更加準確地讀懂了課本中的阿Q。更為重要的是,歐陽老師夫婦都在一中教書,他們的兒子已經考上了武漢的一所大學,女兒陽柳依正跟我們同班。他對趙銘義同學缺衣少食狀況的直接關懷,以及對班上某些懈怠情緒和不良現象的嚴厲批評,無疑都會被我們理解成超出了師生關係的父子之情。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緣故,歐陽老師被我們叫成了“歐爹”。

“歐爹”講課說話都是帶著湖南口音的,但在知識和情感上的權威地位無人撼動。也正因為如此,幼年失怙的我,得以在“歐爹”那裡獲致前所未有的自信心。進了一中,學霸林立。幾個月過去,自然被壓得喘不過氣來,成績和表現仍舊乏善可陳;但“歐爹”敏銳地“發現”了我:他開始越來越多地在課堂上宣讀我的作文。說實話,每當自己的作文被當作“範文”展示給全班同學的時候,我都有些羞愧難當。除了特別喜歡語文課和寫文章之外,我並不認為自己的作文是可以達到“範文”水準的,可“歐爹”樂此不疲,彷彿找到了一顆罕見的文曲星。

從寒門學子到北大知名教授,這個石首老鄉就是這麼牛!

為了回報“歐爹”的賞識,我的學習更加刻苦了,成績也在穩步上升。高考結束,我便清一色地填報了各所師範大學的中文系。1984年秋天,除了趙銘義考上了我從未奢望過的北京大學,我們班的王樂安考上了四川大學,楊國清考上了南京大學,劉連叄考上了山東大學,夏冬紅考上了蘭州大學,趙蕾考上了廈門大學,楊麗瓊考上了西南政法大學,還有王繼中、童卓、俞長詠、王弘韜、袁本濤、吳根高、何庭見、袁本雲、吳大勇、李昌珍、劉亞枚、王科美、傅家榮、張馳、馬曉京等更多同學,考上了湖北省內的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高校。當然,也有大量同學落榜再戰,得償心願,部分同學偃旗息鼓,另尋出路。對於絕大多數農村孩子來說,一中,是夢想實現的第一站,也是馳騁世界的第一塊跳板。

從寒門學子到北大知名教授,這個石首老鄉就是這麼牛!

前幾日,有幸作為校友回到石首一中,面對3000多名師生演講交流。“歐爹”當然是不在了,老同窗也無緣多見;但現場2000年後出生的高中生們,無疑是比當年的我們更有夢想,更多才華;而在他們生動、熱切而又自信的臉上,我看到了三十四年的光陰,正以穿越的方式朝向起點,喚回初心。

(此文所涉相關信息,得到一中同窗劉連叄、夏冬紅、陽柳依等大力支持)

2018年3月27日

北京富海中心

從寒門學子到北大知名教授,這個石首老鄉就是這麼牛!

李道新

李道新,湖北石首人,現為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影視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影視戲劇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研究員。兼日本東京大學特任教授,澳門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北京電影學院未來影像高精尖創新中心特聘研究員。曾在臺灣、香港地區以及韓國、美國、俄羅斯、意大利、巴西等國家訪問講學。任《電影藝術》《影視藝術》《文化藝術研究》等雜誌編委,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理事、中國臺港電影研究會理事、中國電影博物館藏品鑑定專家、國家社科基金評審專家等。出版學術著作12種,詩集1種,發表學術論文和影視文化評論200多篇。曾獲北京大學“十佳教師”稱號,並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二等獎,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主要研究方向:中國電影史、影視理論批評、影視文化產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