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老人71歲大壽剛過,37歲的夫人被人逼死,爲何大家都點讚?

唐朝中期,這個封建王朝發展到了鼎盛,唐玄宗後宮生活日益奢靡。嶺南的驛道旁,一個身材矮小的驛官用戰馬拖著冰塊,焦急地等待著。只等新鮮的荔枝送到馬背上,他一騎絕塵,火速趕到下一個驛站。當地的官員們早已在那裡等候,趕緊給他送上一碗蛋花湯,換上新馬,驛官屁股都不挨凳子,又火速北行。坐在唐宮的楊貴妃,用纖纖玉手撥開清涼的荔枝,丹唇輕啟,含在口中,笑容像洛陽城裡的牡丹,驚豔絕倫。

唐朝老人71歲大壽剛過,37歲的夫人被人逼死,為何大家都點贊?

看到楊貴妃笑了,唐玄宗心情舒展;唐玄宗心情好,滿朝心情都暢快無比,無人體會從嶺南到長安,一路在驛道旁精心伺候的上百名官員們,他們需要放下手裡的政務,全力保證荔枝這個神秘的水果順利過境(而他們大多數也沒吃過)。然而隨著安祿山的叛軍席捲而來,這個繁盛的王朝頃刻間倒塌,洛陽和長安相繼失陷,唐玄宗倉皇西逃,在西逃的路上,這位聞名於世的帝王,過完了他的71歲大壽,滿朝文物無心為他祝壽,他過了自從登記以來最悽慘的一個壽誕,就在這個時候,以陳玄禮為首的忠臣們,卻醞釀了一場譁變,37歲的貴妃被賜死。

唐朝老人71歲大壽剛過,37歲的夫人被人逼死,為何大家都點贊?

那年的馬嵬坡,雖然有帝王駕臨,但還是格外荒蕪,憤恨的忠臣們面對國破家殘,他們決定譁變,先用亂刀砍死了楊國忠,然後把屠刀伸向了楊貴妃,唐玄宗用無奈的語氣,哀求禁軍放過他的愛妃。於是出現了這樣的對話:

唐玄宗:“貴妃無罪,為何一定要她死?”陳玄禮:“她禍國殃民,不死不能謝天下!”唐玄宗:“愛情無罪。”陳玄禮:“天子守社稷,陛下要江山還是要美人?”於是三尺白綾給了貴妃,門外聽到了帝王的哭聲。這個71歲的老人,在他生日之後,37歲的愛人被人逼死。

唐朝老人71歲大壽剛過,37歲的夫人被人逼死,為何大家都點贊?

沒錯,從愛情角度,楊貴妃的死確實非常可惜,從政治角度看,楊氏是必須要死的,而且她的死,得到了滿朝官員的稱讚。可以從三點來分析。其一,安祿山以“清君側”的名義造反,他對外宣稱是討伐楊國忠這個奸佞,楊國忠和楊貴妃同為楊氏一家,關係已經撇不開。其二,當時楊貴妃入主宮廷,本身就很滑稽,她本是玄宗的兒媳。後來通過他的關係,哥哥楊國忠逐漸出任宰相,從此宮內宮外都是楊家的天下,群臣早已飽受欺凌,此次誅殺楊國忠是一個情緒發洩的爆發。

唐朝老人71歲大壽剛過,37歲的夫人被人逼死,為何大家都點贊?

其三,最為關鍵的是,在馬嵬坡上的政治推手,是太子李亨,這是一個政治洗牌的過程,舊勢力必須完全清除,否則李亨無法安穩的繼位平叛。而李亨和群臣一樣,對於楊家勢力是極其恐懼的,他多年在楊貴妃面前的隱忍,此刻完全得到釋放。他只有殺盡楊家的人,才能讓群臣果斷的站在他這邊,最後他成功了,唐玄宗禪位,李亨(唐肅宗)帶領殘餘的軍事力量,對抗安祿山,從此完成逆轉。

唐朝老人71歲大壽剛過,37歲的夫人被人逼死,為何大家都點贊?

楊貴妃作為唐朝第一美女,她的香消玉殞,讓無數文人墨客嘆息,但是在政治面前,所有的愛情都是無力的。唐明皇和楊貴妃的長恨歌,哀婉數千年。

唐朝老人71歲大壽剛過,37歲的夫人被人逼死,為何大家都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