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己茶科普丨小青柑表面有「白霜」,難道是茶發黴了?

紅紅火火的小青柑,以其小巧精緻的造型,香氣襲人口感獨特備受人們喜愛。喜歡它就要了解它,有些茶友看到小青柑的表面起了一層白霜,心生疑惑“這小青柑是不是發黴了?”那麼就讓歸己小哥給你來解答一下這小青柑的表面為什會產生白霜。

歸己茶科普丨小青柑表面有“白霜”,難道是茶發黴了?

“白霜”是什麼?

小青柑上的“白霜”呈白色粉末狀,如取一點在手指輕輕摩擦的話會感覺到乾燥,而且稍微有砂質感。品嚐時有淡淡的甜味,聞上去有小青柑的辛香,顯微鏡之下呈現為白色晶體。

如果是黴變後的黴菌物質,摸上去會感覺到溼滑無質感,有異味,顯微鏡下可以看到黴菌的群落。

所以小青柑上的“白霜”肯定不是黴變。

歸己茶科普丨小青柑表面有“白霜”,難道是茶發黴了?

在陳皮核心產區新會,小青柑的“白霜”被稱之為“腦晶”或“柑油晶”,是核心產區的小青柑在經過日曬或低溫長時間烘焙工藝後所析出的柑油結晶而形成的白色粉末狀物質。

其主要成為檸檬烯,屬單萜類化合物,無色油狀液體,有類似檸檬的香味,具有揮發性。

白霜”有什麼樣的功效?

“白霜”是判斷乾果品質的一個重要標準,同時還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功效,《醫學衷中參西錄》就有記載:“柿霜色白入肺經,其滑也能利肺痰,其潤也能滋肺燥。”

所以,小青柑表面的“白霜”是一種具有很強的保健功效的物質,在臨床上用於利膽、溶石、促進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腸內積氣,可治慢性支氣管炎、乾咳、咽炎等。

歸己茶科普丨小青柑表面有“白霜”,難道是茶發黴了?

不是所有的小青柑都會產生“白霜”

小青柑表皮有“白霜”,取決於小青柑的生長環境、加工工藝以及存放條件。

1、看產區。

新會地理環境較為獨特,江水海水融通,使得新會陳皮擁有"豐富的水分"、"沉澱機質"、"海水鹽分"等特殊優勢。絕大多數情況下只有新會核心產區的青皮才會有"白霜"的現象,而越是核心產區的柑果,柑皮上的油包越多,起的"白霜"也就越多。

歸己茶科普丨小青柑表面有“白霜”,難道是茶發黴了?

2、看加工工藝。

想要產生"白霜",必須要保證小青柑表面油囊的活性,小青柑的油囊一旦遭到破壞就難以產生"白霜",小青柑的價值也隨之降低。

如果想保證油囊的活性及完整性,只能通過反覆日曬和低溫長時間烘焙的工藝,小青柑表面才會析出"白霜"。若是高溫烘焙,小青柑表皮的細胞壁就會被大規模破壞,也就無法析出“白霜”。

歸己茶科普丨小青柑表面有“白霜”,難道是茶發黴了?

3、看存放條件。

密封且適宜的保存環境,經過長時間存儲,檸檬烯物質慢慢析出至柑皮表面,氧化後成白色物質,就是"白霜"。

歸己茶科普丨小青柑表面有“白霜”,難道是茶發黴了?

往期導讀

↓↓↓點擊“瞭解更多”,即刻下單,多買多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