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修路,沒幾年就壞了,農民:3大原因,讓村村通成「村村痛」

要想富,先修路,這幾年國家為了農村搞開發建設,修路的投資可謂是下了血本的。目標是讓每一個村落都通上公路,與外界能夠保持暢通聯繫,這樣才能讓村裡經濟有了新發展的契機。可是農村修路,路修好沒幾年就壞了,這可真讓人鬱悶,還不如不修路呢。農民說,以下這3大原因讓“村村通”成為了“村村痛”。

農村修路,沒幾年就壞了,農民:3大原因,讓村村通成“村村痛”

一、用於修路的資金未公開

國家財政的確撥了款項給地方農村修路,但是有些地區農村可能因為施工量較大,資金不夠,向農民徵集資金。農民們完全不清楚修路資金的去向,想必資金不一定全部被拿來修路了。村幹部還是得做個清單,村務公開的形式,把修路資金去向給農民列出來,這樣農民才會明白錢的用處。

農村修路,沒幾年就壞了,農民:3大原因,讓村村通成“村村痛”

二、修路資金被村幹部私吞

今年頒佈的修路管理辦法中提到,農村修路不得向農民平攤。畢竟財政分撥下來的錢肯定是夠的,但是分撥下來也會經人,難免會剋扣一些。村幹部是修路資金的直接經手人,或多或少會忍不住拿走一些修路資金。這樣修路的錢都不夠了,怎麼還來談好工程呢?

農村修路,沒幾年就壞了,農民:3大原因,讓村村通成“村村痛”

三、施工隊未把全部資金用於修路

修路工程承包商自然是久經世事的老滑頭,對於農村修路根本就不放在心上。當村幹部把錢拿給他們時,他們並不會把全部資金用於修路,自己貪一點,工程用材少一點。當公路修完後,表面看起來很是風光,實則中看不中用。沒多久就道路開裂,地面下陷等現象出現,這時候施工隊卻早已一走了之了。

農村修路,沒幾年就壞了,農民:3大原因,讓村村通成“村村痛”

為農村修路,是想讓農村經濟發展多出路。可是官員的腐敗和商人的逐利令農民利益受損,道路修建很划不來。今年國家頒佈農村修路管理辦法,也算是給農民一個交代,讓修路有了規定,讓腐敗現象儘可能減少。用不了幾年,相信全農村都可以通過公路走出去,去看看外面遼闊的天地,農民生活定能再上一個臺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