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营销:如何成为社交高手第十二课——驾驭闲谈的高潮和结束

在这一讲里,我想告诉你,如何把交谈推到更高质量的高潮阶段,并且如何优雅地结束。

把交谈推向高潮有三个技巧:

找到彼此的优势话题;像剥洋葱一样逐层深入;与现场的大咖做些交流。 我们一个一个来讲。

社群营销:如何成为社交高手第十二课——驾驭闲谈的高潮和结束

找到彼此的优势话题

首先,我希望你 在交谈中,能够谈到彼此的优势话题。 每个人都有他的过人之处,每个人都是某个方面的专家。

所谓优势话题,就是那些能让你滔滔不绝说上好几个小时的话题。 在这些话题上,你具备专业知识,你有独特经历,你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这些话题让你克服怯懦,打开僵局,获得安全感,渐入佳境。

那么,如何在交谈中定位到自己的优势话题,并有技巧地跳到这个优势话题上呢?

美国的社交技能导师帕特里克·金(Patrick King)介绍了两个方法:俄罗斯套娃定位法,以及原子核定位法。

第一个方法: 俄罗斯套娃定位法。

俄罗斯套娃里的那个最小的娃娃就是你的优势话题,往外的每一个更大的娃娃普遍性越来越强,专业性越来越弱。

第二个方法: 原子定位法。

原子中间的质子是你的优势话题,电子、中子都与优势话题相关,但专业性不见得减弱。 我借用这两个理论来举例吧:

如果你的优势话题是四川火锅,在俄罗斯套娃方法中,四川火锅是那个最小套娃,依次往外越来越大的套娃是: 四川火锅 川菜 中式美食 烹饪艺术 当大家聊到川菜、中式美食、烹饪艺术的任何时候,你都有机会跳到你的优势话题——四川火锅上。

在原子定位法中,四川火锅是质子,是优势话题,在它旁边的中子、电子是: 四川火锅 奇怪食材 推荐餐馆 瑞士奶酪火锅 川民风情 当大家聊到奇怪食材、推荐餐馆、瑞士奶酪火锅、川民风情的时候,你都有机会跳到你的优势话题——四川火锅。

如何让对话跳到你的优势话题上来呢?可以用以下过渡语: “……这个让我想起……”

比如:“(你推荐的这个餐馆)这个让我想起(我最喜欢的那家火锅店)”。 过渡语还可以是: “说起……不得不提一提……” 比如“说起(智慧在民间),不得不提一提(现在的火锅,就是过去嘉陵江边的苦力发明的)”。

过渡语还可以是: “你在研究……的时候,有没有听说过……”

比如,我给你造个句子:“你在研究民宿这一行的时候,有没有听说过(日本的温泉民宿通常都是带餐饮服务的),(我有个朋友在四川,他也想开个提供正宗川味火锅的民宿,还配上麻将)。”

或者,这个过渡语: “对啊对啊,我恰巧最近读了一本关于……的书。” “对啊对啊,我恰巧最近读了一本关于(奇怪食材)的书,(里面尤其提到四川火锅中的黄喉、猪脑、毛肚)。”

别的过渡语还有: “说到……你看可不可以换个角度理解,……” 或者,“和……不太一样的是,……” 从这一堆的过渡语上看来,会聊的人不是真的会谈天说地,而是懂得有技巧地往自己的优势话题上跳。 你跳到自己优势话题后,就找到主场的感觉了,对方也可以放松一会儿了,因为你好会聊。

但注意,要适可而止。别忘了,两个人在打球,球在你手里不能超过40秒。 同样,当对方安静腼腆时,你可以用这两个方法帮他找到优势话题,他会同样感觉舒适。

如果你还完全不了解对方,那么我来提示一下,不同人群有这么几大类优势话题。 成功男人爱聊事业,普通男人爱聊老庄哲学,中年女人爱聊家庭孩子,老年女人爱聊养生,老年男人爱聊过去的辉煌,青年女人爱聊时尚,青年男人爱聊理想。

在和这些人群谈话时,在谈话的任何时候,你都可以将话题引导到他们的优势话题上来。

比如,对方是年轻女孩,你们在一个讲座茶歇中交谈。提示你一下,年轻女孩的优势话题是时尚。 她说:“最近很忙,公司年底了要赶业绩,连午饭都没时间吃。” 你可以说:“没时间吃午饭的美女,还是挤出了时间做指甲哟。你的指甲做得真漂亮,有推荐的美甲师吗?” 又比如,对方是一位年长的男性,你们在一个峰会上邻座,他是演讲嘉宾之一。提示你一下,老年男的优势话题是过去的辉煌。 他说:“今天到场的人很多啊。” 你可以说:“比今天人更多的场面您肯定经历过。您听众最多的一次讲话是在什么场合?” 所以,找到彼此的优势话题是让你俩聊嗨的方法。 在一次交谈中,如果你们双方都有机会聊到自己的优势话题,那就算聊得很尽兴了。

社群营销:如何成为社交高手第十二课——驾驭闲谈的高潮和结束

交谈深入,逐层剥洋葱皮

让交谈出现高潮,还有什么方法呢?

