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解读——自助售卖设备

看着街边、商场、写字楼里越来越多的无人售卖设备,再看看资本市场中的疯狂砸钱,各大品牌铺点圈地,让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普遍接触并接受了这些存在,无人售卖设备种类繁多,各式各样的应用层出不穷(卖玩具、卖零食、卖饮料、卖盒饭、卖咖啡、卖橙汁、卖彩票、卖体检服务、卖K歌。。。),这些设备可以统称为自助售卖设备,今天就来与大家一起了解、学习一下新零售时代自助售卖设备的核心要点。

一、自助设备的起源

世界上最早的自动售货机出现在2000多年前,那是埃及神庙里的投币式圣水出售机,设备原理是通过投入硬币后在设备内部通过杠杆原理放开阀门流出“圣水”。

新零售解读——自助售卖设备

对此进行拆解分析:

消费需求:信徒获取“圣水”接受神的祝福;

消费场景:神殿、神庙;

售卖设备:自助圣水机;

支付方式:硬币;

目标客群:信徒;

售卖商品:“圣水”(神的祝福);

价值提升:增添神圣感,减少神职人员工作强度,标准化;

可见,当第一台自助设备投放使用开始,就已经基本确定了自助设备的价值体现和标准流程。

新零售解读——自助售卖设备

二、自助设备的发展

以时间为轴,概览自助售卖设备的发展历程:

1700年,英国酒馆出现自动售烟盒——投硬币取货;

1706年,中国人造出自动售铅笔机——投硬币取货;

1904年,日本问世“邮票明信片自动出售机”, 它是集邮票明信片的出售和邮筒投函为一体的机器;

新零售解读——自助售卖设备

1905年,美国邮局开始使用邮票售卖机;

20世纪20年代,商用自动售烟机;

1936年,NAMA(国际自动售货机协会)成立;

新零售解读——自助售卖设备

1946年,自动咖啡机出现;

自动售货机的真正普及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自动果汁机风靡;

1960年,银行出现纸币兑换机;

1962年,出现了以自动售货机为主体的流通领域革命——自动售货设备开始有了专用供应链;

1967年,100日元单位以下的货币全部改为硬币,从而促进了自动售货机产业的发展——硬币是当时最便捷的自助售货机支付方式;

1970年后全世界的自动售货机取得了迅猛发展,由最初出售口香糖、香烟或罐装清凉饮料和酒精饮料扩展到各种食品和日用百货,而且延伸到服务领域,如自动点唱机、自动洗衣机、自动提款机等——应用场景爆发;

1980年,电子组件装备自动售货机——由机械时代跨入电子设备时代;

1985年,信用/借计卡消费自动售货机——支付方式发生转变,可以刷卡了;

2000年,手机购物在自动售货机上实现

——支付方式发生转变,可以用手机了,非智能机,短信;

2008年,中国移动大力推广采用手机支付的自动售卖机;

新零售解读——自助售卖设备

历史中的自助售卖设备核心关注点:

1、支付方式

2、场景销售

3、货品(服务)保障

4、商品销售数据

通过自助售卖设备的发展历史来看,各种应用场景和售卖商品(服务)并没有突破性创新,在新零售时代下的自助设备核心创新是支付方式的改变和数据的收集与应用。

新零售解读——自助售卖设备

数据已经成为自动售卖设备更重要的收入来源,每一笔交易都可以统计到人物、时间、地点、金额、货品,通过分析轻松判断消费习惯、喜好、个人消费特征,通过一段时间的数据积累和其他数据来源的汇总之下愈发清晰,在巨头林立的商业环境下,通过数据可以让每一位消费者变成其对应产品的精准客户,从而获得更大的商业利益。

所以,在新零售时代下的自助售卖设备核心已经升级:

1、支付方式;

2、场景销售;

3、货品(服务)保障;

4、以消费者为核心的数据获取(数据关注点从商品转移到消费者);

以人为核心的数据可以指导经营决策、可以提升二次转化,也可以在资本市场讲故事、可以带来上市机会。。。

最后,愿科技引领美好生活,妥善利用数据,做好产品才能真正赢得民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