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蔓不枝,亭亭淨直:蓮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予今日,講蓮。

十里馨香傳江浦,三分玉鑑映芙蕖

蓮(Nelumbo nucifera),也就是荷花,是山龍眼目蓮科蓮屬多年生草本出水植物,古時被稱之為:芙蓉、菡萏或芙蕖。

不蔓不枝,亭亭淨直:蓮

花之隱逸者 © 維基百科

蓮原產於中國,迄今已有超過800個栽培品種,花色繁多,從雪白、淡黃至深黃甚至深紅等不一而足。

蓮花的生存能力很強,在較為優越的自然條件下,有些蓮子可以存活上千年之久。

據記載,目前被科學家重新栽培開花的古蓮子距今已有1300多年曆史,於中國遼寧省大連市普蘭店地區出土後被髮掘。而未被重新栽培開花的古蓮子最早可追溯至3000年以前,於河南省鄭州市仰韶文化遺址內被髮掘出土。但是,科學家們憐惜它們的“古老身世”並未進行栽培試驗。

不蔓不枝,亭亭淨直:蓮

時至今日,蓮花的種植已是十分廣泛。除我國南北各省外,俄羅斯、朝鮮、日本、南亞和大洋洲均有分佈。

不蔓不枝,亭亭淨直

蓮的葉呈圓形盾狀,直接在25-90釐米不等。葉緣稍呈波浪狀,葉面光滑,底面葉脈從中央射出,呈散射狀,每支葉脈有1-2次叉狀分枝。蓮葉葉柄為粗壯的圓柱形,長1-2米不等,葉柄中空,外有散生小刺。

不蔓不枝,亭亭淨直:蓮

蓮葉的波狀邊緣 © 維基百科

蓮花直徑一般為10-20釐米,型狀優美,有清幽的芳香;花瓣多為紅色、粉紅色或白色,另有其他栽培種可呈黃色或淡黃色;花瓣狀如橢圓形或倒卵形,瓣長5-10釐米、寬2-5釐米,由外向內收縮,外端微尖。花朵內有條形花葯和細而長的花絲,於花托著生;花柱短,柱頭頂生。花期為6-8月間。

不蔓不枝,亭亭淨直:蓮

近距離觀察荷花 © 中國植物誌

蓮花的種子,也就是蓮子,呈卵形或橢圓形,長約1.2-1.7釐米,重達1.1-1.4克,種皮多為白色。剝開蓮子皮之後,蓮子可直接食用或風乾保存。

不蔓不枝,亭亭淨直:蓮

新鮮未剝皮的蓮子 © 中國植物誌

蓮不僅生有蓮子,還有果實。蓮的堅果呈卵形,果皮堅硬呈革質,成熟時顏色為黑褐色。

深種於池塘或河流底部的淤泥之上的荷葉挺出水面而生,蓮花則託生於粗壯的花莖,距離浮於水面的蓮葉高出數釐米。故而古人有“出淤泥而不染”之語。

大部分花株高為150釐米左右,向水平方向延展可達3米。但據部分未經證實的研究指出,有些蓮花的花株可高達5米及以上。還好蓮花深種湖底,若是長在岸上……這身高可夠嚇人的。

不蔓不枝,亭亭淨直:蓮

挺出水面的荷花 © 維基百科

最後,我們講一講蓮花的根莖——蓮藕(rhizomes)。蓮藕的長在14-60釐米之間,截面直徑在2.5-2.5釐米間不等,內部呈黃白色或棕黃色,質地光滑細嫩,有間節(藕不都是一節一節的嘛),可食用。(才不要現在就把科普變成飲食指南……)

不蔓不枝,亭亭淨直:蓮

© 中國植物誌

晝舒夜卷可安眠

世人愛蓮,卻總有人搞不清狀況,說什麼“睡蓮與荷花別無二致”。小編現在正式通知:睡蓮和荷花完全不同!

睡蓮在外型上與蓮花相似,但從親緣關係來看,二者是完全不同的品種。

不蔓不枝,亭亭淨直:蓮

緊貼水面的睡蓮 © 維基百科

睡蓮(Nymphaea tetragona)屬睡蓮目睡蓮科睡蓮屬的水生植物,可謂 “一睡到底”。在外觀上,與“蓮花過人頭“的挺拔姿態不同,睡蓮的葉子和花均平鋪水面,且葉面有大裂縫。睡蓮花色多呈白色,晝舒夜卷,花朵只在午後開放,至晚間則又閉合。

如此說來,蓮花與睡蓮實在是兩不相干。

君子堪高逸,可遠觀可食用可褻玩

嗯,這個標題……小編成心頑皮。雖說蓮的品格拔萃出塵,但是咱們作為俯仰於天地之間的大活人,總是要滿足口腹之慾的吧?所以,蓮,因其使用目的不同,被人為分作三個不同品種:藕蓮;子蓮和花蓮。

農民伯伯們對藕蓮(Rhizome lotus)的唯一要求就是此蓮的根狀莖要飽滿勻稱,因此,這種蓮的花株最高但花朵數量最少。因為,養分要留給泥土之下的藕呀。

不蔓不枝,亭亭淨直:蓮

要的就是飽滿的藕 © 網絡

子蓮(Seed lotus),顧名思義,人們要採拮它的種子——蓮子,支撐蓮子生長的蓮蓬頭越大,內含的蓮子數量越多、蓮子越飽滿,其營養價值自然也越高。這類蓮花的根莖比較纖弱,多呈纖維狀,且根狀莖的形態不甚飽滿也頗不美觀。畢竟,更多的營養要向上輸送給蓮子嘛。

