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自家養了烏龜,清腸你做了嗎

清腸,則是近年流行起來的說法。為什麼要清腸呢?最新潮的說法是 “食物在胃腸道里面發酵,撐破胃壁腸道,導致烏龜死亡......”。

看到這裡,我不禁要問:到底有沒有人見過“撐破胃壁腸道”?充氣見過、腸梗阻見過,撐破的,我真從來未見過

1,看條件;2,看能力;3,看需求。

1,看條件。我主要想說的是看溫度變化的趨勢,而不是溫度。有報道說,氣溫下降了,應該選擇中午溫度最高的時間投餵,我不認同。消化吸收是需要時間週期的,溫度高食慾旺、食量大,溫度低不利於消化吸收。所以,低溫喂,高溫消化吸收,才是合理的。

如果自家養了烏龜,清腸你做了嗎

2,看能力。同樣的食物和氣溫條件,不同的健康狀況、不同的年齡規格,消化吸收能力不一樣。新龜落戶(含野生龜、病後龜)的調理,很多人會存在誤區,能吃就是健康,以至於“養定”幾年還有發病死亡。胃腸功能不好,即便是它有營養需求、它想吃,也要慎喂、少喂甚至停喂。

3,看需求。龜吃糧、人吃飯,道理都一樣。一家人同臺吃飯,每個人的需求都不一樣,區別對待而不是人云亦云,更不是一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