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美國媒體披露擊斃賓·拉登過程細節

本·拉登,全世界頭號恐怖分子,是否真的在美軍的突襲行動中被殺死?這個問題自從美國宣佈拉登死亡起,便一直被人提及。美國官員之前在多個場合向媒體表示,美國中央情報局的面部識別系統已經確認死者確係本·拉登本人。美國政府官員2日又稱,DNA檢測顯示,有“99.9%”的確定性證實被擊斃者是本·拉登本人。

解密:美國媒體披露擊斃本·拉登過程細節

奧巴馬左二與美國多名官員觀看突襲行動的實時畫面,奧巴馬面色凝重希拉里捂住嘴。

解密:美國媒體披露擊斃本·拉登過程細節

解密:美國媒體披露擊斃本·拉登過程細節

疑問1 拉登DNA比對樣本來自誰?

美國媒體2日披露了擊斃本·拉登過程的一些細節。

據悉,美軍先與本·拉登的警衛及其兒子交了火,僅幾分鐘內兩人就喪命了,然後美國特種兵逐個房間地搜索,最終發現了手持武器的拉登,突擊隊員對準拉登頭部開槍,子彈從拉登的左眼射入,將他的頭顱打碎。美國官員透露,包括拉登妻子在內的兩名婦女受傷。

在突襲過程中,美軍一架直升機因“機械故障”墜毀,但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美聯社報道,本·拉登中彈照片已經送至美國政府,以證明這次行動成功。尚不清楚美國政府是否打算2日公開本·拉登屍體照片。

解密:美國媒體披露擊斃本·拉登過程細節

美方2日回應外界質疑,稱將盡一切努力向世界證實本·拉登已死。白宮國土安全及反恐事務顧問布倫南說,美方“將分享一切可分享

美國情報部門官員說,專家們首先對比遺體容貌和本·拉登的照片,隨後讓突襲發生時在本·拉登身邊的本·拉登妻子辨認遺體。最後,美方現場檢測脫氧核糖核酸(DNA)遺傳物質,確認死者有99.9%的可能是本·拉登。

據報道,美國情報專家在過去幾年一直在試圖收集拉登親屬的DNA樣本。美國聯邦調查局官員稱,獲得來自本·拉登親屬的DNA比對樣品並不是難事。本·拉登來自一個龐大的家族。他的父親有22個妻子和54個兒子,拉登在家中排行第17。此前有消息稱,美國方面成功獲得在哈佛大學附屬醫院去世的本·拉登同父異母姐妹的DNA,但波士頓醫療部門官員並未證實此事。

美國聯邦調查局前研究人員布魯斯·佈道爾說,適當條件下,可在短時間內獲得DNA檢測結果。不過,按照他的說法,同一天難以得出檢測結果。“你提取DNA樣本,同一天完成聚合酶鏈反應(PCR),當晚放入分析儀器……第二天破譯。”佈道爾說,如果DNA樣本與比對樣本在一些標準區域的“標記”吻合,即可確認“正識別”。

美方聲稱拍攝了本·拉登遺體照片並攝錄了葬禮過程。美國國會參議院國土安全與政府事務委員會主席約瑟夫·利伯曼承認,這些照片可能過於血腥,原因是本·拉登頭部中槍。

對於民眾在事件發生後的將信將疑,美國政治分析家稱,這並不稀奇。在他看來,奧巴馬沒有必要在這麼大的事情上向民眾撒謊。如果最終證明拉登之死是一個謊言,那麼奧巴馬將會在其政治生涯中“摔大跟頭”。

疑問2 美國是怎樣海葬本·拉登的?

至於為何選擇海葬,美方解釋為沒有國家願意接收本·拉登的遺體。一些宗教人士告訴記者,海葬對在陸地死亡的本·拉登而言不合適。

據中東問題專家、前中國駐伊朗大使華黎明介紹,伊斯蘭教的傳統是土葬,把遺體放在墳墓裡,讓遺體頭朝聖城麥加的方向。在埋葬死者前,須將遺體清洗乾淨,並用白布包裹,同時為了顯示對死者的尊重,葬禮最好在死者離世當天進行。

美方透露,美軍獲得拉登的遺體後,便將其空運到美軍位於北阿拉伯海的“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在艦上,美國官員為拉登舉辦了伊斯蘭葬禮儀式,按照伊斯蘭傳統步驟對遺體進行了處理,包括清洗及用白布包裹等,然後將遺體裝進一個墜有重物的袋中投入海里。葬禮於美國東部時間2日凌晨1點10分開始,凌晨2點結束。依照伊斯蘭教的風俗與傳統,葬禮在拉登死後24小時內完成。拉登的最終安息之地是北阿拉伯海域。

