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必讀的11句唐詩經典名句: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白居易《琵琶行》)

滂沱驟雨似的響聲與竊竊私語般的輕聲交錯彈出,好像大小不同的珍珠灑進白玉盤裡,煞是好聽。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詩人以簡潔的文字幾筆勾勒出一幅壯觀的《觀獵圖》。寫鷹的猛銳,用一個“疾”字,寫馬的迅捷,用一個“輕”字,極盡瀟灑馳騁之態。雪盡草枯,先烘托出一片肅殺的氣氛;鷹高馬疾,又渲染出一股行獵的氣勢。沒有一個字提到獵手,觀賞者卻通過鷹與馬的動作看到了獵手矯健自如的神態,雄健豪逸之氣溢於畫外。

人一生必讀的11句唐詩經典名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原詩: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菅。回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深夜犬吠,劃破了夜的寂靜,卻給夜歸人帶來了希望。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其一)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這是詩人在看到大林寺的桃花時所寫。大林寺在廬山香爐峰頂。這時正當四月,山下已是春盡夏至,眾芳銷歇,而山頂上因氣溫較低,卻還是桃花盛開,一片春光。詩人陡然見此景象,不由又驚又喜:我還以為春天回去後就再找不到它了,卻不料它已跑到這裡來了。兩句詩用擬人化的於法表現春人,風趣而又活潑。

原詩: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人一生必讀的11句唐詩經典名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蜀相》)

原詩: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李商隱《無題》)

這是李商隱詩中流傳最廣的寫情名句。上句以蠶絲之“絲”暗喻思念之“思”, 藉助於諧音雙關;“下句以燭淚之“淚”來比方愁人之“淚”,形神極似。詩人巧妙地運用了這種高超的修辭手段,寫出了人間的千古至情。春蠶吐絲,死後方盡,蠟燭流淚,淚乾身滅,這種伴隨著生命始終的纏綿之情,這種至死不渝的真誠執著的愛,的確具有種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

這兩句寫一場暴雨之後,春潮猛漲,而野外渡口,雨中無人問津,連擺渡的船伕也不在,因而透露出一股冷落悽清的況味。寫詩有雅趣易,有野趣難。此處則是在野趣中滲透雅趣,故更為難得。

人一生必讀的11句唐詩經典名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韓翃《寒食》)

原詩: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杜牧《贈別》其一)

這兩句主要是寫作者所愛女子的美麗動人。唐代的揚州,十分繁華,十里長街,香菸嫋嫋,弦管嬌歌之聲不絕。這裡雖未直接寫出,但“春風十里”四字中已暗含此種風光。當時城中的歌妓多居樓上,而歌樓的門窗都用珠簾擋著,只有將珠簾捲上,外人方可看清樓中女子的真貌。在詩人杜牧看來,他眼前的這位年輕女子,可以說是揚州城裡最美麗的,不論你捲起那家歌樓的珠簾,裡面的女子都不及她。

人一生必讀的11句唐詩經典名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離思》其四)

這兩句詩詩人用來比喻自己同已故妻子之間難以忘懷的愛情。滄海浩淼萬里,至深至廣;巫山之雲相傳為神女所化,美麗無比。到過滄海、巫山的人,自然不會再賞識別處的水和雲了。他同亡妻之間的感情也一樣,既深沉,又美好,因而言外之意是,從此再也不會有真正的愛情了。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我的頭條號“文史經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