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曲古木桥:跨越千年的风雨诉说

囊谦县吉曲乡古木桥距离县城130多公里,位于吉曲乡改多村改达塘,约始建于公元六世纪左右,相传是由一位建桥大师嘎然多杰带领附近村民所建,至今有1400多年历史。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里,吉曲古木桥是吉曲河流域通往闻名圣地《嘉玛玛尼》及吉曲河两岸诸多村落的唯一桥梁。

近年来,随着国家美丽乡村建设等众多政策的便捷,吉曲乡修建了水泥新桥,原来的古木桥渐渐无人使用。如今,这座具历史价值的大龄老古木桥正面临着腐朽、侵蚀等众多自然考验。

吉曲古木桥:跨越千年的风雨诉说

吉曲古木桥:跨越千年的风雨诉说

近日,玉树州古建筑协会、囊谦县文化部门联合赴吉曲乡考察调研古木桥现状及文物建筑保护工作。因常年风吹日晒及雨水侵蚀等自然现象,现古木桥严重倾斜、腐朽,如何修复和保护好这座古桥成为了工作人员迫在眉睫的责任。

吉曲古木桥:跨越千年的风雨诉说

吉曲古木桥属藏式伸臂桥,结构独特,造型美观大方。这种古木桥,集数学、力学、美学于一体,建筑之奇、结构之巧。架设方法是从两岸分别层层压木,每一层均用石头填充,逐层各伸出数尺。当两岸层木相距一丈时,再用大圆木连接为梁,在其上横向密铺长数尺的细圆木作桥面,两端用木钉或牛皮条绑扎固定即成。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藏族建筑文化专项保护基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玉树州古建筑协会会长尼玛介绍,吉曲古木桥历史比较悠久,依然留存到现在真是不容易,这种级别的古木桥在四川地区都列入了国家级文保单位,如今,古木桥严重腐朽,州县文化部门和州古建筑协会将尽最大努力保护、修复这座古木桥。

尼玛说:“自从我从事玉树州古建筑保护传承工作以来,前后参加了很多国内外科普文物建筑方面的学习,像古木伸臂桥是中华民族桥梁建筑艺术的魂宝,也是民族特色桥梁建筑的珍贵遗产,保护和传承好这些所剩几无的文物建筑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

吉曲古木桥:跨越千年的风雨诉说

吉曲古木桥:跨越千年的风雨诉说

据资料记载,公元641年,唐朝文成公主进藏时,曾经过吉曲古木桥,且在此地宿营一宿,由此,留下了一段历史传说,而后吉曲河流逐渐形成了文化、经济、宗教、农牧业上的密切来往,古木桥便是吉曲河流域农牧民群众贸易集散中心及河流两岸社会经济发展的唯一大桥。

吉曲古木桥:跨越千年的风雨诉说

据了解,像吉曲乡这种古木桥多见于谷深水急以及河面较宽,必须增大跨径的特殊地形。如今玉树州留存的这种桥兴于元代,盛于清朝、民国,历史悠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