雖然美國對於拉登遺體的處理在許多細節上都是按照伊斯蘭教義進行的,但最終實施的卻是海葬而非土葬,這明顯與伊斯蘭傳統相左。

解密:美國媒體披露擊斃本·拉登過程細節

據悉,伊斯蘭教義雖然允許海葬,但是規定其只有在極其特殊的情況下才能使用譬如死者是在海上旅行時死亡,而死亡地點又距離陸地很遠。

華黎明大使說,美國為拉登舉行細節上遵守伊斯蘭傳統的海葬,這是在當前情況下一種較為折中的做法。美國一位高級官員也表示,美國擔心拉登的墓地可能成為武裝分子的聚集地。

疑問3

為何巴方沒發現藏在眼皮底下的拉登?

拉登被擊斃時所在的“奢華住所”就在首都伊斯蘭堡以北僅60公里的阿伯塔巴德鎮,該鎮附近有1個巴軍用基地、3個陸軍營地以及1支軍醫部隊,而該住宅距離桑德赫斯陸軍軍校更是僅有700米。巴基斯坦在阿伯塔巴德駐紮3個團兵力。巴三軍情報局前局長居爾說,除軍隊外,“當地警察、情報機構、軍情機構等”都在阿伯塔巴德有人手。

本·拉登就生活在巴基斯坦首都附近,巴情報機構卻一無所知,遭到不少抨擊和質疑。前英國軍情六處高官英斯特爾稱,巴當局可能更傾向保證拉登的安全,而非讓拉登被捕或者被殺,因為後者可能導致報復行動。美國務卿希拉里去年5月指責巴政府一些官員窩藏拉登和阿富汗塔利班頭目奧馬爾。

英國《每日電訊報》本月2日還報道說,“維基解密”網站新發布的美國政府機密文件顯示,巴基斯坦安全部隊在過去10年中多次幫助拉登躲避美軍的打擊。美軍一直無法抓獲拉登,是因為無論美軍在何地發動行動,巴安全部隊都有人提前放出消息,幫助拉登成功轉移。

《華盛頓郵報》2日刊登巴基斯坦總統扎爾達里的署名文章,題目為《巴基斯坦做了分內事》。他說,巴不會成為宗教極端組織發展的溫床;巴方沒有參加擊斃本·拉登的軍事行動,但向美方提供情報。

擊斃本·拉登時,奧巴馬在幹嗎?

疑問4

美國東部時間4月28日下午,奧巴馬與情報、軍事和外交團隊成員在位於白宮地下室的時局值班室碰頭,聽取針對本·拉登行動的可能選項。奧巴馬面臨三種選擇:等待更多情報、發動定向空中打擊、派遣地面部隊。情報人員表示,有五成至八成把握,但無法確定本·拉登具體藏身在的一座建築內。

奧巴馬圍著會議桌踱步,要求每個人表明觀點,同時拋出突襲可能出現的最壞情形:平民傷亡、人質遭劫持、直升機被擊落、與巴基斯坦產生外交摩擦。一名官員描述,與會人員的意見大致分為兩派。白宮國土安全及反恐事務顧問布倫南和中央情報局局長帕內塔支持地面行動,其他人認為應等待更多情報。會後,奧巴馬離去,沒有作決定。

襲擊原本是定在4月30日下午(巴基斯坦時間5月1日凌晨),但因天氣原因推遲一天改在5月1日下午。在這段時間裡,奧巴馬打了一場高爾夫,帕內塔去了一趟教堂。奧巴馬下令1日突襲的原因有二:一為擔心行動拖延可能增加情報洩露風險,促使目標逃脫;二是特種部隊已就行動方案多次演練,整裝待發。

5月1日行動當天下午,奧巴馬與副總統拜登、國務卿希拉里、國防部長蓋茨、總統助理兼國家安全副顧問多尼倫和白宮國土安全及反恐事務顧問布倫南等圍坐時局值班室一張桌子前,觀看衛星實時傳回的突襲畫面。《時代》週刊評論,在現代社會,總統能像打視頻遊戲那樣“親歷”自己一方的軍事行動。只不過,他無法親臨指揮,不能在行動中與指揮官聯絡。

