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同齡人才沒有拋棄你,就連馬雲都有自己的焦慮。

你的同齡人才沒有拋棄你,就連馬雲都有自己的焦慮。

近日,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一體在網上迅速走紅。但你要知道,你的同齡人並沒有拋棄你,他們也有自己焦慮的地方,俗話說得好,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人都是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家庭,馬雲固然優秀,但他平時就沒有不順心的事情嗎,他就沒有焦慮的時候嗎,扯淡吧。

你的同齡人才沒有拋棄你,就連馬雲都有自己的焦慮。

最近大家在討論“販賣焦慮”,我也來舉一個例子:女孩的腋毛。

一戰後,女性地位提升,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成為消費主力。1917年,為了增加“刀片”的銷量,某公司發動了一場“腋毛焦慮”,力求使女人們相信腋毛是“不衛生的“、“非女性化的”。結果它的刀片銷量果然翻了一番。這就是販賣焦慮的成果。創造焦慮是最容易的吸引關注和消費的方式。在這個傳播焦慮的時代裡,各種各樣的焦慮變得理所當然:不去健身會焦慮,不讀書會焦慮,這也焦慮,那也焦慮。總有人試圖告訴你,你不夠優秀,你活得不好。

更有網友笑稱:“葫蘆娃生下來就開始救爺爺”,“哈利波特1歲時就已經反彈死了伏地魔,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

你的同齡人才沒有拋棄你,就連馬雲都有自己的焦慮。

其實人們在追求金錢、工作、名車的時候,想要的往往不是那些事物本身,而是擁有這些東西后得到他人的注意、尊重或是愛。這不是為生活的不幸找藉口,我們也該承認,儘管努力就會得到回報,但同樣的努力之下,得到的回報並不一定會公平。

你的同齡人才沒有拋棄你,就連馬雲都有自己的焦慮。

只是,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建議和指導擺滿了書架。很多話聽起來都非常有道理,但這並不代表它一定適合你,適合這次時機。不要被天花亂墜的信息矇蔽了你的眼,什麼是成功,怎樣才能成功——不管你是遵守這社會的“規則”還是有自己的道路,希望這都是你思索過後內心的答案。

也許只有當我們逐漸認識到這些之後,才能真正看清自己的本心,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再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