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才是人工智慧教父?

2月3號,吳恩達出現在北京,在國家會議中心參加了一場名為“工業互聯網峰會”的論壇,儘管行程安排得低調,可還是引起了不小的關注度。

對媒體而言,吳恩達這次亮相最大的意義,在於他提出了界定人工智能企業的標準。

吳恩達認為所謂“互聯網企業”必須具備三個特點:大量的A/B測試,迭代速度很快,工程師及產品經理共同進行決策。而在人工智能時代,AI公司的定義標準包括:有數據收集的戰略,集中的數據庫,普遍的自動化,還有全新的人才需求。在AI技術的應用上,他認為目前金融和醫療是比較成功的,進展比較好。工業和教育還在發展中。

誰才是人工智能教父?

用另一種方式來表述,就是吳恩達這一次為人工智能制定了規則。業內人士會買賬嗎?至少絕大多數人會是信服的,儘管吳恩達自己也稱“還沒有完全弄清楚”。吳恩達如同人工智能領域的一面旗幟,極富號召力,也擁有話語權。吳恩達都沒弄清楚,誰能描述得更準確呢?

在離開百度之後,吳恩達變得異常活躍,接連進行了三次創業。2017年6月,吳恩達對外宣佈Deeplearning.ai,這是專注於AI教育和AI人才培養的平臺,由五門課組成深度學習系列課程,旨在推廣普及深度學習知識,並通過他創建的Coursera網站向大眾提供最新在線課程。當人們以為他會將注意力都放在教育上時,2017年12月,吳恩達又公佈了他的第二個創業項目——Landing.ai,同時宣佈其已經與富士康在7月份達成了戰略合作,將集兩家的核心能力打造AI技術、人才和系統,包括產業鏈的管理、工人的培訓等多個方面。

這些依然不是吳恩達佈局AI的全部:今年1月30日,吳恩達宣佈成立AI Fund投資基金,目前AI Fund已經籌集了1.75億美元資金,投資者包括NEA、紅杉資本、Greylock Partners、軟銀集團以及其他機構。團隊稱目前AI Fund正在追求三個新的AI驅動的方向,其中一些不日就會公佈。

吳恩達的三個項目都是大眾關注的焦點,如今在AI領域他就是有這樣的向心力:無論做什麼,都能引起行業內的廣泛關注。在很多人的認知裡,凡是吳恩達在做的事情,多半就是當下AI領域的主流。

他因此越來越像這個行業的教父。

但有趣的是,“教父”的候選人還不止他一個。這像是一場最強王者的積分賽,幾位選手自選曲目,憑藉大眾評委的投票爭奪冠軍。

探討這個問題首先需要劃定“賽場”。在國際舞臺上,有兩個人已有人工智能教父之稱。一是深度學習之父Geoffrey Hinton,他將“深度學習”從邊緣課題變為核心技術。儘管當下普遍認為深度學習遭遇發展的瓶頸,但Hinton的行業地位不可取代。另一個有教父級稱謂的是黃仁勳,儘管是華人,但其業務和精力都主要放在美國。

我們將這兩位身影較少出現在大陸、也幾乎不會對國內人工智能的發展施加影響的“教父”排除在外,單看本土賽道。

李開復可謂鼓吹人工智能最用力的一個,也許也是對“教父”標籤最迷戀的一個。2017年初,李開復的創新工場宣佈成立人工智能工程院,他親任院長,邀請專家加盟,從此將熱情全部轉移至AI事業。這一年創新工場投資過的AI產業不計其數,其中最知名的是Face++、用錢寶、初速度和第四範式。第四範式的創始人是在百度揚名的天才工程師戴文淵。創新工場還憑藉這一年的投資表現位列創業邦“2017 人工智能投資機構十五強”的第一名。

讓李開復更像一個AI導師的是他在各類公開場合的演講,在Google搜索“李開復談人工智能”,可以得到172萬個結果。其實歸結起來就是這麼幾點中心思想:人工智能會重塑未來,重複性工作會被AI取代,與其擔心AI還不如多研究它的價值。

創業教父、人生導師李開復順利完成了轉型,2017年他和李彥宏都是反駁人工智能威脅論最積極的代表。2017年,在王力宏推出的主打歌《A.I.愛》裡,李開復甚至傾情出鏡,不遺餘力地賦予人工智能溫暖人心的色彩。經過不斷的強化和雕琢,李開復希望自己和AI互為最顯耀的標籤。

除了這兩位資歷雄厚的前輩,搜狗創始人兼CEO王小川在貼標籤上也花了不少心思,可能他還沒有考慮過搶奪“教父”的標籤,但他也一定希望人們在想到“AI領軍人”的時候,第一個想到自己。

王小川目光相當敏銳,AlphaGo挑戰李世乭時,他就擔當了直播平臺的解說嘉賓,在AlphaGo取得大勝之後,還極有儀式感地在搜狗設立了“狗勝節”給員工放假。儘管在直播的過程中,王小川對專業技術的描述略顯浮皮潦草,但這也無關大礙,他毫無疑問是抓住了這個風口。自AlphaGo之後,人工智能如他所願大紅大紫。

與李開復和吳恩達不同,王小川的一舉一動都不免和他的企業關聯在一起,這讓他的言辭聽起來不那麼單純。搜狗的確在AI爆發的過程中借了不少勢,從2月2日搜狗發佈的公關稿來看,搜狗已經理所當然地把自己當作是中國第四大互聯網公司了。且不管小米、網易、京東認與不認,但至少可以說明人工智能已經給了搜狗極大的信心。王小川計劃“以‘語言’處理為核心,已先後將自研AI技術落地於搜狗搜索與輸入法等核心產品中。”他認為,人工智能最重要的就是語言。

誰才是人工智能教父?

“汪仔”上電視,公司上納斯達克,百度做過的事兒搜狗一樣沒落下,儘管嘴上說著藐視百度的話,王小川還是非常清楚搜狗應當如何前進。

在爭當教父的賽場上,需要揹負搜狗前行的王小川稍稍落後於吳恩達和李開復。AI Fund是吳恩達整體佈局中極為重要的一環,2018年,圈內人都在期待他的下一步動作。有趣的是,頗有些“德高望重”意味的吳恩達其實只比王小川大了兩歲。60後李開復身為青年導師和投資者,目前看來最具中國人工智能教父的氣質。但鼓吹者跟踐行者畢竟不同,對於人工智能的業內人而言,他們還是更看中有實幹精神的代表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