解密:美國媒體披露擊斃本·拉登過程細節

一名現場官員描述,屋內氣氛“緊張、焦躁”。在行動開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時局值班室裡沒有一個人說話,每個人的呼吸聲都可以聽到。奧巴馬面色凝重,希拉里捂住了嘴,副總統拜登擺弄著手裡的珠子,國防部長蓋茨也坐立不安。布倫南迴憶說:“時間過得特別慢,每分鐘就像好幾年一樣。”當一架直升機墜落,氣氛越發緊張。幾分鐘後,突擊行動現場傳回聲音:“我們已經確認‘傑羅尼莫’的身份。”“傑羅尼莫”是代號,特指本·拉登。隨後,傳回擊斃“傑羅尼莫”的消息。“我們得手了,各位,”奧巴馬說。

美國的得與失

美國官員稱這次行動獲得了拉登住所內部大量的個人電腦以及硬盤和其他電子設備,是一個情報寶庫。一名官員興奮地表示:“你能想象拉登的電腦到底是什麼東西?”

目前這些東西正經由數百人在阿富汗處理,華盛頓方面對於這樣的收穫非常興奮,“如果10%的資料有價值,那就很偉大了。”這名官員說,美國或許會藉著這些情報重創恐怖組織,這也許比擊斃拉登更有價值。

沒有人統計過,在近20年與本·拉登和恐怖主義的戰鬥中,美國政府究竟花了多少人力、物力、財力。

美國前總統布什承認,這是一場力量極為不對稱的戰爭,一個國家對一個人。雖然本·拉登疲於奔命,但美國也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從2001年起,美國政府單單給線人發放的賞金就超過了7000萬美元。

美國聯邦調查局已對通緝要犯名單上的拉登加上“死亡”標記,不過這些年來為捉拿他而懸賞的2500萬美元賞金要如何處理,還不清楚。

據說,這筆賞金可能發不出去還有一個理由。提供線索的人必須由五角大廈、聯邦調查局或中央情報局的調查單位提名,並由特別的政府委員會和國務卿核准。

在美國對本·拉登的行動中,動用一系列高科技武器。美軍數次動用捕食者無人機,對本·拉登所在的阿富汗山區進行攻擊。

美國政府的一個統計顯示,在阿富汗戰爭中,從2001年到2010年,美國的軍事撥款超過4280億美元,到2010年6月1日已造成7228名美軍士兵死傷。

拉登其事

最後的晚餐可能是饢

阿伯塔巴德鎮居民2日告訴記者,兩名自稱“商人”的男子和家人住在本·拉登的那幢建築內,安全保衛嚴密。一人自稱“艾爾沙德”,40歲左右,據信買下土地並建起房屋;另一人自稱“塔裡克”,30多歲。一些人認為他們是親兄弟,一些人說他們是表兄弟。

廚師賈韋德·傑迪說,他經常看到艾爾沙德和塔裡克帶家人外出。“我們曾經見過兩個男人,艾爾沙德和塔裡克,看到他們帶老婆孩子,開一輛紅色‘鈴木’小貨車。他們有時帶孩子一起去買麵包。”

按突襲行動中的喪生人數推斷,艾爾沙德和塔裡克極有可能是本·拉登的隨從。

問及建築周邊安保嚴密為何從未引起懷疑時,一名化名阿卜杜拉·揚的鄰居告訴記者,他們覺得艾爾沙德是有錢人,或許會在家族內或生意上樹敵。“他們自稱來自(巴基斯坦)白沙瓦,從事金融業。”

揚描述,住在那幢建築裡的人另有一輛“鈴木”小吉普車;在院內養牛、養雞,從不外出參加婚禮或串門,從不告訴外人手機號碼,外出以車代步,幾乎不選擇步行。“我向他(塔裡克)要過號碼,但他說沒有。我也沒見過醫生定期探訪。”

打饢人穆罕默德·阿西夫回憶,艾爾沙德經常到他那裡買饢,突襲前那個晚上還去過。“艾爾沙德買了七八個饢。他以前一天來兩回,下午一次,晚上一次。有時,兄弟倆其中一個會帶個5歲孩子一起來。”阿西夫說,艾爾沙德和塔裡克“有禮貌,人相當不錯”。

