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蘭獎評委趙立新:「老戲骨」有侮辱性質,「肉」登大雅很可悲

白玉蘭獎評委趙立新:“老戲骨”有侮辱性質,“肉”登大雅很可悲

白玉蘭獎評委趙立新:“老戲骨”有侮辱性質,“肉”登大雅很可悲

6月13日,第24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評委見面會上,評委趙立新的一番講話成為了今日熱點。

“現在的電視劇市場已經進入了一個‘誇大其詞’的時代,常常出現刻意博人眼球的事。”趙立新痛心表示。

他特別指出,自己不理解時下流行的“老戲骨”說法,直言此說法有“侮辱性質”:“這個詞以後在我面前少提。”

今日的趙立新,頗有些針砭時弊的氣魄。

他表示,從今年國產劇整體上看,大量電視劇價值觀已經模糊、糊塗、不值一提,甚至到了危險的地步,“很多電視劇隔著屏幕都能讓人感受到虛假、不真實、胡說八道,能滿足思想精神、藝術精湛、製作精良這三個高度的作品非常稀少。”

他還強調,自己是真正說實話的人,既然被評委會邀請來了,就希望能批評指正、表達自己有限的藝術見解:“我們現在錢越來越多,做戲體量越來越大,技術越來越先進。大家都在比機器,比一些我聽都沒聽過、很貴的機器。真實層面的東西卻很空洞,藝術的審美表達越發粗糙,情感神經越發遲鈍,根本對不住那麼多錢、那麼大體量、那麼先進的設備。”

對於老戲骨與小鮮肉的說法,他表示非常不認同。“我們進入了一個誇大其詞的時代,都在濫用形容詞,一切都在吸引眼球,我們的眼球蒙上了什麼,得讓你不斷去吸引它、刺激他?”

趙立新稱,一開始出來老戲骨這個詞,他是覺得新鮮的,後來覺得完全是“有侮辱性質的”:“我想你今天再說陳道明老戲骨,他會非常不樂意。你知道演戲入骨有多難?我們都是懷著敬畏之心,我們心裡有桿秤,在這行裡到底誰是前輩,誰能演到那一步。”

至於,與“老戲骨“對應的”小鮮肉”,他沒有直接說這個詞,“‘肉’沒法提,現在堂而皇之登大雅之堂,我們老藝術家覺得特別可悲,卻又無可避免,因為市場太強大了。”

趙立新坦言,好多東西不可理解的成為“爆款”,背後可能是數據原因之類的,但還有一個不可忽略的問題,就是“爆款”確實迎合了當下觀眾想探討的問題。

但“爆款”也並不能動搖趙立新這位老藝術家的內心,“我們創作者反感諂媚、迎合這類詞,我相信,劉和平能用7年寫《北平無戰事》,絕不是衝著迎合去的。”

趙立新1968年8月29日出生於鄭州,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俄羅斯全蘇國立電影大學(莫斯科國立電影學院)。曾任瑞典國家話劇院導演、演員,現任中央戲劇學院影視職業學院表演系主講教師。參演電視劇有《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嘉靖與海瑞》《永不消逝的電波》《羋月傳》等,參演的電影有《全民目擊》《繡春刀》《我不是潘金蓮》《芳華》等。曾榮獲第22屆、23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最佳男配角獎、第22屆華鼎獎百強電視劇最佳男配角獎。

又訊 本屆白玉蘭獎評委高群書在見面會上表示,對於今年的整體入圍作品“特別不滿意”。他說,“不像電影這兩年明顯進入國際化大視角,電視劇發展很滯後,這兩年受到了各種各樣的阻礙。所謂的爆款是很可笑的,是對社會的一種破壞,對於社會整體道德標準、思想意識的破壞。很多製作很粗糙、臺詞都說不清楚,不知道在演什麼,突然就變成了爆款,太可笑了,這是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出現的。”

高群書認為,這種現象的背後,與整體上對於電視劇的認識偏差有關,“已經把它當成了謀生、圈錢、上市的手段,忽略了創作性。前兩年還有類似《北平無戰事》這樣的戲出現,現在還會有人7年寫一個劇本嗎?沒人給你錢了。現在所謂的爆款就是導演的糊弄,一看就不是很真誠去拍的,是當成行活拍的,甚至是執行導演拍的,這對於國家電視劇發展很不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