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論語》——連首長都怕的「三拍老闆」

老陳是我公司的供應商,人是相當不錯,技術水平很高,幹活也很賣力。但是有一個缺點,就是如果你問他:“這個活能不能幹”,他的回答大都是肯定的,如果真要把活給他,他最終也會圓滿幹好,但是到做的過程中,往往就要打一點折扣,說好初一交貨,往往要到初十,偶爾到了初十,還會再推到十五。我跟公司的總工在談《論語》時說:那一天我要把這一段《論語》抄給老陳:

水煮《論語》——連首長都怕的“三拍老闆”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音rèn)。”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論語》顏淵篇(司馬牛問怎樣做才是仁。孔子說:仁人說話是慎重的。”司馬牛說:“說話慎重,這就叫做仁了嗎?”孔子說:“做起來很困難,說起來能不慎重嗎?”)

孔子說話還是很實在的,許諾以後就一定要做到,但做事情就是很困難,所以說話一定要謹慎啊!當然,老陳這算是好的,因為到了十五那天,工作還是圓滿的給你幹完了。

有一次,一個部隊管科研項目的領導跟我們交流工作心得。因為他們部門管理的科研項目很多,又制定國家相關的政策法規,所以大小的企業都會過來彙報。因此而接觸的企業家就多了,所以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在所有的企業家裡,他說他最怕一種“三拍老闆”:

水煮《論語》——連首長都怕的“三拍老闆”

要項目時拍胸脯——要項目的時候把胸脯拍的咣咣響,讓你不能不相信他的誠意、實力、諾言。

幹項目時拍腦袋——當項目實施的時候,把腦袋一拍:“完了,完了,這麼一個大事怎麼沒想清楚”,要不就是要項目的時候低估了項目的技術難度;要不就是算漏了一大塊工作;要不就是整個準備不充分;要不就是項目節點無法保證。。。。。。反正有各種“拍腦袋”的原因。腦袋一拍“頭就大了”,項目就搞不下去了。

項目收尾拍屁股——既然項目反正完不成了,項目經費也要的七七八八了,這時也不談對領導負責、對國家負責。兩手對領導一攤,然後拍屁股跑人了。“三拍老闆”當然十分可惡,那就更不談不上“仁”了。但是究其根本原因,可能有這幾方面:

一是實力不夠硬上。光想著結果可以掙錢,利潤多豐厚,但是不考慮自身的實力,讓一家幾十人的小公司去造航天飛機,過程必然是“三拍”無疑。孔子談君子 “欲而不貪”,不就是這個道理嗎?二是這些企業家自身對技術、自身的實力瞭解不清楚,拍胸脯的時候低估的項目的難度,這種情況有時候不會出現第三拍,但是活會幹的很幸苦,孔子說當領導就要

“無倦”,必須孜孜不倦把所有的事情搞清楚,要不就肯定幹不好。造成三拍的原因還有很多,尤其是第三拍,還反映出誠信的問題,“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當然,我們在笑話“三拍老闆”的同時,也應該反省自身。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為政》(孔子說:“觀察一個人的所作所為,考察他所走過的道路,瞭解他的心情、愛好,那麼這個人的真實面目怎麼隱藏得住呢?怎麼能隱藏得住呢?”)

水煮《論語》——連首長都怕的“三拍老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