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差點被魯迅毀掉一生,三次讓中國走向共和,毛主席如何評價他

此人差點被魯迅毀掉一生,三次讓中國走向共和,毛主席如何評價他

我們大家都讀過魯迅的一篇文章《紀念劉和珍君》裡面的軍閥段祺瑞把一名學生劉和珍害死了,於是就有了很多人認為段祺瑞是一個殘暴的軍閥,但是此人三次讓中國走向共和。而且做人非常有準則。據記載,段祺瑞北京大學成立25年的時候,中華民國大人物票選,孫中山為第一,陳獨秀為第二,北大校長蔡元培為第三,胡適和軍閥段祺瑞並列第四。可想而知段祺瑞在當時人民心中的地位還是很高的。

此人差點被魯迅毀掉一生,三次讓中國走向共和,毛主席如何評價他

1882年,年僅17歲的段祺瑞獨自走出家門,徒步上千公里,冒著寒風,來到威海叔父軍營,背後留下了妹妹和母親的不捨。來到軍營以後,立馬跪下:“叔父,我要當兵”。就這樣他的波瀾壯闊的一生就此開始了。當兵以後,跟隨著叔父,南征北戰,排兵佈陣,上陣廝殺。立下不少功勞。1885年,李鴻章在天津創辦北洋武備學堂,面向全國招生,段祺瑞以全國第一身份考進去了。被分在炮兵科。主要練習打靶。有一次李鴻章過來視察,觀看學員打靶。一連好幾個學生脫靶,李鴻章的臉色越來越難看。輪到段祺瑞,第一槍打中了,隨後兩槍連續大中。從此“段祺瑞”這個名字被李鴻章記在心裡。四年以後,段祺瑞學滿畢業。他被清政府選派赴德國留學,而全國只有4人,成為了中國官派出國留學最早的學生之一。學成歸來以後,擔任威海隨營武備學堂教官。一任就是5年。後來隨袁世凱操練新軍,任炮兵統帶。1895年,成為中國第一支炮兵部隊司令。

此人差點被魯迅毀掉一生,三次讓中國走向共和,毛主席如何評價他

辛亥革命爆發以後,為了逼迫皇帝退位。誰也不敢站出來勸說皇帝退位,包括袁世凱,都在靜觀其變。北洋軍閥諸如馮國璋,黎元洪等將領都縮在後面。這時候段祺瑞見沒人說話,他想既然沒人說話就讓我來吧。他聯合北方諸軍統兵大員42人,代表42萬將士,給清政府發了千餘份電報,聯名要求皇帝退位,在這種壓力下清帝於1912年2月12日退位。坊間就有這樣說法“段大帥,歪歪嘴,發發電報就把清政府推翻了。”在當時的情況下,走錯一步便是萬丈深淵,而段祺瑞憑藉自己力挽狂瀾,能有這樣的氣魄,也只有段祺瑞一人。一造共和。

此人差點被魯迅毀掉一生,三次讓中國走向共和,毛主席如何評價他

清政府滅亡以後,袁世凱成為了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段祺瑞任總理,得知袁世凱想稱帝,入袁府數次,苦口婆心的相勸。然而最終還是無動於衷。這時候段祺瑞站了出來,公開反袁,成為了舉國第一人。他說:“袁公於我有知遇之恩,我不反他,但必反帝制!論公,我死不參與,論私,我只有退休!”段祺瑞立場分明,一心為公。袁世凱稱帝以後,官員紛紛過來祝賀,而段祺瑞拒絕參加。獨坐公館,狠狠的拍了桌子:“袁公,作孽!”並且辭職在家,發誓以後再也不見袁世凱。1916年,段祺瑞收到袁世凱打來的電話,當時袁世凱已經病入膏肓,時日不多,段祺瑞直奔袁府。來到袁世凱的病榻床邊,此時的袁世凱已經臉色蒼白,面如枯槁,完全沒有了以前的威風。段祺瑞一片刺痛,俯身下腰對老友說:“大總統若肯取消帝制,從今以後,善後事宜,自當努力為之”。自稱帝以後,眾叛親離,聽到這段話,袁世凱老淚縱橫,彌留之際,通告全國正式取消帝制。二造共和。

此人差點被魯迅毀掉一生,三次讓中國走向共和,毛主席如何評價他

袁世凱去世以後,中華民國一連換了20任總理,最長的一年多,最短的只有6天,1917年,黎元洪任總統,免去了段祺瑞總理一職,離開了段祺瑞的中國,便陷入了一片混亂,辮子軍叛亂,張勳復辟,溥儀登基。萬般無奈,只好把段祺瑞給請回來,段祺瑞不計前嫌,毫不推辭,當場答應。任總司令,親自討伐張勳。帶領5萬精兵,兵分兩路,直追張勳。段祺瑞再次力挽狂瀾,三造共和。段祺瑞再次任總理,而此時的國家已經國庫空空,窮途末路,作為實際掌權者,日本人為了拉攏他不留餘力,而段祺瑞也是獅子大開口,在1917年到1918年間,日本人先後期次以“西南借款”的名義給段祺瑞打款。他們認為可以以此在中國大修鐵路,從而達到吞噬中國的目的,然而收了錢財的段祺瑞絲毫不提修建鐵路的事情,收完錢後轉糊塗,日本人非常無奈,就這樣這筆錢成為了一筆死賬,再也沒還過。

此人差點被魯迅毀掉一生,三次讓中國走向共和,毛主席如何評價他

1936年,晚年的段祺瑞寫下遺囑,他向政府提出“八勿之說”,作為國家的“復興之道”,勿因我見而輕起政爭;勿尚空談而不顧實踐;;勿興不急之務而浪用民財;勿信過激言行之說而自搖邦本;講外交者,勿忘鞏固國防;司教育者,勿忘保存國粹;治家者,勿棄國有之禮教;求學者,勿鶩時尚之紛華。這“八勿”直到現在依然是治國之道。建國初期,章士釗和毛主席談論起段祺瑞,毛主席笑了一聲:“有功有罪,也是化敵為友了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