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公司:年收入超过4000亿,垄断市场长达二十年

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公司:年收入超过4000亿,垄断市场长达二十年

作为当今芯片市场的龙头,英特尔在半导体技术上的创新可说是至今无人项背,包含创新了微处理器的设计,定义了行动处理器的架构,3D记忆体架构的研发,尽管目前的声势不若以往,但其在技术上的领导地位,依旧坐得稳稳的。

前段时间,英特尔公布了他们的季度收益,2017年是该公司又一个创纪录的年度。第四季度营收达到171亿美元,全年营收达到628亿美元(约合4100亿元人民币),均创历史新高。

英特尔是美国一家主要以研制CPU处理器的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个人计算机零件和CPU制造商,它成立于1968年,具有近50年产品创新和市场领导的历史。1971年,英特尔推出了全球第一个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所带来的计算机和互联网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

英特尔最初的产品是半导体存储器芯片。1969年,他们推出自己的第一批产品——3101存储器芯片,随后又推出1101和1103,这种价廉物美的产品深受欢迎,供不应求,它的诞生正式宣告了磁芯存储器的灭亡。

自1993年发布针对个人电脑的Pentium处理器以来,Intel一直霸占全球第一大芯片制造商的宝座长达25年。

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公司:年收入超过4000亿,垄断市场长达二十年

任何一个和计算机相关的人一定都听过“摩尔定律”,这是由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先生提出来的半导体行业发展规律。

在英特尔公司,摩尔定律开始得到彻底的发挥和实践。从70年代起,英特尔就构筑了其赖以成功的商业模式——不断改进芯片的设计,以技术创新满足计算机制造商及软硬件产品公司更新换代、提高性能的需要。

摩尔先生提出,计算机的性能每18个月翻一番,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赢得高额利润并将获得的资金再投入到下一轮的技术开发中去,才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生存下来。而摩尔的口头禅就是“改变是我们终身的热爱”。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CPU市场基本都由英特尔垄断。在服务器CPU领域,英特尔的占有率更高达九成以上。

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公司:年收入超过4000亿,垄断市场长达二十年

技术上的创新使得英特尔不断领先于同行,始终占据着微处理器市场的极大市场份额,利润连年上升,根据IC Insights的统计数据,2017年排名前10位的半导体厂商研发总支出为359亿美元,英特尔位列第一。报告显示,2017年英特尔的研发支出为131亿美元(约合866亿元人民币),占集团总支出的36%,约为英特尔2017年销售额的五分之一。这比排在后面的五个竞争对手高通、博通、三星、东芝和台积电加起来还要多。

近日,独立研究公司声望研究院(ReputationInstitute)发布了2018全球企业中国声望调查报告,在“中国最具声望的公司”(RepTrak100)排行榜中,英特尔在包括155家中国和跨国公司中位列第1,华为公司位列第2,谷歌公司位列第4,苹果公司位列第12位。

目前,英特尔拥有全面而整合的产品布局,覆盖客户端与通信、物联网、Mobileye、数据中心与网络、新技术、存储解决方案、可编程解决方案等产品线。除此之外,英特尔还在人工智能、5G、自动驾驶、物联网、神经元计算、量子计算进行持续的创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