第二个方法,你可以逐层深入,谈到一些触及内心的东西。

尤其在和国人社交的时候,你更可以试探性地进入对方的内心。为什么呢?别忘了,中国人是椰子文化。

对于椰子人来说,只要你身上的陌生人标签一被撕下,你立刻进入到他的椰子壳内部。这个空间是属于自己人的空间,又大又柔软,彼此界限模糊,大家几乎什么都能聊,自己人嘛。 这大概也是有些中国人讨厌无效社交的原因。

椰子人从文化上来讲,只愿意和自己人聊天。

当一次闲谈结束,如果你还在他的椰子壳外,说明你只和他交换了一些简历式的信息,那么他也许会觉得这是一次无效社交。

所以在聊天中,你应该重点抓住他透露出的某些私人信息, 用这些信息将对话从商务交谈,升级到私人交谈, 把你们的关系从公司对公司的公务交往,转化成个人对个人的交情。

同时,你也可以说些只会和自己人说的话,这样将迅速拉近你们的关系。 当然,我说聊一些内心的话,不是要你过于掏心掏肺,用情感去绑架对方。

我要求你把握“度”,并且按顺序逐层深入, 这个顺序就是:套话、事实、观点、感受。

所谓套话,就是客套的话,就是社交场合那些公式化的交谈,一些讨人喜欢,别人爱听的话。这是洋葱最外面那层皮。在最初的两分钟,你们谈的就是套话。

然后,再往细节里聊,这时会出现很多的私人信息,也就是属于这个人的独特的事实。这就是事实层面。

对于自己身上的这些事实、信息,他一定会有自己的观点,就是说,他是如何解读的。这就是第三个 “观点” 层次。

最深层次,“感受”,是指他的爱与憎,他的情绪,他的感觉。

比如有一次,我在客户的HR办公室里交谈,她桌上摆着全家福的照片,我称赞道: “你家宝宝长得好有灵气,你看上去真的不像有两个孩子的母亲哦。”

这句话,就是我在用“冷读者+热捧者”的身份说社交场合的套话。 我观察出她是有两个孩子的妈妈,并且既赞了她孩子的灵气,也赞了她本人的年轻和精力充沛。

她笑道:“两个捣蛋鬼,一个六岁,一个八岁。” 我接下去说:“我家也是两个孩子,昨天我还在和我先生商量,暑假是出去旅游呢,还是给他们多报几个兴趣班。你们孩子上兴趣班吗?”

瞧,我在 用“说、问、说”三部曲,推动对话。 我不是直接发问,而是在问话之前,做了一些自我陈述。

我的这个问题“你们孩子上兴趣班吗?”将对话引向“事实”层面。 她回答说:“他们上的。姐姐上英文和芭蕾,弟弟上英文和跆拳道。”此时,她给了我一些独属于她的信息, 我们已经进入“事实”层面。

我接着说:“对,我们也都选了英文的兴趣班,小孩子语言敏感期,多接触英文总有好处。”

她显得很惊讶,“刘老师,你就是教英文的,还用得着让孩子上兴趣班?” 我说:“唉,我教他们,他们根本不配合。你是怎样看孩子上兴趣班这事儿的?”

你听出来了吗?我 把对话往“观点”层面深入—— “你是怎么看孩子上兴趣班这事儿的”。

她给出了一个不俗的观点:“我认为,只要找到好的老师,让孩子爱上学习,就是件好事儿。”

我很感谢她如此认真地投入到我们的交谈中,我兴奋地附和道:“完全赞同!‘能否找到好老师’比‘该不该上兴趣班’更重要。

嗯,我不知道别的妈妈怎样,我自从有了孩子,多多少少会有焦虑,怕自己犯养育上的错误。你呢?”