阿西夫推測,他打的饢,可能是本·拉登生前的最後晚餐。

死前製作一段宣傳錄音

有美國情報人員認為,被擊斃的基地組織頭目本·拉登在死前剛剛製作了一段宣傳錄音,預計該錄音很快就會浮出水面。

雖然目前尚不清楚錄音的形式是音頻還是視頻,但一名美國官員說,情報顯示它已經進入“基地”組織的傳播鏈中。該官員表示,本·拉登錄制的時間非常湊巧,而且沒有跡象顯示他當時已經知道美軍就要向他發起攻擊。

拉登其妻受傷未當人盾

美國官員稱,在本·拉登藏身的大院內,一同居住的還有23名孩子與9名婦女。這些婦女與孩子目前已經移交給巴基斯坦當局處理。拉登被斃時,現場喪命的有一位女性。白宮官員稍早前表示,這位女性是拉登一名妻子,被其當作人肉盾牌。不過稍後白宮官員更正說,拉登的妻子並沒有死,只是受傷,現場死亡的女子不是拉登的妻子,也不是拉登的人肉盾牌。

行蹤曝光

拉登“信使”是這樣被鎖定的

美國媒體的報道稱,正是拉登最信任的一名信使“一通無意識的電話,才將美國人帶到了拉登的家門口”。

9·11後不久,被關押在關塔那摩監獄的“基地”分子向中情局審訊人員交代,拉登身邊有名他很信賴的私人信使,名叫“阿布·艾哈邁德·科威特”(以下簡稱科威特)。

2003年3月,“基地”3號頭目哈立德·謝赫·穆罕默德(以下簡稱哈立德)在巴基斯坦落網。一些前中情局官員透露,特工動用水刑,但哈立德拒絕談論“科威特”。數月後一次審訊,不再動刑,他承認認識“科威特”,同時否認“科威特”與“基地”存在任何關聯。

2004年,“基地”高級成員哈桑·古勒在伊拉克被捕。他告訴中情局官員,“科威特”是信使,是“基地”重要人物,與哈立德的繼任者阿布·法拉吉·利比關係密切。

2005年,利比落網,承認從一名信使口中獲取接替哈立德的命令,但否認信使是“科威特”。

中情局認定,利比的語氣過於堅決,不可信;他和哈立德有意保護“科威特”,說明“科威特”非常重要。分析師推斷,只有本·拉登可能向利比下達接班命令;找到“科威特”,就能找到本·拉登。

中情局耗時數年查明,“科威特”本名謝赫阿布·艾哈邁德,生於科威特,國籍巴基斯坦,在阿富汗躲避美軍打擊時受傷。

2010年以前,中情局對艾哈邁德的行蹤毫不知情。然而,2010年年中,一次電話交談“出賣”艾哈邁德。艾哈邁德當時與一名同伴通電話,不知道那名同伴已受中情局監視。特工隨即定位艾哈邁德,開始觀察他的舉動。

2010年8月,艾哈邁德進入阿伯塔巴德一棟3層建築。這棟建築幾年前一度進入中情局視線,沒有成為監視目標,因為想象中本·拉登藏身處應有武裝守衛,而這棟樓外圍無人巡邏,幾乎沒有人員進出。

中情局不確定本·拉登是否藏身這一地點,但相信這可能是找到本·拉登的最好機會,決定保密,不告訴包括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盟友”在內的任何一方。

2011年2月中旬,中情局確定,建築內隱藏“高價值目標”。藉助衛星,美軍確認本·拉登可能住在二樓或三樓。

拉登死了才剃鬚

美國總統奧巴馬已親口證實“9·11”事件主犯本·拉登的死訊,讓不少美國人熱烈歡呼。其中一名中學老師絕對比其他人更開心,因為他在當年恐怖攻擊事件發生後開始蓄鬚,併發誓要在本·拉登死後才會剃掉。苦等10年的他現在終於重拾“無須一身輕”的暢快。

2001年的9月11日恐怖攻擊事件發生後,加里·威德爾決定用留鬍子的方式,表達對事件罹難者的敬意,並以此將主嫌本·拉登的特徵銘記在心。起初他以為只要留上1到2個月就能剃除,沒想到這一等就是10年,但這期間他不曾修剪過鬍子,任憑它恣意生長。

直到2日,本·拉登死亡的消息一出,威德爾的同事隨即致電告知他可以刮鬍子的“好消息”,但他卻因近年來已被開過多次同樣的玩笑,久久不願相信事件的真實性。最後在各大國際媒體大篇幅報道後,威德爾才感動地哭了。他表示,“我足足花了5分鐘大哭一場,然後再迫不及待地刮掉鬍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