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情侶對性存在的4大誤區

回覆“愛情”,送你一張特別推送

中國情侶對性存在的4大誤區

提到性我們似乎總是很隱晦,而且也常常存在這樣那樣的偏見,今天小愛就來講講我們中國情侶對性存在的一些普遍誤解。

01 | 第一次很重要

後臺總是有小夥伴留言,第一次真的很重要嗎?我男朋友因為我不是處,要和我分手,怎麼辦?我錯了嗎?

鼕鼕,和現在的男朋友已經談了三年,現在已經29歲了,也到了該談婚論嫁的階段,可是卻遲遲不見男朋友有所行動,按耐不住內心不解的鼕鼕,終於主動去找男朋友溝通結婚的問題,可男朋友的回答卻讓她汗顏,竟然因為自己不是處女,這三年的感情,竟然抵不過一張膜?

後臺類似於這種因為不是處而被分手的信息有很多,小愛每次看到,也只能搖頭嘆息。

現如今依然有這麼多人對第一次有著這麼強的佔有慾,甚至總有人把非處女/男說成“二手貨”。在這些人眼裡,有過性生活就是“貶值了”,甚至他們把有過性生活與不自愛等同起來。

一個人自不自愛跟他有沒有性生活有毛線關係,有這樣看法的人,本質上不過是把人當成私有物品,把自己當成物品的主人。擁有這種三觀的人真的是自私且令人噁心的。

02 | 避孕藥的問題

之前在網上看過一個段子,一個女生跟男生在一起八年,但是因為種種原因,男生為了發展事業,女人為了支持男人發展事業,他們暫時還不具備結婚的物質條件,更沒有能力去要孩子,所以他們只能避孕,然後女生就開始一直吃避孕藥。

下邊評論幾乎一邊倒的說這個男人是“渣男”,他們的邏輯基本上是這樣的:避孕藥副作用很大,對身體有害 → 男生為什麼不提前做好預防 + 受到傷害的是女孩子 → 渣男了。

暫且不論這個邏輯是否正確,但是第一條確實是錯誤的,在中國,情侶們的普遍認知是:避孕藥=緊急避孕藥=魔鬼。

但其實避孕藥有緊急、長效和短效之分。前兩者確實對身體危害頗大,緊急避孕藥會干擾女性內分泌,長效的會長時間抑制排卵。

而短效避孕藥其實是很安全的避孕方法。一是避孕成功率高達99%,比使用安全套還高;二是劑量小代謝快,不用擔心在體內積蓄的問題;三是停用後能恢復排卵生育。

今天小愛說這些並非鼓勵大家吃藥,也不是說避孕套不好,只是想說一部分人對於避孕藥存在一定的誤解。

性愛本是一件美好的事,所以少些誤解,多些美好。

03 | 羞於談性

很多情侶,在確認戀愛關係之後,對於性依舊比較保守,尤其是女生,有的時候,也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和害羞。

同時,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不知道一拍即合、乾柴烈火、肌膚之親後的結果,自己是否有能力承擔,所以即使面對對方的一些暗示,也依然保持謹小慎微,不給予回應的態度。

當然,每個人關於性都有自己的堅持和原則,你的選擇,你負責就好。但是如果你跟你男朋友各方面都很匹配和穩定,缺少的只是更進一步,那麼你不如開始大膽一點,畢竟,性愛對於感情來說,猶如潤滑劑,只會讓你們更甜蜜。

說不定試了一把,就結婚了……

記住,一段健康的戀愛關係裡,性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04 | 婦科病的問題

很多男生(包括不僅限於直男),都會認為有婦科病的女生,生活不檢點,私生活淫亂!

黴菌性陰道炎,牛仔褲穿的太緊了,透氣性不足,再或者內褲洗的時候與襪子或者其他衣物搭在了一起,都有可能感染;宮頸糜爛,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很尋常的婦科生理現象,十個女人可能有九個女人都會有,只是級別不同罷了。

卻有些人拿這些來大做文章,冠以不堪入耳的詞彙,不知廉恥,淫亂賤貨等等。

誤解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由此帶來的偏見、歧視甚至惡行。

《孟子》曰:“食色性也”,意思就是說“性像吃飯一樣平常和重要”。古人聖賢尚能如此,更何況我們處於一個寬鬆開放的年代呢,所以我們應該好好地看待性,接受性,正確地處理性愛帶來的問題,才是情侶們應當做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