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玲:不抱怨的世界

总是抱怨别人,觉得别人说什么都是怪自己,产生了这种心理问题怎么办?

熊玲:不抱怨的世界

成人内心的小孩

在我们成人身上或心里面,都住有不同类型的、或多或少的小孩,有些很率性天真单纯,有些很任性执拗,有些很胆怯猥琐,有些很蛮横霸凌,等等。若分两类,一类属可爱型,被人被己被喜欢;一类属讨厌型,被人被己不悦。爱抱怨,是成人内心“讨厌型”一类的小孩。

无论在人际关系、工作环境,还是婚姻,家庭中,我们时常能看到、感受到抱怨者的存在。抱怨者的表现,就如题主所言“总是抱怨别人,觉得别人说什么都是怪自己”。这一言,同时也说到了爱抱怨者的心因之一:被责怪。注意,被责怪,不是真的别人在责怪他,而是自己觉得或以为别人在怪他。

爱抱怨的人,他们的个性里固执的存在较真、偏执、敏感多疑。形象的说,他们内部住着一个受伤小孩,这个小孩的形成,是过去总被大人抱怨“我为你付出,你咋不听我的话”,总被大人责备“学习不好、表现不好、脾气不好”等等,无形中被定为“讨厌型小孩”。然后,这个既委屈受伤又讨厌的小孩,逐渐也学会了大人“教会”她的讨厌别人、抱怨对别人的模式。当然,爱抱怨,也说明自我内心受伤小孩有敌意、有恨在,抱怨他人,是无意识为受伤小孩鸣不平的反攻击。

熊玲:不抱怨的世界

不抱怨的世界

这世界,指不抱怨的内心世界。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充满温馨和谐、不抱怨的世界,包括家庭,这就得希望每个人自己,有一颗不抱怨的内心。实现这一希望,是需要人有对自我缺陷(如抱怨)的觉醒,和提升自己的性格修养。

如果把成人的你,视为现实中爱抱怨的大人,把内心委屈者,视为你内部世界既受伤又讨厌的小孩,想改变总是抱怨别人,那么可以试着努力改善他俩---自己跟自己的关系。首先,协商对话,即:抱怨的大人--受伤又讨厌的小孩,他两之间要报以友善、协商的对话。曾经他两,一个是指责、埋怨、排挤,一个是反指责、反埋怨、反排挤,是冲突的关系。如今,需要休战,看见自己的不好,从此不再自责、不再讨厌自己的不好。

熊玲:不抱怨的世界

其次,为内部小孩供给些营养。爱抱怨者的内心是充满阴霾的,抱怨别人,也等于在抱怨内心的阴霾。前面讲到,人之所以爱抱怨,是内心深处有个被狠狠责备的小孩,从爱和精神层面,这小孩是饥渴的,匮缺营养。那么,成人的你,是否可为自己补充些什么呢?

比如,自我认同与自我接纳,讲的是对自己好一点,多爱一点,就是那个总爱抱怨的大人自己,对那个既委屈又讨厌的小孩自己,先给予同情,再给予怜悯,再给予接纳,再给予鼓励。多多这样想这样做,那个小孩才会感觉有尊严,感受到有温暖、有自信的升起。不抱怨的世界,就是让内心敞亮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