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最近,朋友圈被一部國產電影《我不是藥神》刷屏了,點映預售之際便引發了強烈反響。

這部影片由新人導演文牧野執導,講述神油店店主程勇(徐崢 飾)受呂受益(王傳君飾)等白血病患者所託,從印度代購白血病仿製藥、後因售賣假藥被捕入獄的故事。

我不是藥神: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電影上映五天,累計票房已經超過14億,豆瓣評分9.0分,幾乎“零差評”!因為這個故事在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戳中了很多人的心聲。

我不是藥神: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Part

1

不知大家是否記得,2015年傳得沸沸揚揚、轟動全國的“無錫藥俠”事件。該事件是主人公陸勇便是這部電影的原型。

2002年8月,34歲的陸勇被檢查出慢粒白血病,從此他的人生髮生鉅變。

我不是藥神: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電影原型人物陸勇

為了保命,醫生建議陸勇服用瑞士諾華公司生產的特效藥格列衛,因為這種藥能維持病情穩定,但此藥價格十分昂貴,一盒的價格是23500元,只夠吃一個月,一年光吃這種藥就要花近30萬元。

陸勇吃了兩年的抗癌藥,花費56.4萬元。

2004年,陸勇意外得知印度有仿製格列衛,一盒價格4000元左右,陸勇吃了一段時間這種仿製藥後病情穩定,藥品檢測也顯示,印度和瑞士兩種“格列衛”藥性相似度99.9%,於是他開始自己服用印度仿製“格列衛”,嘗試直接從印度製藥廠購買。

我不是藥神: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陸勇將這個消息告訴他QQ群裡的病友,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病友間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的人瞭解到了印度仿製藥,陸勇開始代表病友與印度藥商談判。

由於跨境交易手續複雜,為了方便不懂英文、不熟悉購買美金匯款操作的病友,在印度公司的建議下,陸勇網購銀行卡,專門用於收集病友的錢,以及向製藥公司匯款,也方便了印度公司能夠定期發藥。

最終這種仿製藥的團購價降到200元每盒。直到2013年11月,陸勇被以“銷售假藥罪”逮捕,面臨法律的懲罰。

我不是藥神: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法律認定的“假藥”,對於病患來說卻是賴以為生的保命真藥。

1002名病友聯名寫信聲明:陸勇未從代購仿製藥中獲利;仿製藥本身也確實有效。

我不是藥神: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經過一番風波,最終,檢查機關宣佈對陸勇免於起訴。重獲“自由”後,來找陸勇代購的病友更多了。

陸勇,被媒體稱為“中國藥俠”。

Part

2

這部影片之所以能夠受歡迎,是因為他幾乎觸動了每個人的痛點,疾病、金錢、人性,幾乎是零距離接觸這些血淋淋的現實,但是,我們依然從中看到了人性的美好。

主人公程勇開著一家賣壯陽藥的印度神油店,入不敷出。

有一天,白血病患者呂受益找上了程勇。稱為了活命需要長期服用格列寧,一瓶4萬,而印度有一種仿製藥,藥效一樣價格只要2千。

我不是藥神: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呂受益

迫於生活的壓力,程勇和呂受益達成協議,一個負責進藥,一個負責賣藥。

程勇到了印度才發現,這種藥的代理價只需要500塊。回國後,程勇以5千一瓶的價格賣給了患者。雖然暴利,但相對於4萬的正版藥來說,已經很便宜了。

在這些病人眼中,他就是藥神,是救世主,是大家活下去的希望。

可程勇自己說:我才不要當什麼救世主,我要賺錢。

我不是藥神: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後來程勇害怕坐牢,於是把自己的代理權賣給了一個貨真價實的假藥販子,徹底的退出。

仿製格列衛依然在賣,只不過價格由原來的5千一瓶漲到了2萬。後來有人舉報,2萬的仿製藥也沒人賣了。

這一下子,斷了很多人的活路,其中包括呂受益。不堪生活重負,他選擇了自殺。

呂受益的離開重擊了程勇。在呂的葬禮上,看著前來弔唁的無數帶著口罩的白血病患者期盼、無助的眼神,他崩潰了。

這一刻,程勇發生了轉變。對於呂的死亡,他心有愧疚,如果當初他沒有把代理權交給假藥販子,價格就不會漲到那麼高;如果按照按照原來的5千來賣,呂就能吃的起,呂就不會自殺。

我不是藥神: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於是他找回了當初的團隊,重操舊業,只不過,這一次他只賣500塊一瓶。

即使當印度藥廠停產,他也從零售店回購藥品,他也以3000元的價格從印度藥店購藥,500元賣出......

每個月要自己貼幾十萬,用他的服裝廠收入支撐,他說“就當還他們的”。並且,他不再只在上海病友群賣藥,把藥賣到了全國。

程勇從一個唯利是圖的仿製藥走私者轉變成白血病患者心中的救世主和藥神。

他不僅在救贖那些白血病患者,他也在完成自我救贖!

Part

3

作家餘華曾說: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活下去才有希望,活下去才有一切可能。

在生死麵前,一切都是小事。從這部電影當中,疾病的可怕直接展現在我們面前,這些看似離我們的生活很遙遠,其實它離我們的生活很近。

人人都有可能成為《我不是藥神》中的原型!就像劇中的老奶奶說的一句話,誰家還沒有個病人。

我不是藥神: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我們知道,很多疾病一部分是由遺傳因素導致的,如果拋開這部分因素,是不是很多的疾病本身可以避免呢?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全球50%以上死亡與不良生活方式和行為有關。

人人都想活的長久,活的健康,但只有少數人做到了,為什麼?

如果平時能夠多愛惜自己的生命,合理飲食、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加強鍛鍊、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防患於未然,那麼,至少疾病找上門的幾率會大大降低。

同樣,個個投資者都想獲得高收益,但也只有少數人能夠獲得,為什麼?

如果在投資之前,能夠做好風險控制,在投資過程中,不因市場的風吹草動而變化,堅守價值投資理念,審時度勢......那麼,至少高收益離我們又近了一步。

對待生命應當保持敬畏之心,對待投資亦是如此。

魯迅說過,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我不是藥神》等於“慘淡的人生”、“淋漓的鮮血”,除了面對以外,我們是不是還可以做的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