最後一種花蓮(Flower lotus)就更直白了,人們看中的就是它開出的花朵。人們注重此類蓮花的觀賞價值,開花的數量和花朵頗為重要,因此,其花株相對矮小。同時,此類花株的種子數量和質量相對較少。花蓮的種類很多,無論從顏色區分還是從花瓣數量區分皆可。

知道為什麼小編特意介紹了三種人工栽培的蓮花麼?知道,因為小編又要開始飲食指導了。

作為一個負責的科普小編,我要大家明確的是,蓮花的確渾身是寶:無論是荷葉、蓮蓬頭還是花瓣、根莖,都有一定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例如,蓮藕可續生生之脈,四時可食,有“靈根”之稱;蓮葉可令元氣生髮,消除水腫,散化瘀血;蓮子則味甘甜,老少皆宜;蓮花瓣、蓮子心和荷葉可沏茶引用。

就拿蓮藕來說吧,作為國人飯桌上的常客,它性溫和,卡路里含量中等且富含多種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每100克蓮藕中就含有44克維生素C,且為人體提供73% 的膳食參考攝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中推薦攝入的營養元素。蓮藕中83.80%都是水,脂肪、糖的含量較低。在蓮藕及其提取物中,含有抗糖尿病、降血糖、抗氧化的物質,也有助於人們在夏季清心散熱。

中國和日本是蓮藕的消費大國,和中國自給自足的樂觀現狀相比,日本的蓮藕供求關係就比較緊張。日本雖然自己也種植藕蓮,但每年仍需要從國外進口1.8萬噸新鮮蓮藕。其中,中國每年向日本提供的蓮藕可達1.5萬噸。(在此衷心感謝辛苦的挖藕工人們)

我們再說說蓮子。蓮子本身就含有高品質的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其中白蛋白含量為42%,球蛋白含量為27%。除此之外,它還提供生物鹼、類黃酮等其他生物活性成分。蓮子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如鐵、鋅和磷等;它的維生素含量也不低,像維生素E、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維生素B6都可從蓮子內攝取。蓮子中的多酚、多糖和蛋白質是抵抗高血壓、糖尿病和膽結石的有力武器。其中,水溶性多糖能夠促進淋巴細胞轉化,增強人體免疫力。

噹噹噹!蓮子還可以蒸熟後碾成蓉狀,中秋的蓮蓉月餅就是用蓮子蓉做成的。

一鑑清圓宿秋雨,輕雷入夢減紅衣

蓮的清高,是一種不卑不亢的姿態,即便狂風吹皺了花瓣,即便大雨拍擊著枝幹。蓮,有極強的適應能力,花、葉、種子皆如是。

蓮花對傳粉的鳥類和昆蟲有很強的吸引力,它嬌媚的花朵和鮮豔的顏色就是有力的武器。除了花,蓮葉也有絕招。圓盤狀的蓮葉十分舒展,可以輕鬆的浮於水面。寬大的葉子有利於它充分吸收陽光,確保花朵盛放。

此外,無論是蓮葉還是花莖,都被一層輕薄的蠟衣包裹,這是天然的防水層,這不僅讓蓮的植株免受水和灰塵的“洗禮”,也衍生出了著名的“蓮花效應”(lotus effect)。

不蔓不枝,亭亭淨直:蓮

蓮花效應Lotus Effect © bionano

科學家們從蓮的蠟衣出發,通過研究蓮花的自潔功能 (self-cleaning) 和超疏水特性(super-hydrophobicity),研製出了防水的油漆,織物,屋頂瓦片,甚至太空飛行裝備等工具。

蓮於水中挺出,因此種子的傳播有效的利用了“水”這一媒介。蓮在開花後會形成堅硬的,如堅果一般的果實,帶果實幹燥後會自動落入水中。當蓮的漿果順水漂流至別處,它就會在沿途播下種子,達到傳種的目的。

蓮的最後一項生存絕技其實大家都感受過。夏日的荷塘,即便在無風的午後,也有絲絲涼意向人們身上襲來。這就是荷花自身的溫控系統(thermoregulating)在起作用。蓮花從上至下,無論是花還是葉或是根莖,都具備發熱控溫的能力,它們能夠跟你據周圍水域的氣溫進行自體氣溫調節,形成一個有利於蓮花生長的圍觀氣候環境(lotus-friendly microclimate)。這個小環境,不僅能讓蓮花舒舒服服的生長,還有利於吸引昆蟲來此“納涼”(傳粉)。

歷千年而不衰敗的蓮還真是有一手,如此說來,古蓮子開花也就算不得什麼稀奇事了。

今天的科普到這裡就結束了。尋一處清淨地,心中想著小時候學會的詩,沿曲徑行至小塘,看水面翠蓋如擁,粘膩的夏風吹起波痕……風將定,人迴轉,看笑靨粉色生春,恍然間,竟謂是芙蓉向臉兩邊開。

- END -

維基百科

中國植物誌

https://www.hunker.com/

如果你愛自然、愛科學、愛分享,

請關注大自然保護協會TNC;

TNC官方微博:@大自然保護協會TN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