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上雲霄,山西古塔一覽

山西古塔

山西,古塔林立,歷史悠久,現存古塔一千餘作,有“中國古塔的博物館”之稱。塔的結構、性質、材質種類各異,山西古塔在建造時間、建築高度、建築材料等方面的全國之最,如中國最古老的木結構塔應縣木塔、中國最高的文峰塔汾陽文峰塔、中國最古老的花塔五臺佛光寺解脫禪師塔等。 在中國藝術史、建築史上都有不可磨滅的地位。

佛宮寺 釋迦塔(應縣木塔)

釋迦塔全稱佛宮寺釋迦塔,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應縣城西北佛宮寺內,俗稱應縣木塔。建於遼清寧二年年,金明昌六年增修完畢。釋迦塔塔高67.31米,底層直徑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紅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噸,純木結構、無釘無鉚。塔內供奉著兩顆釋迦牟尼佛牙舍利。釋迦塔1961年被列入中國首批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單位,是現存最高的木結構樓閣式佛塔。被稱為“中國古建築斗拱博物館”。2016年,釋迦塔獲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定,為世界最高的木塔。

衝上雲霄,山西古塔一覽

衝上雲霄,山西古塔一覽

釋迦塔的設計,大膽繼承了漢、唐以來富有民族特點的重樓形式,充分利用傳統建築技巧,廣泛採用斗拱結構,全塔共用斗拱54種,每個斗拱都有一定的組合形式,有的將梁、坊、柱結成一個整體,每層都形成了一個八邊形中空結構層。

衝上雲霄,山西古塔一覽

衝上雲霄,山西古塔一覽

全塔整體架構所用全為木材,沒用一根鐵釘,全塔共應用54種斗拱,每個斗拱都有一定的組合形式,有的將梁、坊、柱結成一個整體,每層都形成了一個八邊形中空結構層。

廣勝寺飛虹塔

飛虹塔位於山西洪洞縣東北部霍山的廣勝寺,始建於漢代,前身是阿育王塔。是中國最大最完整的一座琉璃塔。現塔為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年)始建,嘉靖六年(1527年)完工,歷時12年建成。

衝上雲霄,山西古塔一覽

飛虹塔的建築形式為樓閣式密宗塔,綜合採用了多種建築手法,如塔身主體砌磚,是無樑殿於栱橋組合的形式,塔簷下施重疊的栱鬥,是我國傳統的殿宇、樓閣等木構建築的特點,而層層蓮瓣出簷又是石作的風格。

衝上雲霄,山西古塔一覽

塔的形式為平面八角十三層樓閣式,通高47.31米,自下而上逐層收縮,塔簷幾乎可以連成一條直線,形如錐體。由於其塔身五彩斑斕如雨後彩虹,故名“飛虹塔”。飛虹塔是五座佛祖舍利塔和中國現存四座古塔之一,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留有工匠題款、最大最完整的琉璃塔。

衝上雲霄,山西古塔一覽

衝上雲霄,山西古塔一覽

衝上雲霄,山西古塔一覽

底層周設迴廊,南面入口處凸出雙層龜須座一間,十字歇山頂,建造精緻,比例和諧,猶如一座小型樓閣。塔剎為寶瓶式銅鑄,項輪為鐵鑄,流蘇為綠色琉璃。塔身全部為磚砌,外表飾以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琉璃燒製的裝飾。

圓覺寺塔

衝上雲霄,山西古塔一覽

衝上雲霄,山西古塔一覽

衝上雲霄,山西古塔一覽

明朝成化年間(公元 1465 — 1487 年)重加修繕。八百多年來,它一直風雨不動地屹立在恆山北麓渾源縣縣城內的圓覺寺之中。全稱為圓覺寺釋迦舍利磚塔,俗稱小寺塔,位於縣城北隅,建於金正隆三年(1158)。

塔高九層,密簷飛拱,通體磚砌,呈八角形,全仿木結構建築。整個圓覺寺塔分為基座、塔身、塔頂三部分。塔座高約4米,也是效仿木結構建築的。塔座有上下兩道堂門式束腰,座基四周雕滿磚刻浮雕,總計浮雕三組,其中有舞樂人像40個。

覺山寺塔

覺山寺位於靈丘縣城東南15公里的覺山山腰。覺山又稱懸鐘山、普照寺。寺周高山環抱,寺內古柏森森,景色宜人。寺院創建於北魏孝文帝太和七年( 483)。

衝上雲霄,山西古塔一覽

衝上雲霄,山西古塔一覽

衝上雲霄,山西古塔一覽

寺內建築分三條軸線,每條軸線從前至後都有三層院落。中軸線上有山門、鐘鼓樓、前殿、中殿和東殿。東、西、中三條軸線並立,四周圍牆整齊。寺塔經遼代大安六年(1090)重修後,雖經元、明兩代多次地震,至今仍巍然屹立。塔高13層,平面呈八角形,密簷實心磚砌。塔內有八角形塔寶,中心有八角形塔心柱。底層可攀登,內有木雕臥佛一尊,四壁有壁畫。塔座周圍有磚雕歌舞伎,是遼代磚雕藝術的珍品。

