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高坡上的「民間故宮」——王家大院

在山西省晉中市靈石縣靜升鎮,有一處依山而建的古建築群,由當時的王氏家族歷經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四朝建成,建築專家說,整座建築有著 “貴精而不貴麗,貴新奇大雅,不貴纖巧爛漫”的特徵。雖然規模宏大,氣勢雄偉,但又不顯得過分張揚,走在偌大的院子裡,自然質樸、清新典雅、明麗簡潔的鄉土氣息撲面而來,讓人彷彿置身當年生活場景。

這就是後人津津樂道的王家大院!

王家從耕作與兼營豆腐業開始,由農及商,由商到官,家業漸大,家資漸厚,聲名漸高,其後大興土木,營造宅第,幾代人的精心營建造就了現在人們看到的王家大院。

黃土高坡上的“民間故宮”——王家大院

黃土高坡上的“民間故宮”——王家大院

黃土高坡上的“民間故宮”——王家大院

黃土高坡上的“民間故宮”——王家大院

黃土高坡上的“民間故宮”——王家大院

黃土高坡上的“民間故宮”——王家大院

黃土高坡上的“民間故宮”——王家大院

黃土高坡上的“民間故宮”——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的建築格局,繼承了中國西周時形成的前堂後寢的庭院風格,既提供了對外交往的足夠空間,又滿足了內在私密氛圍的要求,做到了尊卑貴賤有等,上下長幼有序,內外男女有別,且起居功能一應俱全,充分體現了官宦門第的威嚴和宗法禮制的規整。

黃土高坡上的“民間故宮”——王家大院

黃土高坡上的“民間故宮”——王家大院

黃土高坡上的“民間故宮”——王家大院

黃土高坡上的“民間故宮”——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的磚雕、木雕、石雕題材豐富、技法嫻熟,大量採用了世俗觀念認可的各種象徵、隱喻、諧音、甚至禁忌的藝術形式,在文人、畫家、雕刻藝人的共同參與下,將花鳥魚蟲、山石水舟、典故傳說、戲曲人物或雕於磚、或刻於石、或鏤於木,體現了清代建築裝飾的風格,將儒、道、佛思想與傳統民俗文化凝為一體。

黃土高坡上的“民間故宮”——王家大院

黃土高坡上的“民間故宮”——王家大院

黃土高坡上的“民間故宮”——王家大院

黃土高坡上的“民間故宮”——王家大院

黃土高坡上的“民間故宮”——王家大院

黃土高坡上的“民間故宮”——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的建築裝飾,是清代"纖細繁密"的集大成者,結構附件裝飾均絢麗精緻、雍容典雅。如穿廊上的斗拱、額枋、雀替等處的木刻,柱礎石、牆基石等石刻裝飾以及各院落內的楹聯匾額,形式多樣,做工極佳,體現了中國古代北方地區民居 "堅固、實用、美觀"的建築特點。

黃土高坡上的“民間故宮”——王家大院

黃土高坡上的“民間故宮”——王家大院

黃土高坡上的“民間故宮”——王家大院

黃土高坡上的“民間故宮”——王家大院

黃土高坡上的“民間故宮”——王家大院

黃土高坡上的“民間故宮”——王家大院

這座黃土高坡上的全封閉城堡式建築,依山就勢,層樓疊院,錯落有致,氣勢宏偉,在建築細節上,匠心獨運的石雕、磚雕、木雕,典雅美觀,內涵豐富,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黃土高坡上的“民間故宮”——王家大院

黃土高坡上的“民間故宮”——王家大院

黃土高坡上的“民間故宮”——王家大院

黃土高坡上的“民間故宮”——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作為我國優秀的傳統建築文化遺產和民居藝術珍品,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前來遊覽,在海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被譽為“華夏民居第一宅”,“中國民間故宮”,“王家歸來不看院”的說法不脛而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