飆淚!|《我不是藥神》,但我想用區塊鏈技術幫助你!

飆淚!|《我不是藥神》,但我想用區塊鏈技術幫助你!

最近《我不是藥神》火了,上映首日票房破三億,豆瓣評分9.0口碑爆棚。上週週中,怪大叔的朋友圈就忽然被這部電影刷屏,小夥伴們的評價之高,大有今年國產電影口碑榜首非此片不可的趨勢。週末怪大叔也陪家人一起觀看了這部電影,看完之後確實胸口堵得慌,也很有感觸。

飆淚!|《我不是藥神》,但我想用區塊鏈技術幫助你!

網上有眾多文章分析電影中提到的藥價高,病人吃不起藥的問題,大叔也看了許多。有些文章分析的很客觀,對於藥價高的原因剖析的很全面,然而原因分析的再透徹,到了最後要考慮解決之道的時候卻總是虎頭蛇尾,或是歌功頌德一番目前大病已經進醫保,或是一句相信未來一定會變好的草草結束。

但說實在的,目前的用藥難、用藥貴的問題仍然任重而道遠,主要矛盾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這是一種無奈,也令人唏噓。

大叔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也一直在思考用藥貴問題的解決之道,如何把醫藥成本降下來?如何讓廣大普通老百姓看得起病用得起藥?職業習慣,怪大叔會不自覺地將問題往區塊鏈上去思考。然而對於這個用藥貴的問題,也許區塊鏈真的可以提供一個好的解決辦法!

關於為何進口藥變成天價藥,網上有許多文章進行了分析,在此大叔不做過多闡述,只引用結論。如果小夥伴們感興趣,可以去網上查。大叔這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從另一個角度,來探討可能的解決辦法。

飆淚!|《我不是藥神》,但我想用區塊鏈技術幫助你!

1. 進口藥研發成本高

藥物的研發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需要經過無數試驗、層層臨床驗證,才能夠上市。另外,進口藥在我國還需要進行二次研發,也就是說,我國不承認諸如美國藥監局的數據,要進行額外的三期臨床試驗。這樣,這麼多的研發成本,最後都會攤到病人頭上。

所以,第一個要解決的就是研發成本高、研發時間長的問題。如果在藥物研發的過程中,引入區塊鏈技術會怎麼樣?

傳統的藥物研發過程,是由某一家藥企進行的,期間藥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研發,然後申請只有自己能用的專利。而對於這些公司的試驗結果,我國並不相信,還要進行額外的臨床試驗。我們可以說是為我國的病人負責,但問題是這樣一來,不但藥物投入市場的時間延後了,研發成本也變高了。

如果利用區塊鏈的不可篡改性,將來的試驗結果都上傳到區塊鏈上,對於試驗結果進行有選擇性地開放和獲取,那或許,研發時間和費用被減少也不是夢。

飆淚!|《我不是藥神》,但我想用區塊鏈技術幫助你!

2. 大型製藥公司藥物供應鏈效率低下

供應鏈是藥價高企的另一個問題。大型的製藥公司,他們的供應鏈是通過複雜的中央系統運行的,其中信息的傳遞不可避免地存在障礙。特別是跨國的藥企,通過全球的供應鏈配置來實現全球藥物的分配工作。而這種中心化的操作,實際上阻礙了供應鏈的最佳效率。導致的問題就是,供應鏈冗餘增多、不透明、效率低下。而這一部分的費用,同樣要消費者來買單。

如果引入區塊鏈,那麼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技術將會簡化藥物的研發、測試和分配工作,從而使得供應鏈管理更加靈活、透明、安全。藥物的物流成本將會降到最低,從而進一步降低藥價。

飆淚!|《我不是藥神》,但我想用區塊鏈技術幫助你!

3. 藥品競價談判

為什麼有些藥在國內比在國外要貴上好幾倍?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定價的不透明。我們平時的那些傳統藥品銷售,諸如製藥公司、零售商、藥房,雖然表面上相互關聯著,其實他們之間是獨立存在的,這樣一來,藥品的價格設立就會不可避免地缺乏透明度

區塊鏈技術將會利用分佈式賬本技術使得彼此的信息變得更透明,並且由於信息的不可篡改性,更易建立消費者、監管方與藥廠之間的信任機制。

事實上,已經有團隊開始利用ETH的智能合約,為藥品交易建立一套可靠的交易機制,並且通過該機制,建立一種藥品的開放市場交易平臺。價格透明的前提下,相信高企的藥價能夠得到有效的緩解。

藥物作為一種特殊商品,可以說受眾面小,但是對這部分人來說卻是剛需,並且關乎性命、健康。如何定義藥物這種剛需產品的價格,是一個很值得深思的問題。

飆淚!|《我不是藥神》,但我想用區塊鏈技術幫助你!

今天大叔有感而發,想到了區塊鏈在這一問題上的可能性。大叔不是醫學專業的,也沒有深入研究過關於醫藥的政策,但是大叔能夠肯定的是,高價藥品這個問題必須解決!這是一個國家人民生活幸福的基礎,是我們生存權利的一環。

就像《我不是藥神》的英文名起得那樣,Dying To Survive,渴望生存。

怪大叔想說:生存並不需要渴望,這是一個人應有的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