衝上雲霄,山西古塔一覽

普救寺 鶯鶯塔

鶯鶯塔位於山西省永濟市普救寺內,它既是中國古代的“四大回音建築”之一。普救寺始建於唐武則天時期,原名永清院,是一座佛教十方院。元代王實甫《崔鶯鶯待月西廂記》中說的“紅娘月下牽紅線,張生巧會崔鶯鶯”的愛情故事就發生在普救寺內。

衝上雲霄,山西古塔一覽

衝上雲霄,山西古塔一覽

衝上雲霄,山西古塔一覽

鶯鶯塔之所以被稱為世界奇塔,是因為它具有特殊的聲學效應——“蛙鳴”,這種效應在方誌中被稱為“普救蟾聲”,並被列為“永濟八景”之一。

永祚寺 雙塔

衝上雲霄,山西古塔一覽

衝上雲霄,山西古塔一覽

衝上雲霄,山西古塔一覽

永祚寺雙塔是山西省會太原現存古建築中最高的建築。始創於1599年(明萬曆二十七年),初名永明寺,1608年(萬曆三十六年),五臺山高僧妙峰(福登)和尚奉敕續建,易名永祚寺。

衝上雲霄,山西古塔一覽

衝上雲霄,山西古塔一覽

雙塔高均為54米,南北對峙,均用磚砌仿木構築,與大雄寶殿結構一致。塔呈樓閣式梭形,隨著塔身的上升,每層高度逐漸降低,鬥、拱由五踩重翹變為三踩單翹,符合人們仰視時下低上高的視覺。

塔院寺 大白塔

衝上雲霄,山西古塔一覽

大白塔的全名為釋迦文佛真身舍利塔,座落在塔院寺內,塔基為正方形,環周83.3米,通高75.3米。寶塔通體潔白,塔身狀如藻瓶,從底到頂,精細相間,方圓搭配,造型優美。圓盤邊緣,還吊裝36瑰銅質垂簷,每塊長2米餘,寬近1米。各垂簷下端,又掛風鈴三個,連同塔腰風鈴在內,共有252個。

衝上雲霄,山西古塔一覽

衝上雲霄,山西古塔一覽

文殊發塔

衝上雲霄,山西古塔一覽

文殊發塔,又稱小白塔,位於方丈院東邊,與方丈院僅一牆之隔,喇嘛式磚塔,通高十米。據傳塔內收藏有文殊菩薩顯聖時遺留的金髮,故名。文殊發塔始建於元大德五年(1301),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寺僧圓廣重建,後遭焚燒,其後又有重建。

衝上雲霄,山西古塔一覽

塔基平面八邊形,高20釐米,每邊寬1.85米,周邊雕有覆蓮花瓣,塔座為二層束腰須彌座,塔身覆缽式,上置束腰須彌座一層,塔剎由十三層相輪、華蓋和銅製寶珠組成。

衝上雲霄,山西古塔一覽

汾陽市建昌文峰塔

衝上雲霄,山西古塔一覽

汾陽文峰塔建於明末清初,位於山西省汾陽市城區以東2公里的建昌村,該塔共十三層,精確高度為84.93米。

衝上雲霄,山西古塔一覽

衝上雲霄,山西古塔一覽

汾陽文峰塔全塔均為磚結構,由下至上分為塔基、臺明、塔座、塔身、塔剎等五大部分,共13層,維修後精確高度為84.93米,外廓呈平面八角形,佔地面積217.8平方米。從第一層塔門可進入塔內,塔室內有空井,上下貫通,從底層塔室仰視可見最上一層之天井,天井上加木製欞窗井蓋。塔之梯道設於塔室與塔外壁之間,圍繞塔室逆時針轉折向上。

太谷無邊寺白塔

衝上雲霄,山西古塔一覽

無邊寺,亦名白塔寺,因寺內有白塔而得名,位於山西省太谷縣。這處寺廟,創建於西晉泰始八年(公元272年),北宋治平年間曾予重修,題名“普慈寺”。北宋元佑五年(公元1090年),又予續修,並建白塔一座,開始有了白塔寺之稱。

衝上雲霄,山西古塔一覽

寺院座北向南,平面呈長方形,面積3500平方米。寺宇前後三進院落,規模完整,佈局嚴謹而又顯疏朗。中軸線上,山門與戲臺連為一體,上邊是戲臺,下邊是磚券的巷道式山門。通過狹長的門洞。

結語

三晉大地上的每一處地方,都不乏各類古塔的分佈。此文列舉的山西古塔只為冰山一角,這些古塔在歷經數百上千年的風雨沖刷下,兀自屹立不倒,充分展現了我國古代先民們的卓越才智。來源:山西省古建築集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