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燒秸稈遇難題,農民偷著燒,若做到這3件事,不罰款也沒人會燒

這幾年,很多農村地區強制性要求農民實行秸稈還田,不準農民私自燃燒秸稈。顯然這是出於對農村環境的考慮,希望農村環境不要再變差了,牢記可持續發展戰略。但是農村禁燒秸稈的規定遇上了難題,因為有些農民硬是偷著燒,被查到的話這就牽涉到罰款了。秸稈還田如果做到以下這3件事情,不罰款也沒人會去燒秸稈了。

禁燒秸稈遇難題,農民偷著燒,若做到這3件事,不罰款也沒人會燒

一、秸稈還田不會增加蟲害

6月,北方地區大面積發生“草地螟”蟲害事故,受損失農田達上千萬畝。秸稈粉碎時一些蟲不會被一起粉碎掉,還田後到田裡,就容易引起蟲害。於是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民不敢再進行秸稈還田了,蟲害增加,糧食收成減少,農民的收入也受到極大損失。如果能夠避免蟲害增加的損失,秸稈政策還是會受歡迎的。

禁燒秸稈遇難題,農民偷著燒,若做到這3件事,不罰款也沒人會燒

二、秸稈還田不會增加成本

秸稈還田並不是一股腦全部丟在田裡,而是要把秸稈經過粉碎處理,再運到田裡,等待其腐爛。這樣幾道程序下來,人力物力都要花費不少,增添了農民的成本。農民並不懂什麼環境成本,更何況粉碎粉塵汙染也不小,因此大家都覺得焚燒又能生火又不需要花錢。農民掙不到多少錢,多的成本會讓他們心疼。

禁燒秸稈遇難題,農民偷著燒,若做到這3件事,不罰款也沒人會燒

三、秸稈還田不會減少產量

很多專家宣揚推行秸稈還田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可以增加土壤肥力,但那也是在秸稈腐爛後。秸稈腐爛所需時間較長,而且秸稈還可能會和農作物爭奪養分,或者阻擋農作物種苗發育生長,引起死苗現象。秸稈還田會減少作物產量,農民肯定就不樂意幹了。

禁燒秸稈遇難題,農民偷著燒,若做到這3件事,不罰款也沒人會燒

秸稈還田政策有利有弊,但是以上這些弊處都是不能迴避的。在實踐過程中,各種弊端暴露出來,這些問題也成了我們亟待解決的任務。如果一個政策不會讓農民受到損失,那麼農民肯定非常樂意去做。可是損失現在真實發生了,農民違規燒秸稈也是不得已之為。還希望各位專家早日想出補救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