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熱播劇《獵場》到城市獵人行動,獵聘深挖500億獵頭市場

若不是熱播劇《獵場》的風靡與成功,相信很多人,對於“獵頭”這個職業都知之甚少。常言說:隔行如隔山,如果這樣想來,也算是正常不過。影視劇《獵場》的熱映,變相的將“獵頭”這個擅長於在幕後謀略的職業推向了大眾的視野裡。

從熱播劇《獵場》到城市獵人行動,獵聘深挖500億獵頭市場

城市獵人計劃

深化場景,專車上的獵頭

因為職場大戲《獵場》的熱播,將獵頭這一職業向大眾揭開了神秘面紗。本月5日,由招聘平臺獵聘聯合首汽約車推出的獵頭專車----“城市獵人行動”,也在北京各大CBD中心真實上演。

據悉,此活動主要面向北京市的白領人群,他們通過獵聘同道及首汽約車APP就可預約屬於自己的“獵頭專車”,活動當天,可乘坐專車前往自己想去的目的地,在行程過程中便可得到一位專業獵頭所提供的免費職業諮詢和職場規劃設計服務。

從熱播劇《獵場》到城市獵人行動,獵聘深挖500億獵頭市場

由於“獵頭專車”活動極具創意,一經發起便吸引了近千名北京職場人士網上踴躍報名。獵聘也因為該活動的創意與創新,完成了一場成功的事件營銷。

讓獵頭為求職者面對面的提供職業諮詢與規劃,其效果與電話溝通的方式相比必然有著天壤之別。這也是此次活動通過場景化來實現求職者與獵頭交流的一大用意所在。

從熱播劇《獵場》到城市獵人行動,獵聘深挖500億獵頭市場

據悉,參與此次活動的職場人士大多從未接觸過獵頭,其中,有的人是純粹好奇獵頭這個神秘的職業,有的是希望得到職業規劃的建議,更有應屆畢業生希望通過獵頭幫助分析擇業問題。

其實獵聘與首汽約車這次的聯合活動,也是進一步的發掘出了專車企業的場景價值,利用專車的出行場景,讓求職者和獵頭在空閒的通勤時間裡,實現了面對面的職場交流與職業規劃。這種把出行施展到極致的場景價值,也是未來項目趨勢之一。

據消息稱,滴滴出行與ofo的投資人朱嘯虎,也在做專車上的零售項目,專車場景價值由此可見一斑。

很多人對獵頭的認知都偏向於固化,認為大多獵頭只為精英或高管人群服務,通過這次活動,很多求職者明白,實際上獵頭所服務的求職對象,均涉及到普通求職者。

獵頭的“神秘面紗”

獵頭這個職業,對外界來說,一直有著“神秘”的因素在其中。大眾所看到的都是求職者在臺前的功成名就,往往忽略了在幕後為求職者深耕細作的獵頭們。

據獵聘發佈的獵頭大數據報告來看,目前獵頭的行業現狀:全國約有超5萬家獵頭機構,10人以下的公司規模將近五成,而全職的獵頭顧問有近25萬人,行業市場規模超500億,所以獵頭一直被外界評價為長盛不衰的行業之一。

獵頭行業從業者女多男少,女性佔比56.23%,男性佔比為43.77%。其中,年齡25至30歲是獵頭行業的主力軍。

有趣的一點是,就獵聘的報告數據來看,天秤座由於善於交談且溝通能力強,在獵頭星座排名上,位居第一位。而白羊座由於性格上的行事衝動,居於獵頭星座排名的最末位。

從熱播劇《獵場》到城市獵人行動,獵聘深挖500億獵頭市場

這次獵聘的“獵頭專車”活動,讓求職者對獵頭這一職業有了一定的瞭解,但獵頭的價值卻遠沒有被充分的利用。獵頭多出沒最多的行業當屬互聯網,其次為房地產與機械製造等。

獵聘的大數據報告裡顯示,在獵頭髮布職位的行業分佈中,互聯網佔比高達27.57%,而房地產佔比21.09%,最後是機械製造行業,佔比12.43%。如果求職者身處這三個行業之中,那麼被獵頭看中的幾率最大。

