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行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八個字,卻是很難做到的八個字

如何跳出修行魔網解脫纏縛

藥師佛的第九大願: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令諸有情,出魔罥網,解脫一切外道纏縛;若墮種種惡見稠林,皆當引攝置於正見,漸令修習諸菩薩行,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菩薩行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八個字,卻是很難做到的八個字

這些大願,都是藥師如來未成佛前,在因地所發的大願。

學佛必須要有願力,沒有願力的學佛,那是個人興趣所趨,也可以說是迷信或嗜好,只不過與一般愛好不同而已。

等於不喜歡抽菸就喝茶,不喜歡喝茶就喝酒。每個人愛好不同,有人喜歡世間法的聲色貨利,有人喜歡遊山玩水,有人喜歡跑跑宗教。

這不能說哪一種對或哪一種不對,然而都不是基於理性而來。所以,學佛的第一步就是能夠發願。

菩薩行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八個字,卻是很難做到的八個字

藥師如來第九大願,願自己將來大徹大悟、證得菩提的時候,希望自己的功德、能力能使一切眾生跳出一切魔的罥網。細網謂之“罥”,大的網叫“網”。

我們曉得,煩惱是一種魔,生死是一種魔,慾望又是一種魔。

若以修道的立場來講,無一不是魔境。

縱使一個人愛好美的境界,愛好山林或城市,一有所執著便是魔境界,要真正跳出魔的罥網非常不容易。

菩薩行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八個字,卻是很難做到的八個字

跳出了生死之魔、煩惱之魔,也跳出了慾望之魔,才能獲得真正的解脫。出魔罥網,解脫一切外道纏縛。

一般凡夫之所以不得解脫,因為始終在生死魔、煩惱魔、慾望魔的罥網中。

縱使去信宗教,不管任何的宗教;縱使去修道,不論任何的道,終究都屬於外道,不能解脫一切外道纏縛。

菩薩行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八個字,卻是很難做到的八個字

外道、內道的差別何在?怎麼叫作外道呢?心外求法就是外道

一般宗教都隨便使用“外道”這個名辭,譬如,我信佛教,你不信佛教,你是外道;我信天主教,你不信我的天主教,你是外道;我信某某道而你不信,你就是外道,這些都是亂講。

這個外道與世間法一樣,都是由“我見”而起。

不合於我的就是外道,這種見解屬於見取見,是下列五見之一;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

“見”就是觀念,凡夫受這些觀念纏縛而不能得解脫,不能證得菩提。

菩薩行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八個字,卻是很難做到的八個字

這樣一來,我們便可以瞭解,凡是沒有真正明心見性以前,沒有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前,一切修行、一切道理,一切作為,嚴格說起來都只是加行,仍然在外道境界中。

只有真正證得菩提,明心見性以後,才能解脫一切魔境,解脫一切煩惱。由藥師佛的這個大願,我們可以徹底而清楚地瞭解修持之路。

菩薩行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八個字,卻是很難做到的八個字

“若墮種種惡見稠林,皆當引攝,置於正見”。種種是簡化的翻譯,以種種兩個字包含所有一切。

惡見包括很多,如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凡是觀念有一點偏差的都屬於惡見。

稠林就是密集如叢林般的意思。藥師佛願將來成佛的國土世界中,假如有眾生墮在許多壞的、非正知見的惡見森林中,不能自拔,藥師佛將以其願力引導他們,歸攝他們置於正見。

菩薩行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八個字,卻是很難做到的八個字

真正學佛,除了發願還要有正確的“見地”。要有正見非常難,有了正見才好談修持,有了正見才能談正行,見地不真,那麼所有的修持都會走上邪曲之路。

見地也就是楞嚴經所講“因地不真,果招紆曲”的發心的因地。所以,學佛先要有正見,才能夠起正行修持。

菩薩行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八個字,卻是很難做到的八個字

“漸令修習”,修習什麼呢?要注意,修習一切菩薩行,菩薩行是什麼呢?菩薩行就在菩薩戒本中,如彌勒菩薩戒本、梵網經戒本……等。

總而言之,菩薩行就是很簡單、很普通、很容易懂,卻很難做到的八個字:“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永遠難做到的八個字。

所以,有了正見以後,漸漸使他們修習一切菩薩行,速證無上菩提,速證無上正等正覺,大徹大悟。

藥師如來的第九大願,光看表面上的文字都很容易懂,問題是做起來很難,沒有一點是容易做到的。

菩薩行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八個字,卻是很難做到的八個字

同時,看了第九大願,也使我們得到一個結論:東方藥師如來注重思想教化,不同於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藥師如來的東方世界的佛法,是以正見、正思惟拯救世界上一切有邪惡的、錯誤的觀念的眾生。

換句話說,藥師如來第九大願的重點在於“教化”與“思想”。

以印度佛教文化所表達的,就是經典上第九大願文字的敘述;而以中國文化來表達的,則是注重在教育、教化和思想,最後使一切眾生歸到正知正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