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理財故事之六,投資收藏品的三個小故事

收藏既是愛好,是情懷,也是一門投資。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收藏的關注與參與也就有了廣大的群眾基礎。參與的人多了,市場的活躍度就熱鬧了起來。市場夠熱,那麼收藏就又能吸引更多的群眾參與進來。現在收藏什麼的都有,比如:文玩、珠寶玉石、字畫、陶瓷、酒、傢俱、茶葉、名人物品等等,而且收藏交易市場發展在形式上已趨成熟,各種交易市場,各種規格檔次的拍賣會,收藏已經成為一個投資工具。今天也說說三個收藏的小故事。

家庭理財故事之六,投資收藏品的三個小故事

字畫收藏一度很火熱。一幅李可染先生的精典作品《萬山紅遍、層林盡染》這一題材的系列畫作,少則幾百萬,多達一億元的拍賣價格,真的是讓熱愛收藏的群眾羨慕得要死要活。但是這兩三年,經濟下行,字畫市場明顯降溫!象李可染、吳冠中這樣的特級大師的作品可能行情還好,但這類型的作品與普遍人那也基本沒有關係的。大部分普通群眾能去收藏的主要還是當代一些較著名的書畫家的作品。而這部分作品的市場價格下滑較多。三五年前一位當代書家能賣兩萬的字,現在可能只要1500元左右就能成交了。收藏市場就是這樣,所以普通人參與的風險是非常高的,這還沒遇到假的贗品。古董字畫,名家的字畫,很多都是有贗品的。吃瓜群眾根本就分不清真假。

我和我的一位朋友許先生都很喜歡壽山石。2005年開始,經常一起去壽山石交易市場走走逛逛。那個時候,壽山石的行情慢慢開始走來,但還不是太貴。一尊拳頭大的善伯洞石雕成的彌勒佛,大約在四千左右的樣子。後來行情就越來越貴,我們能買得起的壽山石也越來越小了。其實從收藏的角度來說,應該花大本錢去買大石頭、好石頭、名家雕刻的石頭。比如花個大幾萬買個大擺件,或十幾萬買個小山子。自己觀賞也很有藝術品位,以後想拿去交易也容易溢價出手。但是象我與許先生這樣的吃瓜群眾,其實也就是半是愛好半是收藏,買點放家裡看著,從來也沒想過去交易。而且壽山石品種有上百種之多,我們還是買了書,去對照去鑑別,在市場上多學習,也怕看不懂石頭被人蒙了。現在呢,壽山石的行情也是一落好幾百丈,價格低落了不少。其實真正在壽山石上賺了大錢的是臺灣同胞呀。改革之初,就有臺灣人來福州投資壽山石,當時他們向農民收購了大量的石頭,那時臺灣人收的很多都是品質上好的石頭,然後找塊地把石頭都埋起來。隨著行情的上漲,慢慢拿出來找名家雕成作品,高價出售。福州本地有家傳壽山石生意的商人,因為資金積累起步晚,反而成了臺灣商人的下家。

還有一次是看電視播放的收藏節目,節目中談到了啟功先生的一幅字,當場鑑定是真是假。結果還真是贗品!節目中也拍攝了對名家字畫的作假生產流程與工藝。還真是高手在民間啊,不少名家的字畫,被仿得唯妙唯俏。幾年前還看過一檔節目,有群眾送寶來鑑定,是對玉手鐲,晶瑩得很。藏家說是上等好玉,俗稱叫作玻璃地。結果現場專家哭笑不得地說:你這就是一對玻璃呀!你看,吃瓜群眾搞收藏,吃瓜常常還是吃到苦瓜呀!收藏市場的假貨比你想象的還要多。

家庭理財故事之六,投資收藏品的三個小故事

收藏這項投資,我的看法是,不適合大多數普通人家當作一項投資去對待。而是可能當作一項愛好,多看多學多聊,就是不出手或少出手。真的很喜歡,那就買點兒玩玩。千八百的當代字畫,小几千的石頭等等,當作愛好時還是蠻有意思的。還有,收藏一定不能跟風,前幾年文玩市場發了瘋一樣,比如手串,各種材料的手串層出不窮,價格不蜚。其中有種叫血龍木的,還有崖柏木的,也領一時風騷。現在呢,這隻能叫作工藝品,就是平常的玩物根本不值錢。還有所謂的文玩核桃、菩提,也是一樣。這種你喜歡就認為有價值,別人不喜歡就當作廢物的東西,是不能當作收藏品的!現在炒作之風盛行,似乎總有一股資本勢力能把各種東西都暴炒上天。普洱茶就是這樣,一群商人到普洱產地,以一斤幾塊錢的價格收購壟斷了貨源,屯上一陣慢慢炒高價格,對普洱的功效、收藏品質大作宣傳,然後高價出手。不少高位接盤普洱茶的商家或個人都損失慘重。

還是那句話,對普通人來說,收藏不宜作為投資!因為這個市場贗品多、品質不好鑑別、專業性太強、還有市場信息是不透明的。不是暴過故宮的專家對一件現產的所謂金鏤玉衣作鑑定價值幾億,而拿去給銀行貸款作為抵押物的事件嗎!坑太多了。所以,收藏作為一項小愛好就好,也不必為這個愛好多花錢,多學多看多聊少出手。

家庭理財故事之六,投資收藏品的三個小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