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答卷」之城市管理篇——從家門口「小細節」 看城市建設「大變化」

“文明答卷”之城市管理篇——從家門口“小細節” 看城市建設“大變化”

近日晚10點,在我市最繁華的西大街“燒烤一條街”,食客雲集、人聲鼎沸,但卻不見往常的油煙漫天、桌椅佔道的景象。

“以前燒烤店都是城管來了收一下,城管一走擺出來,打游擊戰,尤其現在正值世界盃期間,鬧哄哄的,吵得人半夜睡不著,現在好多了,都自覺了。”家住羊角山社區附近的居民王軍看著眼前不再吵鬧的“燒烤一條街”開心地說道。

在文明城市建設過程中,越來越多這樣的變化,連成了句容的文明風景線。

綜合整治 城市環境更美

“以前小區樓道里、自家門上,到處都貼滿了小廣告,又髒又醜。現在好了,都清理掉了,整個社區看起來乾淨了很多。”住在商業街南一路的市民張蘭英,為城管清除小區及自家門上的“牛皮癬”點贊。

解決市容環境難題,是文明城市建設的基礎。經過3個多月的治理,城區5000餘處違規廣告被清理,萬餘處無照遊商、店面外溢被勸導,1500餘處亂堆亂放、衛生死角被清理,1100餘處汙染路面被清洗,60處700餘起佔道的花卉、建材、二手車商戶被規範,全市9家農貿市場周邊環境得到集中整治……整潔有序的街道,勾畫出城市文明、靚麗風景的輪廓。

“以前的東門口,三個字就能總結:髒、亂、差,街道兩旁的商店門口堆滿了自家的商品,電瓶車和自行車也到處亂放,行人走路有時候只能從機動車道上‘繞行’”家住嘉盛花園的張小姐告訴記者,“在執法人員和志願者們的努力下,現在的東門批發市場,店面變乾淨了,門口的商品也不見了蹤影,我們行人再也不用走上機動車道了。”

便民利民 生活出行更有序

如今,走在華陽南路上,兩側樹木綠意蔥蘢,節點花卉斑斕多彩,道路寬敞潔淨,不遠處的“紅馬甲”志願者正引導著市民有序停車。自文明城市建設以來,市城管局在城區漆劃機動車泊位5830餘個,新增1500餘個,有效緩解停車難的問題。

6月28日上午,一位車主按規定將車停在華陽南路一酒店大門旁的新增車位上,面對記者的採訪,車主笑著說道:“自從這裡劃了新的停車位,每次來這裡逛街吃飯都不再因為找車位而煩惱,也不用擔心會出現違停的情況,真的是方便了很多。”

不僅如此,市城管局還維修出新環衛設施330餘處,佈設分類垃圾桶4200餘隻,維修出新公園廣場基礎設施300餘處,補植花卉、苗木5萬餘平方米,完成福地廣場綠化工程並向市民開放,推進句容河二期2.7公里河濱大道建設,刷新城市顏值,打造出市民休閒遊樂好去處。

市民參與 文明氛圍更濃

微信有信息,立刻接單!立即行動!城管志願者王海紅看到“商戶聯絡微信群”裡店老闆抱怨門前的花壇壞了,立即聯繫了相關部門組織整改,2個小時後,店老闆喜滋滋地在群裡曬照:花壇修好了。

“文昌東路與東昌中路交叉口有遊商,路都被佔了,城管呢?”7月2日16:48分,王勇看到了網友“寧靜修心”的網帖,當即將消息轉給了該路段城管隊員。10分鐘後,隊員到達現場,組織整改,並將現場整改前、中、後對比照片上傳至辦公室,17:18分,王勇在市民網站作出了回覆。

市民參與,共建共享文明成果,成為城管推進文明建設的有效途徑。建設文明城市以來,城管局開通了微信、QQ、網站、微信公眾號平臺、數字化城管5條“網上群眾路線”,瞭解群眾的訴求和管理盲點;與全市7000餘家商戶簽訂了市容環境衛生責任書,引導市民自覺行動。據悉,僅今年上半年,句容數字化城管、“啄木鳥”微信平臺已受理投訴3萬餘件,通過線上線下聯動,形成了有效、常態、長效的城市管理體系,讓文明之風吹進了市民心中。

陳彩雲 張慧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