我相信你已经听出来了,当我询问对方是否焦虑时, 把对话导向了最深层面,“感受”层面。 如果对方是一个社交主动的人,或者你们俩气味相投,双方可能会很快会跳过套话、事实,进入后两个层面,观点、感受。

友谊,都是在“观点、感受”这两个层次上培育出来的。

剥下洋葱皮以后的洋葱心友谊,就是这个意思。 按顺序逐层深入交谈,没准儿会让你有意外收获。

与大人物的小交谈

除了找到彼此的优势话题,以及把话题逐层深入,引向高潮。有时候让你不虚此行的原因是, 就是你和大人物交谈了几句。

谁是大人物?在商务酒会上,大人物就是那个全场最重要的人。 他来头比你大,气场比你强,地位比你高、经验也远比你丰富,他是明星。你上去和他交谈,他的光会照亮你。

首先,别紧张。

不管是多么了不起的大人物,他的首要身份是人,和你一样的人,然后才是外界贴在他身上的种种社会标签。我发现,越是有身份的人,越谦卑。

和大人物交谈,时机很重要。

如果是在商务酒会上,你要赶在他发言以前过去交谈。那时,他还是普通人,只有少数有心人知道他的重要。一旦他发言结束,马上有了明星光环,你要再凑上去,恐怕就没机会了。

越是与大人物交谈,越要提前做好功课

。从三方面做功课。

第一,找一个你和他都认识的人,也就是中间人。

你是无名小卒,但在你提及中间人的名字后,对方不仅对你,也对你提及的这个朋友有了回应的义务。 如果他是CEO,这个中间人极有可能就是夹在你们之间层级的那个老板。 如果他不是你们公司的,现在我们会用到的领英、微信、facebook、twitter等各种社交媒体,都能帮你找到你们共识的人。

第二,对他本人做充分的背景调查。

找出他的职业经历,待过的城市,他的爱好等。如果某些信息与你有共通之处,那就再好不过了。 或者,找出他最近的活动,他的新闻,他的近况。同样,你可以利用微博,或其他社交媒体做调查。

第三,对他所处的行业做基本的了解,以防自己说外行话。

自信总是来自充足的准备。

那么,你见到他时,如何谈呢? 在交谈过程中,一定要有这样的敬慕式的话语:

“今天能见到您这样的在投资界有名望的前辈,我感觉荣幸之至。”

“您的微信公众号我几乎每篇都看,受益匪浅,尤其喜欢您那几篇对拖延症的专题。没想到今天能见到您本人,太有缘分啦。”

“今天真是没白来,能遇见您这样的风云人物。”

在交谈过程中, 你还要记住,百分之九十的时间都围绕他来谈,你要做更安静的那位。

在高手面前你不用装懂,把道理听懂就好。你要充分展示对他的浓厚兴趣,这样,他才有可能觉得你有趣,才有可能对你感兴趣。

你可以说: “我的理解是,电竞行业的野蛮生长阶段已经过去了,您对这个行业的变化趋势是怎么看的?”

“我刚刚进入这个行业,如果您能给我一些建议,让我少走弯路,我将不胜感激。”

他是专家,这样的问题他肯定有话说。而且你的这种发问方式,让他的回答可详可略。

另外,你们交谈中有一个重要的加分项—— 你能否感知到他的难处和面临的问题,并为他提供价值。

大咖是人不是神,哪怕你真认为自己在他面前是零背景零经验,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你是零价值。

想方设法为他增加价值,是靠近大咖的最佳姿势。

你的价值可以是:你可以跟他分享的学术资源,你的人脉,你可以帮他做的链接,你所属的那个人群的意见,甚至,你对他的情感支持,等等。

如果他看上去很忙,你也应该及时退出,哪怕你提前准备的话题还没来得及用上。

让你提前做好准备,不是说一定要用上这些内容,而是让你更有把控感。

和大人物说话,说什么不重要;你的冷静、你的不卑不亢,你适中的语速,沉稳的语调,你的大将风度,更重要。与其口吐莲花,与他比拼见识,不如展示“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的气度。

社群营销:如何成为社交高手第十二课——驾驭闲谈的高潮和结束

金蝉脱壳的招数

在对话中,总会有个时候你觉得聊得差不多了,或者你看到远处还有一位你想认识的人,这说明优雅退场的时候到了。

这时总有些尴尬,把对方就这么中途撂下,太不够朋友了,尤其是当这个对话小组只有你们两人的时候。 其实,与其你费力撑着,让对方心凉地感觉到你已经身在曹营心在汉,不如主动退出。

你需要的只是一些巧妙的措辞。 更何况,商务场合的社交游戏,规则就是短时间内形成一个聊天组,再迅速散开,去组成一个新的聊天组,让来宾在最短的时间里认识最多的人。

你想退出,根本不用尴尬,没准儿对方正等着你退出呢。

还有些情况,是你真的不想和对方聊了,你也需要紧急退出。

有一次,主办方知道我是做营销架构的,直接当着几个人的面问:“你大概年收入有多少?”我一惊,只好说:“过得去吧。送给各位每人一部iPhone8,咬咬牙还是拿得出来的。可送不了跑车哦。” 说完,我立刻要拔腿撤了,否则他没准儿会真要我赞助出具体数字。

怎样金蝉脱壳呢?

