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失寵皇后到掌權太后,她始終扮演著逆歷史潮流的角色

繼漢高祖呂雉呂后逝世後,第二個在漢室書寫干政的後宮女子當屬劉恆的妃子竇氏。

公元前180年,呂后逝世,高祖之子劉恆繼位,史稱漢文帝。在文帝劉恆稱帝之前,其結髮王后已病逝,王后所生的兒子在文帝稱帝后不久也都相繼離世,於是立最大的兒子劉啟為太子,竇氏因此也成為皇后。文帝沿用惠帝以來的“無為而治”的黃老之學治理漢室,這一思想也深得竇氏的熱衷,其子劉啟、劉武已經竇氏子弟均學習黃老之學。但過了幾年後,竇氏年長色衰,並在一場大病中失明,逐漸失寵,文帝另有新歡也只得無可奈何,於是竇氏成了失寵的竇皇后。

從失寵皇后到掌權太后,她始終扮演著逆歷史潮流的角色

公元前157年,漢文帝病逝,皇太子劉啟即位,是為景帝,竇皇后因此成為皇太后。景帝劉啟不敢正面與竇太后對抗,也因此竇太后慢慢成為真正漢室掌握實權的人。竇太后寵愛次子劉武,即景帝的弟弟,在掌握實權後,多次企圖進言讓景帝立其弟劉武為太子。在竇嬰直言進諫景帝不可傳位於其弟時,竇太后直接下令把竇嬰從皇戚名簿除名;在袁盎諫言阻止立劉武為太子一事後,劉武氣急敗壞派刺客殺死袁盎,景帝大怒,在竇太后的干預下只得無罪開釋劉武,至此景帝也越來越疏遠劉武。竇太后想要讓自己的兒子成為太子一事遂不得其意,但她在干預朝廷治理方案上可謂是握有實權。

從失寵皇后到掌權太后,她始終扮演著逆歷史潮流的角色

景帝期間,儒學已大有恢復與發展,開始與黃老之學對抗。景帝對黃老之學不可置否,但竇太后堅決維護黃老思想的統治地位,打擊儒學。轅固生因當面輕辱《老子》令竇太后大怒,下令將其扔進豬圈與野豬搏鬥,虧得景帝暗中送其匕首才免於一死,事後景帝打發其為清河王太傅。

景帝之後,劉徹即位,是為武帝,以竇嬰為相,拜田蚡為太尉,竇嬰、田蚡又舉薦儒學大師申公的學生趙綰、王臧為御史大夫、郎中令,並請申公來長安主持太學事宜。此事被竇太后得知,怒不可遏,不僅把武帝責備了一通,而且罷免了竇嬰、田蚡的官職,迫令趙綰、王臧自殺。

從失寵皇后到掌權太后,她始終扮演著逆歷史潮流的角色

實際上,到武帝時期,黃老的無為而治思想已不適合漢室的統治了,也不適應於封建統治的需要了,順應時代的潮流,應用儒家思想來治國理民,但竇太后卻逆歷史潮流而行,仍然以黃老之學為本。6年後,竇太后病死,儒家學說正式在西漢王朝推崇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