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玲:逃避獲取

為什麼越是想要爭取的,越是逃避,害怕得不到?

熊玲:逃避獲取

慾望的悖論。人的天性中,不僅僅是及時行樂、嫌貧愛富、趨樂避苦....是常態,而喜歡吃虧、施虐受虐、害怕成功、逃避自由....也是見慣不鮮的。我們也不陌生這一現象:越是親近的人,越是相互傷害;越是害怕的,越是躲不掉;越是精心保護的,越容易失掉;越是...越是等等。

或許,慾望悖論,才是人性中最普遍的存在。雖然我們不能看透,或知其所有悖論現象背後的真相,但從萬事有因的角度看,任何事物和現象都有他自身發生、發展的因果規律。對此問,我從存在哲學和心理動力學的視角,來解讀“越是想要爭取的,越是逃避”之悖論。

逃避獲取。對問句“為什麼越是想要爭取的,越是逃避,害怕得不到”,解構分析:想要爭取的,指某目標願望,並未獲取;害怕得不到,是對獲取不了目標願望的害怕;越想逃避,這裡,我不是很清楚題主,是想逃避“爭取”這一過程,還是想逃避某目標願望?

熊玲:逃避獲取

弄清這點很重要,因為若是逃避爭取,就好理解,人性嘛,都有想得好做不到、心有餘力不足、好高騖遠的一面;若是逃避目標願望(而爭取的過程與努力不是問題),那就如逃避成功一樣,是比較費解的心理。猜想,題主多半指的後者。那麼,就逃避的指向而言,準確的表述應該是:目標願望的獲取。為更簡潔,我定義為——逃避獲取。

問題1,我們為什麼那麼想要爭取的,即想要目標願望?

這問雖顯幼稚,但也需要提一提。人是慾望性的,也是目標性的動物。在地球上,人已經成為慾望越來越膨脹、能耐越來越瘋狂的物種,但同時,人們也越來越感受到一種存在的危機。

用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理解,則是:當代社會中,人們愈發強烈的感覺到的不安全感,競爭日益激烈,慾望無限延伸,似乎永遠難以停下匆忙的腳步,稍作停歇。關於人的存在意義,如“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的永恆命題,我們不能解答,漸漸的迷失了自己,漸漸的墜入虛無。

正是,人性的虛榮、慾望的誘惑、以及精神的存在危機感,令我們無法歇腳,必須追逐,無法放下心中N多,或單一的目標願望,如:收穫愛情、謀取權力、升職加薪、被父母接納、被導師承認、出書、移民等等。

熊玲:逃避獲取

問題2,我們為什麼又那麼逃避獲取目標願望?

逃避,意味著對某目標願望的心虛,所以要逃避。追問,那麼想要的目標願望,何以致你恐懼呢?看來,那些越想要的(目標願望)屬於雙刃劍。其中具誘惑的是價值存在,令人趨之若渴;其中具潛在風險的,令人想逃避。

分析“逃避獲取”的潛在風險,可能性應該有:a)爭取的代價高。假如,你越想要爭取的(目標願望)是成為企業SEO,那是你從小的夢想,你也為之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你的感覺在不斷告訴,自己的心力越來越不足,並發現,若實現目標,還必須付出不確定的時間、精力,包括舍下情感需求等,那麼,這份高焦慮,或代價感,是驅策你越想逃離夢想CEO的動力。

b)恐懼失敗。恐懼,是一切逃避行為的動機。如果有逃避想要獲取的,那麼,這一想要的(目標願望),可謂太重要太珍貴了,爭取有恐失敗。比如,想娶一個令自己失魂落魄的心儀對象,但有諸多困難,這情形下,使自己陷入欲罷不能,感受著“越想要爭取的,越想逃避,害怕得不到”的無限折磨。

逃避獲取,從表象上看,是在逃避那令人激動的、高難的、遙遙無期的目標願望,而本質上是在逃避自己的侷限。性格和能力上的侷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