我给你提供五条思路:

思路一:最诚实的方法。

你可以坦然地说:“很高兴认识您,和您聊天真愉快,尤其感谢你介绍的内地保险和香港保险的差别。非常期待我们还有机会见面。”用这个方法的时候要注意两点。 第一,在说话前,你已经配合了适度的身体语言,暗示谈话即将告一段落。 第二,记得要回顾一下你们谈过的内容,给这次对话画上圆满的句号。

思路二:我要撤了,是我的错,不是你的错。

而且,我是个潜力股,我愿意持续为你增加价值。 告诉对方你必须做什么,也就是说,不是对方的原因,而是你的本来就有的计划让你不得不退出。 “我来之前下决心,今天要认识三位前辈,您是第一位。让我们保持联系,我相信在线上知识分享这一块,我以后能帮上您。” “我想看看今天还会不会遇到别的同行?我们加个微信吧,很乐意今后能在任何方面帮到您。” “哟,我必须在主席离开之前,和他打个招呼。我会把刚刚提到的那篇文章链接发给你。”

思路三:两杯酒法。

美国演员George Plimpton曾透露过他惯用的两杯酒法。他每次聚会都是手端两杯酒。当想退出某个对话时,他会托辞说需要把这杯酒送过去给他的朋友。

思路四:假装紧急。

比如,你看一眼电话,突显焦急状:“现在几点?噢,我需要给孩子老师打个电话。” 或者,你做出内急的样子:“不好意思,需要用一下洗手间。是那个方向吗?”通常其他人会立闪。 或者,你一边伸长脖子,一边张望厨房:“有点饿呀。我过去拿些食物。你们需要什么?”

思路五:将他托付给别人。

这是我最喜欢的方法。带着他朝你的朋友走过去,把他介绍给你的朋友。 你要牢记他的名字哦。在介绍的时候,把他的亮点稍加夸张,用些溢美之词。 “这是某某,人工智能界的90后新秀。” “这是某某,线上英语教育的大红人。” “这是某某,在与自闭症儿童沟通上可有两下子。” “这是某某,慈善医疗领域出名的热心肠。”

要介绍,就一定要好好介绍

。我有时很怕被别人介绍,因为我发现,真正能抓住我亮点的,能站在一定高度上来介绍我的人,很少。

有的人不是避重就轻,就是鬼扯。 我记得最尴尬的一次,有人把我介绍给他的同事说:“这位是刘老师,她是杨教授的……”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寻找措辞,然后说“她是杨教授的助理”。唉,他不但没有抓住我最渴望被人关注的部分,还生生把我变成一个跟班儿的了。

在社交场合这种特殊场景里,永远需要做到,正面情感放大。美国人的沟通习惯很适合社交场合,英语这门语言也具备这个特质,我们可以拿过来借鉴借鉴。

当年我还在实习的时候,是公司的总裁助理。那位美国总裁经常把我介绍为:“这是Liu,如果你要找我,你先得让他喜欢你。他棒极了,没有他的魔法,我的日子就是一团糟。所以,对他好点哦。”

你看,总裁很好地放大了我的优点,并且表达了感情,这就是一次成功的介绍。

社群营销:如何成为社交高手第十二课——驾驭闲谈的高潮和结束

本讲小结

1、在这一讲中,你学会了如何将一次闲谈升级,让它进入高潮,并且如何优雅地结束一次交谈。

2、让聊天进入高潮,有三个方法:

第一个方法:聊到优势话题。 如果双方都有机会聊到自己的优势话题,那就很尽兴。我向你介绍了俄罗斯套娃法和原子法,去定位到优势话题,并用一些过渡语,自然地切换到优势话题上。

第二个方法:逐层剥下洋葱皮。 如果你按顺序逐层深入,谈到一些触及内心的东西,这次交谈会让你们回味无穷。深入洋葱的顺序是:套话、事实、观点、感受。

第三个方法:结识大人物。 如果你有机会和大人物交谈几句,给他留下了好印象,那就真不虚此行了。和大人物说话的角度,可以是请教,并考虑你可以为他带来什么价值,另外,你的冷静和风度非常重要。

3、当交谈接近尾声时,如何优雅退出呢?五条思路:诚实地画上句号;我要撤了,是我的错;两杯酒法;假装紧急法;将他托付给别人。

我是刘志伟,一个有温度、有态度、有深度,不站队的营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