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獴也會「還人情」

矮獴也會「還人情」

人類(自以為)的獨特性正在一點一點被剝掉。這又是一件我們曾經以為獨屬於人類、但如今被證明也發生在動物身上的事情。英國布利斯托爾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矮獴也會“還人情”——它們會記住曾經幫助過自己的群體成員,然後回饋對方。

別被它們毛茸茸的可愛外表欺騙了!矮獴其實是食肉動物——雖然是非洲最小的食肉動物,但人家好歹不是吃素的呢。矮獴是群居動物,生活在由最多30位成員構成的社會群體中。在群體裡,同性間的社會等級非常嚴格,領頭者通常是最年邁的一對雌雄矮獴。所有群體成員合作撫養後代、保衛家園。

矮獴和犀鳥維持著有趣的互利關係。犀鳥會尋求矮獴的幫助,兩個物種共同搜尋食物,同時提醒彼此附近的捕食者。所以,矮獴非常擅長交流,非常具有社會性。如今,生物學家驚訝地發現,它們不僅會記住曾經幫助過自己的對象,而且還會回饋對方——即便事件已經過去很久了。布利斯托爾大學的生物學教授、本研究的資深作者Andy Radford表示:

人類頻繁交易貨物,並且能夠通過對以往交易的記憶,記得自己的欠款。我們早就知道,非人類動物能夠立刻交易合作行為;但延遲迴饋的可能性則具有爭議。

迄今為止,人們只在靈長類動物身上觀察到這種行為,而且研究以圈養動物為主。幾乎沒有針對野生動物(特別是非靈長類動物)的恰當實驗。如今,研究人員在自然環境裡蒐集了詳細的觀察數據,並進行了實驗操作。

他們發現,矮獴會進行“跨商品交易”——以一種貨物或服務回饋另一種貨物或服務。警戒行為——站高望遠、留意危險,有不對勁時向群體成員發出警告——能夠換取梳理毛髮。研究人員多次觀察到這類行為,但證明因果關係非常棘手。因此,他們進行了一項創造性的實驗。

白天,在群體搜尋食物的三小時裡,研究人員通過播放錄音,模擬某位低級成員的警戒行為——矮獴在站崗時,會發出某種聲音,證明它在履行職責。當晚,在它們睡覺的洞穴裡,研究人員監視所有的梳毛行為。結果發現:當某位成員被認為履行了額外職責時,它會比平時收到更多梳毛獎勵;這種回饋不一定立刻發生,有時候會延後。

雖然站崗放哨和梳理毛髮似乎不太匹配,因為前者更困難、更重要。不過,梳理毛髮向來被視為社會性動物的一項重要的可交易商品,它在多種情況下被用於獎賞或表達情感。

本文譯自 zmescience,由譯者 蛋花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