從熱播劇《獵場》到城市獵人行動,獵聘深挖500億獵頭市場

因為行業的限制,所產生的連鎖效應就是城市的限制。互聯網行業企業最多的當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杭州,所以在獵聘所發佈的大數據報告裡,北京、上海、深圳為獵頭髮布職位城市的全國前三名。而房地產行業需求最旺盛的城市為成都、南京與武漢等。

管理學大師德魯克在其著作《後資本主義社會》裡說:“知識是今天唯一有意義的資源。傳統的生產要素,如土地(自然資源)、勞動力和資本,雖然至今仍未消失,但它們已經處於次要地位。現在,只要有了知識,土地、勞動力與資本就會紛至沓來。”

就目前來看,特別是進入互聯網時代以後,越來越多的企業已將人才作公司競爭力的核心。當下所處的時代,最緊缺的資源,亦是人才。

簡單而言,人才即是利潤。招聘是企業發展的剛性需求,好的人才可以創造出更好的產品,從而為企業帶來豐厚回報。所以,對於招聘而言,早已不是獲取勞動力那麼簡單,更多則是一種爭奪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戰略資源。

因為就現在大部分企業現狀來看,成熟的大型企業可以通過自身品牌與成熟的招聘體系獲取到優秀人才。而創業型企業或追趕型企業往往先天不足,不具備成熟型企業的優勢,所以願付出更多的成本與福利來吸引人才。

不再是高端人群專屬

獵聘瞄準500億市場

就“獵頭”這個職位,簡單來說,它所扮演的角色是企業與人才間的中介或橋樑,這種角色的設定,已然不可或缺。原因無他,企業會消亡,但獵頭不會。

首先從行業更替角度,獵頭的價值不會消失。

《創新者的窘境》一書裡描述,任何公司或行業的衰退,一定是因為“顛覆者”的出現。就像蘋果取代了諾基亞,在線音樂取代了CD光碟。

從互聯網時代開始,企業與行業的興衰更替週期會越來越短,簡單的說,企業與行業會越來越短命。在強大的企業也有可能走向沒落與消亡。原有生態的衰亡,促使人才外流,新誕生的生態和企業,又開始吸納這些流出人才。

所以公司有存亡、行業有興衰,但人才流動卻延綿不絕,而流動則會產生更多更新的價值,這便是獵頭的價值所在。

其次,去中心化招聘或是偽需求。

在實際的招聘中,應聘者如果直接和求職者接觸,有些話不好說,有些問題不方便問。而獵頭作為中介介入二者之間,可以更好地傳達僱主和候選人的意向,還可以與候選人做更深入的溝通,幫助他們做好長期的職業規劃。

獵聘發起“獵頭專車”活動的意義,就是讓更多的求職者可以深入的瞭解獵頭這一職業,更重要的是他們有了自己更清楚的職業規劃,這對於職場的人成長和發展是非常有益的。

從體驗者的反饋看,獵頭的市場角色不可或缺。

獵聘能做什麼?它是一個求職者、獵頭、企業三方互動的平臺。

獵聘平臺上有超過30萬的獵頭從業者,其強大的平臺機制可以讓獵頭這個行業良性健康的發展,避免了獵頭從業人員素質的參差不齊;讓更多的企業,更多的求職者和更多的獵頭產生互動,從而發現更多的機會,然後提升每一方的自我價值。

因為獵頭的職能並不是一個簡單的簡歷傳送者,更多則是一個職業諮詢顧問的身份,是為企業解決人力資源匹配痛點的重要角色。如果只是簡單的依靠信息不對等來完成使命,那麼,這樣的獵頭必然不稱職。

獵聘的野心在於,它在打造一個職場的生態圈,在這個生態圈裡讓更多的獵頭從業者提升產值,繼而讓企業、獵頭從業者、獵頭公司與求職者,在獵聘這個平臺上提升更多的成長空間。所以說,獵聘所瞄中的,是500億的行業市場!

獵聘CEO戴科彬表示,他們不僅僅是服務於高端人群,還服務於職場中端人群、基層與專業崗位的求職者。

獵聘希望讓更多求職者意識到,獵頭不再是精英人士的專屬,每個職場人與求職者都可以有自己的獵頭顧問,幫助自己獲得更好的職業發展與能力積累。

高端人群畢竟在職場中只佔少數,而職場新人與基層求職者才是職場中的大多數,由量變引發質變,這才是500億市場的核心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