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錄製現場痛批導演和觀衆不要臉的他,只是上帝的一個私生子

我們在祈禱的時候總是說:“願上帝與你同在”,然而,上帝若是不願意呢?

西方人眼中的上帝,是全知、全能、全智、全視、全權、全愛、全造的永遠至高並永生者,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無所不有的萬有的創造者、宇宙的統管者、真理的啟示者、選民的拯救者和罪惡的審判者。根據《創世記》中的典故,上帝先在黑暗和混沌中創造了光,接著創造了天地、生物和人。《聖經》說上帝是獨一無二的和全能以及世間萬物的唯一創造者。

在錄製現場痛批導演和觀眾不要臉的他,只是上帝的一個私生子

所以,人人皆是上帝的子女,但是在《我們這一天》裡的凱文卻只像是一個私生子。

一、作為早出生幾秒的三孩之首卻總是被忽略

作為皮爾森家最大的孩子,雖然只是比凱特早出生幾分鐘的小嬰兒,但是在大人們的心中,總是覺得你是哥哥就要做好哥哥的樣子,照顧弟弟妹妹,率先嚐試別人不敢嘗試的東西才能獲得更多的關愛。

凱特作為家裡唯一的女孩,可以說是老爸傑克心中的baby girl,總是被無條件的滿足她的任何條件。在媽媽已經縫製好她的萬聖節的衣服時,只要她一句“我不想再扮演這個了”,傑克立即答應她“那就換”,即使麗貝卡反對也無濟於事;因為從小體重超標,傑克和麗貝卡總是關心她是否吃的太多,給她制定合理菜單;因為肥胖不招小朋友喜愛,爸媽亦時刻關心她的心理活動,不想讓她有一絲不快。

蘭道爾作為家裡最小亦是家裡唯一一個不同膚色的被領養的孩子,傑克和麗貝卡總是關心他是否受到忽視,對他的教育方式是否錯誤,是否給他正確指明瞭前進的方向,是否給他做了好的榜樣,特別是麗貝卡總是無條件的滿足他的任何想法和願望,即使所有人都認為他是在胡鬧。

在錄製現場痛批導演和觀眾不要臉的他,只是上帝的一個私生子

由此可見,凱特有爸爸的無條件妥協,蘭道爾有媽媽的無條件滿足,只有三胞胎中的凱文,那個早出生了幾秒鐘的大孩子無人真正意義上的對他好,就如同幼時一家五口一起去游泳時,他意外滑向深水區時大呼“Dad,help”,卻被忙於照料另外兩個孩子的父親無視,缺愛的他直接向爸爸吼出“你們總是忙著確保凱特不會吃太多,蘭道爾看起來不太像是被收養的,同時,凱文在哪啊,他死了”。

一個多麼絕望的小孩子才會說出這種帶有詛咒的話,原本最優秀、第一個站起來走路的他卻總是被父母忽視,他很無奈,父母也很無奈。

二、眼看事業蒸蒸日上的他總是被狠狠的踹下通天階梯

凱文小時候,外祖母總是教導他要保護好自己的漂亮臉蛋,因為以後要靠他吃飯;長大後的凱文有著好萊塢標準帥哥臉、T恤下肌肉分明的身材和巨星氣質,但是這並不能代表一切,人前光鮮亮麗,人後惶惶不安。

小時候的凱文酷愛打球,顏值高,身材好,迷妹迷弟眾多,被教授親自挑中並作為進國家隊的種子選手,但是摔跤讓他的膝蓋受傷,再也無法向雄獅一樣奔跑,傑克再也不能拿著相機錄下他高昂的頭和帥氣的打球動作。

在錄製現場痛批導演和觀眾不要臉的他,只是上帝的一個私生子

挫折之後找到了自己的特長:演戲。勤奮練習,認真對待每一幕戲的他卻被打上花瓶的標籤,情景喜劇《奶爸》讓他名聲大噪,卻也讓他的事業停滯不前,這不是他想要的結果。每天只是脫了衣服展示身材,不穿上衣抱著寶寶的形象成了他的固定形象,演技?這樣的角色根本不需要演技。一怒之下辭去肥皂劇角色跑到紐約想用戲劇證明自己,卻遇上只想靠他多賣幾張票的製片人。

當他用自己的實力征服導演,和巨星史泰龍的合作讓他對生活重抱希望的時候,腿傷復發,編劇又改寫了劇本,使他離自己的巨星夢更遠一步。

彷彿上帝總是和他開著各種玩笑,在他即將破土而出之時再給他添上一培土,這樣的他是不是很像私生子?

三、看似牛氣沖天的他總是很輕易被自己所打敗

在奶爸的片場,他大義凜然的說:“節目太爛了,不是編劇的錯,也不是電視臺播出的錯,是你們的錯,你們為什麼要看這種爛玩意兒。正是因為你們的要求太低了,所以我們才安於現狀,賺這種錢我真的很不要臉,把我捧上天的你們也真不要臉”。

然後不顧後果的一走了之,結果長達一年沒有任何人請他出演。

在錄製現場痛批導演和觀眾不要臉的他,只是上帝的一個私生子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他從來不懂,或者說從小養成的不安心理使他變得躊躇。看似有選擇困難症,實則是誰也想要,誰也放不下,無論是紐約新戲的主演還是編劇,輕而易舉的讓他無所適從,最終傷透二人的心;婚內出軌,與小學就開始迷戀的蘇菲離婚,在託比的幫助下看清自己的心後重新追回已有新生活的前妻,隨之再次拋棄。

凱文並不是一個多麼出色的角色,甚至很渣,十歲開始和自己的初戀即凱特的好朋友蘇菲在一起。在小孩子的心中,這是明目張膽的奪取。凱特的生日邀請了自己最好的玩伴蘇菲,目的是陪自己過一個開開心心的生日,而蘇菲一心只想和同在凱特一個屋簷下的凱文在一起,最後的結果就是凱特傷心,凱文開心;因為背後找導演想替換自己同屋的角色而被痛批“即使我的角色無人能演也不會找你,因為你是一個連自己好朋友的角色都會搶的人”。

究其所以,因果皆由他。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都被他自己弄得一團糟。

在錄製現場痛批導演和觀眾不要臉的他,只是上帝的一個私生子

情緒不穩定,總愛衝動行事;害怕承擔責任,總是臨陣逃脫;有自己的想法,卻用激烈的方式大鬧片場;有著一生摯愛,卻總是隨意找一些女性伴侶。但是,他有勇氣在30歲的時候從頭再來,去選擇喜歡的話劇,找回自己喜歡的女人。在他為侄女用畫筆描述夢想的那一刻,他的眼中閃爍著幸福的光芒。

在挫折面前不屈不撓,嘗試新的東西去忘記痛苦及失敗;在困難面前懂得反思,併為此找出新的出路。雖然他是個渣男,但是這些品質不可磨滅。但願上帝照顧一下這個“私生子”,讓他有勇氣重拾自己的信心,找回自己的真愛,並堅守真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